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277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72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770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海南岛近岸海域夏初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夏初对海南岛近岸海域浮游植物及其水质环境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海南岛近岸海域浮游植物75属178种(含变种及变型),硅藻占有绝对优势,种类数最多为角毛藻属;群落以暖水沿岸型和暖水外洋种类型为主,细胞丰度范围为(3.00~7916.92)×10~4/m~3,平均值为(834.32×10~4)/m~3,呈现出由近岸海域往外海逐渐递减,由东北部往西南部逆时针减少变化趋势;夏季初期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分布主要受到N、P比例的影响,浮游植物丰度与温度、盐度、Si、N、P含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从N、P的比例来看,海南岛近岸海域表现出明显的N限制。  相似文献   
132.
浮游植物指悬浮于水中的微小藻类植物,是浮游生物中的自养生物部分。浮游植物广泛存在于河流、湖泊和海洋中,多分布于水域的上层,个体极小,需要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繁殖极快。在淡水中主要是蓝藻、绿藻、硅藻等,在海水中主要是硅藻、甲藻。  相似文献   
133.
粤东沿海养殖水域浮游植物的生态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相似文献   
134.
对珠海凡纳滨对虾淡水养殖池塘浮游植物及其理化因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中共检出浮游植物143种,优势种主要有林氏藻、螺旋鱼腥藻、小颤藻、微囊藻和点状平裂藻等,物种多样性指数在0.24~2.77之间,优势度与多样性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r=-0.984;而均匀度与多样性指数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0.967,养殖后期优势度不高,浮游植物的密度及化学因子的浓度到后期都有所上升,藻类密度的剧烈变化会引起氨氮和硫化氢含量的变化;藻类密度的波动滞后于无机氮的波动,群落演替具有突发性、时间短、速度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5.
利用中国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获得的颗粒物样品,对南大洋普里兹湾海域水体中颗粒态生物硅的含量及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了该海域颗粒态生物硅与营养盐、浮游植物以及颗粒有机碳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历史数据对比了颗粒态生物硅的年际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在2011年夏季普里兹湾表层水体中颗粒态生物硅含量在0.76-19.72μmol/ dm3之间变化,平均为6.06±4.55μmol/ dm3。在表层水体中的分布趋势是67°S以南的湾内区域颗粒态生物硅含量明显高于67°S以北的湾外区域,最大值出现在普里兹湾陆架区。在垂向分布上,P3断面水体中颗粒态生物硅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减少。根据不同年份即24,25,26,27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获取的数据对比分析显示,颗粒态生物硅含量虽存在一定的年际差异,但是在普里兹湾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颗粒态生物硅含量的变化特征与硅酸盐相反与叶绿素a、颗粒有机碳相似。  相似文献   
136.
浮游植物物候能够反映浮游植物的生长变化与湖泊生态系统的变化,水温、营养盐浓度等因素对物候有重要影响。太湖富营养化程度较高,水温的影响作用日趋显著,物候与水温关系的研究对理解、控制和改善太湖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2003—2018年MODIS遥感数据计算浮游植物物候指标和湖泊水表温度(Temperature of Water Surface,LSWT),通过分析太湖浮游植物物候时空变化特点探究了不同区域的物候特征,并结合LSWT揭示了浮游植物物候对LSWT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① 不同浮游植物物候指标具有不同空间分布特点,水华发生次数、峰值叶绿素a(Chla)浓度和水华总持续时间呈现由西部沿岸向湖心区递减的趋势;浮游植物生长开始时间和峰值Chla发生时间分布复杂但在沿岸区域相对较早;② 太湖可被划分为4种具有不同物候特征的区域,Ⅰ类区域主要位于贡湖湾、东部沿岸以及太湖中部开阔水域,该区Chla浓度范围为50~60 μg/L,且波动平缓,水华发生次数最少、开始最晚、持续时间最短;Ⅱ类区域主要分布于太湖西部沿岸,Chla浓度范围为50~90 μg/L且变化剧烈,该区水华发生次数最多、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Ⅲ和Ⅳ类属于过渡区域,前者主要分布于梅梁湾、竺山湾及入湾口,后者主要位于南部沿岸以及太湖中部;③ 浮游植物物候对LSWT变化的响应受营养水平影响,当营养水平较高时,浮游植物的生长受LSWT的促进作用显著,LSWT年际变化的升高趋势对浮游植生长物候提前、生物量增加的影响明显,反之,则LSWT变化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减弱。  相似文献   
137.
依据疏水性有机物(HOC)在有机相/水相之间简单物理化学分配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浮游植物对HOC生物富集双箱热力学模型。得出浮游植物对HOC的生物富集因子BCF与浮游植物比表面积S,有机物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有机物在水中浓度Cw之间皆存在log-log相关性的结论,并且由海洋浮游植物对氯代苯的生物富集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  相似文献   
138.
海洋中铁的来源,形态和初级生产力的限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洋中,铁和N,P等主营养盐一样,也是一样限制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由于铁是一种化学活性较高的元素,所以海水中铁的形态,来源及沉降会直接影响其生物可利用性,目前人们一般采用预富集/原子吸收法(AAS)或是借助于电分析技术(如催化极谱)来测定海水中的铁。  相似文献   
139.
140.
浮游植物生物量研究 Ⅰ.浮游植物生物量细胞体积转化法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在海洋生态动力学研究过程中,采用浮游植物细胞数量来估算浮游植物丰度可以说是不够精确的,因为不同种的浮游植物细胞大小差别很大,只有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才能正确反映海洋生态系中的能量分布.本文以拟合浮游植物细胞相似体积方法,基于胶州湾生态动力学研究所获资料,计算了87种中国近海常见浮游植物的细胞体积、鲜重、碳含量、氮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