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70篇
海洋学   6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景观间隙度指数在沙漠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常学礼 《中国沙漠》1997,17(4):351-354
综述了间隙度指数在景观生态学和沙漠化研究中的应用,用实例介绍了间隙度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详尽地分析了流动沙丘面积相同,分布形式不同而产生的间隙度指数差异。结果表明,沙丘的分布形式越集中,沙丘的间隙度指数越大;反之亦然。同时还阐述了间隙度指数在沙漠化评价和沙漠化指征研究中的作用,并对其应用范围和前景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2.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平均间隙法和单点位移分量法在沉降监测基准网稳定性分析中的具体应用,并根据分析结果比较了这两种方法的准确性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3.
针对时间频率系统中轮循式测量多通道信号与标准1PPS信号时差的记录错误通道数据问题,对阿伦方差等计算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结合Baarda算法和三次样条插值算法的数据预处理方法,有效地探测数据记录异常点,并计算异常点的三次样条内插值以替换,提高了原始数据可利用率和计算精确度。  相似文献   
144.
南海东北部沉积物间隙水氮和硅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测定了南海东北部沉积物间隙水中NO3-N,NO2-N和SiO3-Si的含量。6个站位的5-10cm层的NO3-N,NO2-N和SiO3-Si的含量分别为0.47-1.70,0.84-2.60和10.17-11.69μmol/L。研究了上术物质含量在50号站的深度分布。估算了NO3-N和SiO3-Si从间隙水向覆水扩散的通量分别为通量分别为0.033和0.019m mol/m^2.d。  相似文献   
145.
[专稿]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成新 《湖泊科学》2019,31(5):1191-1218
湖泊沉积物-水界面是以水层/沉积层物相为基础、具有一定立体尺度的交接面,界面上所发生的由生物积极参与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微小反应和环境变化,都会对界面附近物质的状态和迁移转化行为产生着复杂影响.本文首先回顾了沉积物-水界面研究10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及国内外近20年发展.然后系统介绍了国际上对沉积物-水界面的物理尺度与结构的宏观和微观认识;重点综述了沉积物间隙水的取样、物化性质的多维测定与结构表征、过程的静态和动态模拟等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研究技术与方法;分析和展示了氮磷等营养物、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湖泊沉积物-水界面迁移转化过程的研究进展;总结和归纳了在沉积物-水界面过程的模型研究、沉积物-水界面物质交换的定量化、界面过程与湖泊生态环境灾害关系等模型与过程效应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对沉积物-水界面信息获取技术的研发方向、界面物质交换定量化研究的关注点,以及加强模型的应用和构建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6.
太湖底泥及其间隙水中氮磷垂直分布及相互关系分析   总被引:97,自引:16,他引:81  
范成新  杨龙元  张路 《湖泊科学》2000,12(4):359-366
对太湖主要湖区柱状样底泥的总氮、总磷含量及其间隙水铵态氮(NH^+4-N)、磷酸根磷(PO^3-4-P)和二价铁Fe(II)含量进行了分析,并对底泥和间隙水中相应物质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太湖近表层10cm内底泥TN、TP赋存含量较之下层高12%-20%左右,间隙水中PO^3+4-P和NH^+4-N含量随浓度增加而大致呈上升趋势,表层未见高浓度层存在,各湖区底泥间隙水中PO^3+4-P和NH^  相似文献   
147.
金武正  何军 《北京测绘》2020,(2):282-284
对隧道进行变形监测是保证其安全的重要内容,而要保证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就要保证监测基准点的稳定性。本文则基于国内某隧道变形监测实例,结合平均间隙法与分块间隙法,通过多期基准点观测数据,提取其中不稳定点,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有效分析出不稳定的基准点,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今后的隧道变形监测工程实例提供一种可靠的基准点稳定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8.
蔡梅  钱旭  王元元  陆志华  张玮 《湖泊科学》2022,34(5):1493-1504
为进一步了解人类活动及环境因子对太湖磷污染的贡献,揭示磷在太湖不同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本文以太湖主要入湖湖区竺山湖、西部沿岸区、南部沿岸区和主要出湖湖区东太湖为对象,调查了表层水、上覆水、间隙水和沉积物中总磷(TP)分布的概况,分析了不同介质中磷的交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表层水和上覆水TP浓度基本相当,平均值均为0.10 mg/L,上覆水和间隙水TP差异较大,间隙水平均浓度约为上覆水的7倍,表层沉积物TP含量为474~2160 mg/kg.在本研究水域中,TP具有较强的沉积物吸附特性,沉积物作为“汇”的特征明显强于其“源”的特征,且磷的留存能力高度依赖于铁浓度.空间分布上,入湖湖区磷污染程度明显高于出湖湖区,竺山湖和西部沿岸区存在较大的底泥污染释放风险,但竺山湖外源污染影响较内源污染更加突出,应列为当前太湖磷治理重点关注的区域,建议以控源截污作为竺山湖周边区域的治理重点.西部沿岸区需注重外源和内源污染同步控制.南部沿岸区周边区域需妥善处理好未来经济发展与废水排放负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9.
常学礼  张德干  杨持 《中国沙漠》1999,19(Z1):12-17
科尔沁沙地农牧交错区典型景观空间格局的间隙度分析表明:放牧活动是造成该地区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这一过程直接导致了半固定沙丘斑块(放牧场)在整个景观中的间隙度指数增高、面积减少;相反,半流动沙丘斑块间隙度降低,面积增大。农业生产活动对农田斑块的影响要小于牧业对半固定沙丘斑块的影响。同时研究结果还指出,尺度对空间格局的分析有较大的影响,对同一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尺度来研究,可确定两者间的相互关系。景观间隙度分析,可以为研究不同的生态学过程在景观中的扩散、转移提供必备的条件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0.
钟硕良 《海洋通报》1999,18(5):41-47
根据不同类型虾池的生态环境调查资料,研究了虾池底泥间隙水中氨氮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有机质,硫化物、化学耗氧量和电极电位的关系,同时还探讨了其对虾池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