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黄海夏季不同取样网具渔获物组成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 2 0 0 0年夏季双拖渔船和“北斗”号专业调查船对应站位拖网调查资料 ,进行了两种不同取样网具情况下渔获物组成的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渔船的单位扫海面积渔获量、几种重要种类的长度范围、平均个体长度、5 0 %选择长度、重量计优势度均高于“北斗”号 ,而渔获种类数则少于“北斗”号 ,且两者种类组成相似性较低 ,仅为 0 .4 5 8;而且“北斗”号的底层、近底层鱼类和无脊椎类占总渔获量的比例高于渔船 ,这主要是由于渔具的选择作用造成的。结果说明应用渔船针对渔业生产进行的渔业资源监测 ,对带鱼、小黄鱼、鱼等重要生产种类是适合的 ,能够反映其资源量状况 ,但对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水平上的研究却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本文自1999年12月~2000年12月对福建省九龙江口近海定置作业渔获物种类组成及其数量变动进行周年调查。经分析渔获物经济种类有99种,其中鱼类65种,甲壳类28种,头足类6种。作者认为调查海区定置作业周年中,在5~8月对经济种类的幼体有很大的伤害。为此建议渔政管理部门适当延长休渔期,并着重对定置作业的船数和网具数进一步予以限制,尤其是对网具结构及作业方式进行改革,籍以保护渔业资源。  相似文献   
13.
鄱阳湖鱼类资源及渔业利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张堂林  李钟杰 《湖泊科学》2007,19(4):434-444
1997年冬至2000年春,对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鱼类与渔业利用状况进行了调查.在1955年至2000年期间,鄱阳湖累计记录鱼类136种,隶属于25科78属;其中鲤科鱼类最多,有71种,占总种数的52.2%,其次是鲿科,12种,占8.8%本次调查期间共记录鱼类101种,新记录鱼类6种,即亮银鮈、洞庭小鳔鮈、光唇蛇鮈、短须鱊、方氏鳑鲏和粘皮鲻鰕虎鱼.还分析了该湖鱼类区系组成的变化、主要渔具的渔获物组成特征以及渔产量动态,提出了未来湖泊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湖南沅水五强溪水库鱼类资源现状及其历史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电工程对鱼类生境和资源多样性具有重大的影响.于2012年4月-2014年3月,对湖南省沅水五强溪水库鱼类资源进行调查,以了解五强溪水库建成20年后鱼类资源的现状及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在五强溪水库共采集鉴定鱼类86种(包括引进种5种),隶属7目18科58属.种类组成以鲤形目种类数最多,占总种类数的66.28%.在五强溪水库库尾、库区和坝下江段,鱼类物种数分别为54、67和52,其中,库区与坝下江段之间鱼类群落为中等相似,库区与库尾、库尾与坝下江段之间鱼类群落为中等不相似.在生态类型上,水库鱼类呈现多样化特征,以湖泊定居性、杂食性和底栖性鱼类居多,分别占总种类数的68.60%、55.81%和41.86%.各江段渔获物组成存在一定差异,但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鲤(Cyprinus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蒙古鲌(Culter mongolicus)等在各江段均占有较高比例.渔获物产量和规格以库区较高,库尾、坝下江段偏低,鱼类小型化现象明显.与五强溪水库建成前相比,本次调查水库库区江段鱼类种类减少46种,降幅为40.71%,一些常见经济鱼类如鳤(Ochetobius elongatus)、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瓣结鱼(Brevifilis brevifilis)、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等没有发现.  相似文献   
15.
