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83篇
地质学   143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渭河盆地是我国典型的断陷盆地,是中国大陆地裂缝活动、地面沉降活动最剧烈的地区之一.本文利用2004-2007年间的GPS数据,采用粒子群算法与位错理论模型相结合,对渭河盆地主要断裂的三维滑动速率进行了反演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断裂活动性质与地质测量方法获得的结果基本一致:除韩城—华县断裂以张裂为主外,渭河盆地主要断裂均以正倾滑为主,并具有走滑特征,呈张裂的运动趋势;(2)从滑动速率来看,秦岭北侧大断裂速率最大,可达4.5 mm/a.固关—宝鸡断裂活动最小,活动速率仅为1 mm/a左右;(3)在趋势上与现有的地质资料基本一致,以EW向断裂活动最强,NE方向较强,而NW方向较弱,并且分布上呈现南强北弱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2.
渭河盆地第三系张家坡组砂岩储层的影响因素及造成气水层判别困难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气测录井资料,利用孔隙度重叠对比法、孔隙度差值及比值法(空隙参数法)和综合测井的补偿中子与补偿密度曲线对比分析法、TNIS成像测井法等,建立了一套适合于本地区的综合识别气水层的方法和标准.对研究区28个层段进行分析研究,并与实际生产进行对比后得出,其符合率达90%,验证了该方法在本区的应用效果,对其他盆地水溶气藏勘探和开发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3.
李景宜 《地理科学》2011,31(8):947-951
黄河洪水倒灌渭河的风险评估是渭河下游防洪工作的基础。通过历史资料对比和遥感影像分析,对渭河下游洪水倒灌风险度进行差值计算并划分风险等级,得到结论:①黄河洪水越大则倒灌并溯源淤积渭河的范围越大;②高风险区集中于大荔县东部和潼关、华阴、华县、渭南及临潼的渭河沿岸区域,较高风险区位于大荔县东北部和渭南、临潼交界处的渭河北岸区域;③河口西进与洪水倒灌互为因果,加剧"小流量、高水位、大灾情";④降低倒灌风险必须实现全流域综合规划、协调降低潼关高程。  相似文献   
134.
渭河断裂是分割鄂尔多斯地台与秦岭褶皱系的主要边界断裂,是穿过西安市区的发震活动断层,存在发生强烈地震的可能性.经踏勘选线,三维地震剖面定于渭河北岸同仁村.探测范围1000 m(垂直断层方向)×600m(平行断层方向),三维勘探测线布设检波距10m,线距40 m,仪器接收点为40×10的网格状,每道采用3个SN4-60检波器单点组合接受,检波器单点组合接收的目的在于不压制地震记录高频信号的基础上,提高检波器接收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35.
以评价渭河盆地氦等天然气远景为目的,2013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启动了由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实施的“渭河盆地氦气资源远景调查”计划项目,项目采取多单位联合攻关,多行业资料共享,物化探等多手段联合实施的工作方法,初步探索了氦气成藏模式和调查方法,总结了氦气富集成藏必须具备氦源岩、高效运移通道和载体气藏3大条件,得出渭河盆地具备良好的氦、甲烷等天然气成藏条件等成果,并提出渭河新生代盆地基底部分残存晚古生代煤系地层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36.
渭河渭南段高漫滩沉积记录的洪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景波  郁耀闯  周旗 《地质论评》2009,55(2):231-241
本文根据渭河渭南段两个典型高漫滩沉积剖面中和2005年洪水沉积中376个样品的粒度分析,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研究了高漫滩沉积层代表的洪水变化。结果表明, 渭河高漫滩洪水沉积以粉砂和极细砂为主, 分层明显,分辨率高,能够指示洪水频次、洪水位高度和洪水动力。两个剖面厚度为约5.3m,均可分为19个层位,指示至少发生了19次较大规模的洪水。粒度分析确定的19个洪水阶段与历史文献记录的大洪水阶段基本一致。粒度参数Md、Mz、σ、Sk、Kg在剖面各层差异明显,也指示了各阶段洪水的差异。 其中WN1剖面中第15、14、10、3、12、4、13、6、8、2阶段洪水发生时高漫滩上的洪水深度大于2005年渭南渭河高漫滩上16m的洪水深度,当时河床之上的洪水深度大于81m,其余洪水阶段发生时河床之上的洪水深度接近或略小于81m,是当时发生了大洪水或中等规模洪水的显示。根据渭河流域近代大洪水发生年的降水条件确定,WN1、WN2剖面多数阶段洪水的发生是当年降水量的显著增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7.
寸伟  贾淼 《地下水》2009,31(6):179-180
流域易受沿岸地区及汇水区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渭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成因分析,提出了在充分注重流域的系统性及完整性的同时,用生态学的观点从区域开始,以地区和区域综合治理为重点,以区域、地区为单元,按照河流系统一定的功能和持续发展的目标,根据不同流域、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发展模式、水资源状况,区域的污染特征,区域生态的恶化模式,制订出各流域的治理规划和考量标准,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加强断面水质监测、监督,实行区域内解决污染,地区分界处考核交接,重塑渭河健康生态系统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8.
根据陕西省2001和2003年两期的GPS测站的观测资料,给出了鄂尔多斯块体南缘现今地壳水平应变场。结果表明,最大剪应变和面应变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该区中部和东部,尤其是在中部的咸阳、泾阳附近,东部的合阳、大荔、渭南一带以及西北部的陇县附近,主要受面收缩影响,分别形成了几个较为显著的应挛高值区。等值线较密集并且应变梯度也较大,这些区域具备一定的孕震条件,有可能是未来发震地点。  相似文献   
139.
关中盆地属于断陷盆地,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断裂发育,地震活动频繁,城市建设中面临一系列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在搜集分析关中盆地1 000多个各类钻孔数据的基础上,对关中盆地城市群1∶5万综合地质调查中实施的主要钻井和剖面进行研究,探讨了城市群发展中面临盆地形成演化与活动断裂规避、第四系下限与关中盆地三维地质结构重建、水系演化与城市发展、历史时期古洪水事件与海绵城市建设等基础地质问题。研究表明:①关中裂陷形成于中晚白垩纪,始新世开始成湖,经过多次断陷与隆起,形成2个沉积中心,到上新世时湖泊扩展达到最大范围,盆地第四纪以来仍处于持续、缓慢的下降接受沉积过程,受秦岭持续构造隆升的影响,沉积中心由南向北迁移,这将对城市群布局产生重要影响。关中盆地城市群建设要回避断裂交汇处、端点和断层运动的枢纽部位。②建议将绿三门组划为上新统,不宜划分到第四系,三门组的形成时代是穿时的,在关中盆地第四系与地下空间规划的时候需要进行关注和纠正。③城市规划建设要遵循河湖演化的自然规律和区域地质地貌特征,千年、百年一遇的洪水水位分别高于河漫滩7m和2.2m,最大年降水量超过900mm,但季节分布不均,可作为城市防洪水和海绵城市建设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40.
本文依据地质资料、水系统计资料、震源机制解、地震等烈度线及断层位移测量、地应力测量结果等,研究了渭河盆地构造应力场演变,讨论了盆地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盆地新生代沉积特征,对其发展演化阶段进行了初步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