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4篇
  免费   615篇
  国内免费   493篇
测绘学   342篇
大气科学   596篇
地球物理   412篇
地质学   1961篇
海洋学   135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305篇
自然地理   1376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305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51年   2篇
  1948年   2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4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3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山区年、月平均温度推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提出了山区年、月平均温度空间分布的推算方法,并提供了相应的小地形温度订正值。该方法在福建省沙溪流域山区实际应用的结果表明,能有效地揭示山区年、月平均温度空间分布的宏观与微观变化,效果满意,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2.
郭劲长 《水文》1989,(3):1-7
本文建立乌江渡流域水文模型,以蓄满产流模型计算总产流量;根据稳定下渗率空间分布不均匀的概念,用地下水径流系数法计算地下水产流量,并划分为并联的快、中、慢速三种水源;应用线性滞时加线性水库调蓄模型,计算各种水源的汇流过程,经乌江渡以上流域的径流模拟计算,成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73.
174.
175.
在完成中国水质站网规划工作的基础上,对下列问题作了进一步探讨:(1)水质站网规划单元的划分;(2)聚类分析在水质站网规划中的应用;(3)站网密度与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关系;(4)中国水质站网的分区特征。  相似文献   
176.
根据对殷庄矿地质、水文地质、开采条件与矿井涌水之间关系的研究,提出了煤矿开采水文地质条件预测分区的方法——多源信息方法。该方法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了矿井涌水因素间的有机处理。经过将模型与实际情况反复拟合,最终得出了分区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77.
云南澜沧江流域热区资源开发及热作基地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凤钊  彭永岸 《热带地理》1994,14(3):210-217
本文通过对澜沧江流域热区资源的分析,认为该区种植热带橡胶、香料、咖啡、南药、热果、发展甘蔗、茶叶、建立各种热作基地是开发利用热区资源的主要途径;热作布局应在立体布局和地域布局基础上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专业化布局;热区开发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特殊政策。  相似文献   
178.
博斯腾湖流域气候及湖陆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容  杜勇 《干旱区地理》1994,17(3):90-94
通过流域多个气象站的资料,分析了流域气候条件,并通过对湖区测点的气象观测资料与陆区测点- 焉耆站的同步资料对比分析,讨论了博斯腾湖区域小气候其湖陆风特征。  相似文献   
179.
180.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珠江三角洲地质环境质量分区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灰色系统理论引用于珠江三角洲地质环境质量分区评价,建立了灰色系统数学模型,定量分区评价考虑了活动断裂、地震、坡度、地基承载力、场地地震效应、地下淡水资源、地下水埋深、水质污染、建材资源等因素,共9个指标。采用模型运算,得出相应的决策类别,将本区地质环境质量划分为良好、较好、较差、不良4个区14个亚区。控制和影响环境质量优劣的主导因素是断裂的活动性及断块运动的差异性。软土地质灾害、淡水资源短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