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02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01.
淮北夕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总结、分析安徽省淮北地区夕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明确划分两大矿床类型及其亚类。同时依据成矿母岩、赋矿地层、控矿构造、交代蚀变组合、矿化系列以及成矿地质环境、岩浆矿质来源等因素,创立了淮北夕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模式,并归纳出成矿模式若干重要特征的新认识。为在淮北地区寻找该类型隐伏铁(铜)多金属矿床,实现找矿突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2.
淮北平原上第三系划分和孢粉序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 安徽省淮北平原在埋深约100—150 m处广泛分布着半成岩和未成岩的以棕红、灰绿色为主的河、湖相沉积物。张可迁(1962)将其归属于早更新世,与苏北的下草湾组对比。于振江(1990)根据孢粉和植物化石等创建了固镇组和辛集组,时代属中新世。最近,  相似文献   
103.
南坪断层位于淮北煤田东南部,以往均认为其为断距较大的正断层,通过分析最新资料,南坪断层应为逆断层;该发现对南坪断层西部区块找煤有较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坚持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合理开发利用淮北矿区水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北矿区是我省乃至全国重要煤炭基地。随着煤炭的开采、工业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已普遍出现水位下降、水质恶化,局部地面沉降等严重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建议加强矿区发展规划与管理,建立水源地保护带,实行水资源的有偿开发利用。科学治理“三废”,做好排供结合,加强环境检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改善矿区环境,促进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05.
淮北平原浅层高氟水成因与改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重点论述了淮北平原形成浅层高氟水的四项基本条件是高氟源、地下水补给排泄不畅、碱性苏打化的水化学条件、偏干旱的气候条件。对地氟病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多途径改水和科学实施改水工程等对策方案,对地氟病防治改水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6.
淮北平原区降雨入渗补给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玲 《地下水》2001,23(1):36-38
从研究淮北平原区降雨入渗补给量出发,分析了不同降雨资料系列、不同开发利用水平、不同降雨年型的降雨入渗补给量和降雨入渗系数的变化趋势。运用地下水多年调节计算旬模型对该地区在限制开采水位埋深情况下,预测计算了充分齐采浅层地下水时降雨入渗补给量。  相似文献   
107.
淮北平原砂姜黑土旱涝(渍)害与水土关系及作用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砂姜黑土是黄淮海平原三大低产土壤之一 ,有近 2 /3分布于淮北平原。该土壤自动调节水分的能力差 ,易旱 ,易涝 ,易渍 ,并且常常是这三种灾害交替发生。砂姜黑土的土壤特性对于该区农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使农作物产量长期低而不稳。为挖掘该土壤的生产潜力 ,促进中低产田的改造 ,本文就砂姜黑土的发育、区域特殊的环境条件 ,与旱涝渍害的形成关系机理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该土壤的整治改造提出了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对淮北煤田市部新生界底部松散沉积的沉积特征研究,初步得出结论,位于同一煤田的宿县矿区和临涣矿区的沉积物结构和矿物成份特征差别较大,导致这一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物源区与岩性的不同,以及古地理条件的差别.在临涣矿区,以石英、长石和少量碳酸盐矿物组合以及以锆石、电气石为主的重矿物组合,反映了来自于矿区北部的中性闪长岩岩体的风化。而以含大量灰岩砾石,和以石英、燧石为辅的碎屑组成则说明了宿县矿区东部、北部奥陶系地层和煤系地层本身遭受了强烈风化。沉积物的复杂结构特征和矿物成份特征反映了基岩地貌南低北高,源区遭受的强烈物理风化作用以及在短距离内快速搬运和多源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109.
两淮煤田新生界松散层底部含水层分选性差、粘拉含量高。本文以淮北临涣矿区底含为分析对象,探讨底含粒度结构与渗透系数关系,证明底含渗透性由粒度结构决定,渗透系数与粘粒含量和不均匀系数的复相关系数达到83.93%。  相似文献   
110.
马倩  吴志勤 《水文》2003,23(2):61-63
2000年8月,江苏省淮北东部地区发生了特大暴雨,对暴雨成因、暴雨特点、暴雨重现期进行了分析,并与“60·8”潮桥暴雨和“65·8”大丰闸暴雨进行了比较。暴雨中心响水口站最大24小时降雨量超过华东地区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重现期近万年一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