中山人工鱼礁区渔获物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使用刺网、手抛网和虾笼等渔具,分别于丰水期和枯水期对中山人工鱼礁区进行渔获物调查。丰水期调查表明,所选规划礁区位置是合理的,已试验1a的试验浮礁集鱼和保护幼鱼幼虾的效果明显;枯水期调查表明,首期礁区集鱼和保护幼鱼幼虾的效果更明显;首期礁区已成为良好的索饵场和隐蔽场所,成为附近海域渔业资源的摇篮和种苗库。大面积的人工鱼礁已取得明显的保护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非洲沿海国家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俊晗  任航  罗莹  张振克 《热带地理》2019,39(2):288-297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1950-2015年非洲渔获生产统计数据,结合Fishbase提供的相关鱼种营养级(Trophic level, TL)以及Sea Around Us Project Database提供的海洋无脊椎动物营养级,探讨了1950-2015年北非、东非、南非、中非和西非的沿海国家渔获物平均营养级(Mean trophic level, MTL)的变化情况,以此来判定非洲沿海国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结果表明:非洲沿海国家的海洋渔业资源开采大致经历开发不足、快速开发、过度开发阶段,1984-1991年,北非地区的海洋渔业资源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高营养级渔业资源渔获量减少了33.5%,MTL由3.44降低到3.25;东非地区渔获量较其他4个区域低,目前,大部分鱼类资源处于充分捕捞利用状态;南非地区在21世纪初发生“捕捞降低海洋食物网”现象,2004-2015年,MTL恢复小幅上升趋势,渔业均衡指数(Fishing-in-balance index, FIB)趋于平稳;2013-2015年,中非地区的MTL与FIB均呈下降趋势,说明产量的增加速度不足以弥补营养级的降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开始遭到破坏;1950-2015年,西非地区的渔获量不断增加,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过度捕捞现象愈加严重,低营养级鱼类数量占比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2001-2012年,MTL波动下降,FIB平稳变化,说明MTL的下降由产量的增加而抵消。21世纪以来,部分北非、南非与西非沿海国家加强了资源管理,渔业资源状况有所好转。研究认为:渔获物平均营养级的下降主要由过度捕捞引起,非洲国家的管理不力加重了过度捕捞现象,建议非洲各国尽快建立起基于渔获物统计的海洋渔业资源实时监测系统,以便掌握捕捞活动下的鱼类群落结构的变动情况。  相似文献   
17.
利用Sorensen相似性指数Ss、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针对山东省日照市坛子网(张网的1种)的渔获物组成进行了生物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坛子网的选择性能差,在捕捞小型甲壳类时,会混捕小型鱼类和经济幼稚鱼等大量副渔获。为合理开发利用这些小型甲壳类资源,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展坛子网等张网类渔具的选择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整理获得的157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基于渔获物的平均营养级研究现状及其趋势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分析。结果显示,基于渔获物的平均营养级研究自1998年首次应用以来,其研究成果及应用得到快速发展,研究成果不仅发表于海洋类和生态类主流期刊,一些国际顶尖期刊也对其研究给予了较多关注。许多国家均涉及对基于渔获物的平均营养级的研究工作,并以北美洲和欧洲国家占据主要地位。基于渔获物的平均营养级作为渔业可持续性和群落营养结构指标应用已较为成熟且广泛,同时在水产养殖、气候变化、社会经济等方面也有所应用。分析认为,未来应加大对生产统计数的空间尺度,及基于渔获物的平均营养级的参考点和极限值作为渔业管理的目标与指示指标等方面的研究,同时,把其与渔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与渔业管理有效结合起来,为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太湖鱼类区系变化和渔获物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20世纪80年代之前,太湖有鱼类107种、25科,属4个生态类型:洄游型、江湖洄游型、河流型和湖沼型.自2002年9月至2006年1月进行了太湖鱼类采集,共采得鱼类60种、18科.其中,除放流的鱼类外,都能在封闭的湖泊环境中完成生命周期(湖沼生态型);团头鲂、鲮、银鲫和尼罗罗非鱼属移植种类.团头鲂、鳙、鲢、草鱼和青鱼是从20世纪60年代起每年向湖中放流的鱼类;鳗鲡则是自1976年起放流从长江采捕的鳗苗.20世纪50年末至1985年,长江和太湖之间人为隔断,不能在静水中繁殖的鱼类在湖中消失,自然鱼类资源下降;加上过度捕捞和对繁殖群体缺少保护,导致鱼类群体小型化.最后,对太湖渔业资源的优化进行了讨论,并进一步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6月17日,"我们的海洋"大会宣布了新的合作关系和倡议,最终形成"我们的海洋"行动计划(Our Ocean Action Plan)。主要涉及可持续的渔业、海洋污染、海洋酸化和海洋保护等内容。(1)可持续的渔业。①到2020年彻底结束海洋渔业的过度捕捞:基于有效的科学理论,设定渔业规则;发展公平合理和透明的规程,以分配渔业权利;利用各种可获取的技术来强化渔业执法,对违规者进行惩罚;到2020年,消除渔业补贴,这些补贴促使渔业船只的生产能力过剩;要求渔业船只采用相关技术减少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