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57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80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142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浙江地质》2011,(5):20-20
近日,湖南省国土资源厅下发《湖南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清理工作方案》,要求对片面追求建设用地指标、不顾条件大拆大建、强迫农民上楼、不合理分配资金等行为进行严肃整改。《方案》明确,清查对象是2006年以来以各种名义进行的城乡建设用地调整使用、置换、复垦土地周转等违规扩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行为。  相似文献   
62.
《浙江地质》2011,(11):23-24
近日,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着手对全省各市、县2011年新开工项目用地进行专项清理,计划用4个月左右时间,通过清理工作,做好违法用地的查处、复垦、整改,有效降低违法占用耕地比例,为2011年度执法检查工作争取主动。专项清理工作涉及2011年1月1日以后开始动工平整场地的所有建设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用地是否经过批准、用地审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划计划和相关政策规定;供地是否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违法用地及查处整改情况等。  相似文献   
63.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把加快清理利用批而未用土地,作为当前形势下缓解土地供需矛盾,提高建设用地保障能力的有效措施。该厅近日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批而未用土地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计划利用半年时间,按照“四个清晰”标准对全省批而未用土地进行全面深入的清理整顿。  相似文献   
64.
10月2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坐诊会在市政府会议室举行,来自发改、国土、住建等部门及镇(街道)、区管委会的“专家”济济一堂,就该市转而未供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共同会诊,对症下药,而此次的主治“医生”是副市长李银巧。据悉,当日共有78宗1321亩转而未供政府投资项目通过把脉清理,落实了初步供地思路,签署了供地快速处理单。  相似文献   
65.
省政府7月19日召开“批而未用”土地和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通报督办会议,对全省“批而未用”土地清理利用工作和2010年土地矿产卫星照片执法检查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相似文献   
66.
“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检查工作,基本实现摸清底线、找准问题和规范管理的目标。”检查组组长、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副主任巴特尔于11月22日,在齐齐哈尔市召开的交换意见会中对我省这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67.
8年前,准确地说,是8年4个月之前,全国报刊行业掀起了一场清理整顿的暴风雨,广西报刊业的大整合,使不少家期刊从此成为历史的记忆,而我们却在风雨中迎来了《南方国土资源》的诞生。  相似文献   
68.
为缓解辽宁省用地保障压力,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清理批而未用土地和闲置用地作为破解土地供需矛盾和节约集约用地重要举措,并于今年4月25日至6月30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大清理工作。经过两个多月的清查会战,现已取得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69.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47号文件")精神,认真抓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清理和检查工作,国土资源部会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改委、财政部、环保部、农业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务院研究室等单位和部门研究制定  相似文献   
70.
大兴安岭火烧迹地土壤动物生态地理分析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不同恢复年份森林火烧迹地的土壤动物群落特征明显不同。火烧过后的前13年,大型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很少,特别是常见类群中的线蚓所占的比例很小,但运动能力较强的蜈蚣、蜘蛛等所占比例较高。火烧35年后,土壤中线蚓数量才逐渐增多并趋于稳定。中小型土壤动物中的原尾虫只出现在16年迹地和对比样地中,表明原尾虫确是稳定生境的指示动物。火烧过后,土壤环境中最先侵入的是运动能力较强的大型土壤动物,之后中小型土壤动物才逐渐得到恢复。火烧后67年是中小型土壤动物发展的盛期,随后土壤动物种类和数量开始减少并趋于稳定。火烧的强度对土壤动物群落的恢复有一定的影响,轻度火烧影响地区的土壤动物恢复较快,经过67年,土壤动物种类和数量能超过未受火烧影响的地区;而中、重度火烧地区,土壤动物恢复到正常水平则需要超过16年的更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