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277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72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770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渤海,黄海浮游植物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相似文献   
992.
南海港湾浮游植物与赤潮生物研究:Ⅱ.广海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993.
南极长城湾夏季浮游植物数量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南极长城湾 1 999/2 0 0 0年夏季网采浮游植物的种群动态以及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和水温的关系。结果显示 ,浮游植物的细胞数量平均值为 2 87.65× 1 0 4 个 /m3,其中 2月份最高 ,达平均值的 4倍之多。综合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的调查结果 ,表明浮游植物的细胞数量与水温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94.
本文研究了1997年8月、1998年2-3月、8月和1999年8月台湾海峡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的粒级组成、各粒级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变动(包括年际变动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台湾海峡微型(简称NANO)和微微型浮激植物(简称PICO)占优势,贡献率分别达34%-48%、34%-40%,小型浮游植物(简称MICRO)仅占12%-27%。粒级组成和各粒级生物量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如1997年夏季三种粒级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明显低于其它年份,PICO和MICRO组份呈1998年夏季高于1997年和1999年夏季,而NANO组份则呈1998年夏季低于1997年和1999年夏季。PICO组份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最大,达45%-50%,而NANO和MICRO组份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相近,为19%-32%;PICO组份的同化系数明显高于NANO和MICRO组份。初步分析了初级生产的碳流途径,表明台湾海峡初级生产的碳将有25%经异养细菌的“二次”生产而进入微食物环,36%通过原生动物(主要是异养鞭毛虫)摄食“打包”的作用后进入微食物环,即近60%的初级生产的碳经微食物环的两个起点分别进入微食物环,表明微型生物食物网在该海域生源有机碳转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5.
2004年夏季中国南海北部的浮游植物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报道了2004年夏季南海北部18个大面测站浮游植物的调查结果。应用Utermhl方法初步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74属159种,平均细胞丰度为(115.05±438.89)×103个/L(n=91),其中硅藻在物种丰富度和细胞丰度上占绝对优势;其次为甲藻。主要优势种为柔弱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delicatissima、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curvisetus、皇冠角毛藻Chaetocerosdiadema、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dentatum和冰河拟星杆藻Asterionellopsisglacialis。调查区浮游植物表层细胞丰度的平面分布从沿岸向外海迅速减少,高值区分布在广东沿岸和珠江口附近海域。同1999年同期资料相比,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增加1倍,但平面分布趋势相同。调查区浮游植物垂直分布总体特征是由水体表层到底层,细胞丰度逐渐减少。细胞丰度密集区位于水体表层,但是只有S2断面出现了次表层最大值现象,其垂直剖面分布同叶绿素a、铵盐、溶解氧以及盐度密切相关。整个调查区浮游植物的多样性程度是低的。  相似文献   
996.
997.
王雨  林茂  林更铭 《海洋科学》2010,34(2):33-39
2006年12月~2007年1月对福建省沿岸近海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大面积科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冬季福建近海浮游植物隶属于55属112种(含变种、变型),其中硅藻48属97种(含变种、变型),甲藻5属10种,蓝藻1属2种,金藻1属3种。硅藻类在种类和细胞丰度上均占主导地位,甲藻类多分布在闽中近海及东山沿岸,蓝藻类检出率降低,金藻类检出率增高。表层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为422.31×102个/dm3,丰度分布呈闽南高,闽中次之,闽东低的态势。叶绿素a的分布与浮游细胞丰度分布大体一致,但在闽中、闽东近海存在近岸与远海的差异,与优势类群的水平分布也有差异。福建近海赤潮生物种类较多,是引发赤潮的潜在生物因素,一些赤潮生物已在闽南、闽中局部海域成为优势种。与以往同期资料比较,硅藻优势类群发生明显变化,甲藻种类数和细胞丰度增多;浮游植物细胞丰度明显增加,但水平分布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998.
借助"中国首次环球科学考察"航次,在东太平洋表层海水进行了添加氮、磷的现场培养实验。现场记录了实验水体温度的变化,用分光光度法对水体硝酸氮和活性磷酸盐浓度进行了检测,并用荧光法分析了水体叶绿素a浓度。结果表明,氮的添加会引起水体中叶绿素a浓度短期内快速增大,同时伴随硝酸盐浓度的显著降低,而单独添加P对水体中叶绿素a浓度影响并不显著;水体中N/P比值与叶绿素a浓度、N/P比值与浮游植物生长速度、温度与叶绿素a浓度以及温度与浮游植物生长速度之间均缺乏相关性。因此认为,在东太平洋实验海区表层海水中添加氮会引起浮游植物快速爆发,而磷的添加并不能刺激浮游植物快速生长,水体N/P比值和水体温度都不能单独控制浮游植物群落的生长。  相似文献   
999.
洋山港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洋山港是上海航运的枢纽港,2009年1月~12月对洋山港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生态学研究,共鉴定浮游植物5门58属112种,含赤潮藻类5门21属34种,群落结构组成以硅藻为主。其中优势种由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具翼漂流藻(Planktoniella blanda)、辐射圆筛藻(Cosci-nodiscus radiatus)、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granii)、条纹小环藻(Cyclotella striata)、扭曲小环藻(Cyclotella comta)、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尖刺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pungens)以及短柄曲壳藻(Achnanthes brevipes)等构成。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变化范围是(6.15×104~1.39×104)ind/L,全年平均值为3.32×104ind/L,11月细胞丰度达到最高值,其次为3月,呈现双峰型的周年变化规律。硅藻在全年的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组成中始终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相关性分析发现,浮游植物细胞丰度、温度和溶解氧两两间呈现出极显著相关性(P<0.01),其中仅细胞丰度与溶解氧之间呈现正相关(r>0),其余两两间为负相关关系(r<0)。  相似文献   
1000.
王磊  钟超  柳欣  黄邦钦 《海洋学报》2013,35(6):170-177
于2008年和2009年夏季分别对南海东北部和东海陆架区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昼夜变化进行了24 h时间序列连续观测和研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浮游植物特征光合色素可以看出3个测站的叶绿素a浓度均呈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最高值出现在夜间,而在中午至午后达到最低值,而这种昼夜变化主要是由于光照和潮汐作用所导致。各站均以硅藻为最主要的优势类群,受上升流影响的S702站硅藻生物量超过80%,S305和DH04站硅藻也占据了35%~50%,且3个测站硅藻生物量昼夜变化与叶绿素a一致,但所占生物量百分比却在叶绿素a高值的时间段较低,表明高生物量对应着更为丰富的浮游植物类群组成多样性。除硅藻外,S305站青绿藻也表现出与叶绿素a同步的昼夜变化规律。而在东海DH04站,由于存在明显层化特征,聚球藻是上混合层的主要优势类群,且表现出与叶绿素a一致的变化。黎明前后,甲藻出现了暴发式的生物量升高,所占生物量超过30%,由于其昼夜变化并不明显,分析可能由于水团的侧向输送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