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87篇
  免费   6021篇
  国内免费   6215篇
测绘学   2432篇
大气科学   6384篇
地球物理   6103篇
地质学   21588篇
海洋学   2908篇
天文学   385篇
综合类   3688篇
自然地理   3735篇
  2024年   310篇
  2023年   1200篇
  2022年   1410篇
  2021年   1640篇
  2020年   1231篇
  2019年   1571篇
  2018年   1083篇
  2017年   1087篇
  2016年   1214篇
  2015年   1451篇
  2014年   2636篇
  2013年   2113篇
  2012年   2206篇
  2011年   2229篇
  2010年   2038篇
  2009年   2190篇
  2008年   2212篇
  2007年   1769篇
  2006年   1643篇
  2005年   1701篇
  2004年   1352篇
  2003年   1467篇
  2002年   1227篇
  2001年   1294篇
  2000年   1150篇
  1999年   1027篇
  1998年   920篇
  1997年   954篇
  1996年   785篇
  1995年   765篇
  1994年   678篇
  1993年   530篇
  1992年   574篇
  1991年   458篇
  1990年   357篇
  1989年   285篇
  1988年   113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4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9篇
  1975年   9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本文研究了一种利用栅格DEM和地形特征数据,直接计算等高点并生成数字等高线的方法,对于采用栅格数据输出设备输出等高线而言,这种方法可以免去矢一栅等高转换等计算,初步实验表明,这种方法给出的等高线地貌显示良好。  相似文献   
972.
基于城区航空影像的变化检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提出了一种城区人工地物变化检测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首先用较简单方法进行变化检测,所检测出的变化都作为待选的变化,然后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比较,从这些待选的变化中找出我们感兴趣的人工地物的变化。实验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73.
1993年6月8日堪察加东部沿海MS=7.3地震是一次非常复杂的破裂过程.通过宽频带波形拟合方法,结合子事件叠加的空间传播特性和视时间差的分析,讨论了这次地震的破裂特征.分析表明,这次地震的破裂传递带有强烈的单向性,主要破裂过程可以表示为:破裂成核——北东东——正东偏北——正东偏南——停止,由深至浅.   相似文献   
974.
1991年1月6日法国报纸“Le Monde”和1991年1月8日-10日希脂报纸及电台,都发布了VAN地震预报。根据Varotsos教授寄给希腊公共工作部部长的一封信,并考虑了VAN以前的出版物以及预报地区最近的地震数据,我们评价了此次预报。  相似文献   
975.
定量地分析了日本若干M≥7的浅源强震后的余震活动的时间特征。这些强震后都伴有强余震的发生,而且这些强余震又都触发了自身的余震活动。本研究的目的在考察这种强余震发生前的余震活动的任何异常变化,在强余震发生之疹,余震活动明显代于由修订的大森公式所得的期望值。  相似文献   
976.
丽江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发震应力场和破裂特征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丽江7.0级地震震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空间分布的复杂地区,区域应力场主压应力优势方位为南南东。震区位于可能受到多种构造动力源作用的特定构造运动环境中。获得了主震和22个ML≥4.0级余震的震源机制P波初动解,分析表明,主震发震应力场为北3°东,与震区区域应力场主压应力优势方位有一个小角度的偏差。主震的发震应力不仅有水平应力的作用,同时还有显的垂直应力的作用。在余震序列发展中震区呈现出  相似文献   
977.
丽江7.0级地震地下流体异常特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郭绍忠  李丽清 《地震研究》1997,20(1):117-124
通过对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Ms7.0地震前震中周围水位、水氡、水汞、泉点宏观等地下流体共71个台项观测资料的异常及综合特征分析,初步认为震前异常数量较多,异常时间分布具有整体性、同步性、集中性的特点,但异常主要集中在短期阶段,临震异常不突出;突间分布具有集中性和非均匀性,孕震区至远场影响区的异常比例最高,震源区内为相对“盲区”,且突出而肯定的宏观异常极少;异常的时空演变特征复杂,总体没有规律  相似文献   
978.
利用中国大陆丰富的地震记录,对表征地震能量空间分布局域标度特性的各参量〔1〕及其组合进行系统研究,提炼具有可操作性、能够用于日常地震监测预报的实用方法,特别着重于“异常”划分方式及划分标准的研究。这一划分方式及划分标准对不同地区或不同时段均是“动态”可变的,对所研究的10个区域内发生的中强地震进行回顾性的预报检验,发现对于较短时期(0.5-1.5年),其最大预报评分的平均值介于0.3—0.6之间,明显高于随机应答的概率评分,表明多参数综合使用具有相对强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979.
研究讨论了云南强震活动的时空特征,指出区内M≥68级地震呈现活跃与平静;主体活动区东西交替及时空轮回迁移等特征。据此指出1988年云南地区进入了M≥68级地震强震活跃期,主体地区在云南西部,1995—1997年存在发生6—7甚至7级以上地震的危险。同时讨论了孟连73级地震前相关区地震活动,滇西北、滇西南有关b值、小震频度、调制比异常等8种地震学异常的空间分布、时间进程等特征。特别指出了1994年9月至1995年5月滇西南地区M≥47级地震形成的时空密集现象,及其在短临阶段对震级及地点方面判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80.
震级—频度关系的非线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时军  陶九庆 《地震研究》1997,20(3):303-310
在假设地震断裂系统具有分形特征前提下,推导出非线性震级-频度关系公式:LogN=a+b△M-C/△M,作为示例,用此公式对一些实际观测资料进行了最小二乘拟合,效果明显好于线性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