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77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78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350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7年   1篇
  1926年   1篇
  192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61.
系统介绍湖北宜昌陈家河剖面下奥陶统分乡组和红花园组的几丁虫分布发育特征,将分乡组和红花园组的几丁虫自下而上划分为Lagenochitina destombesi带和Euconochitina symmetrica带,阐述了几丁虫组合特征,并与国外同期几丁虫生物带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62.
根据6条露头剖面和HD1井薄片的详细观测,并借助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和有机碳含量(TOC)分析,常规孔隙度和渗透率分析,以及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等,对湖北鹤峰地区二叠系大隆组黑色岩系的储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大隆组具备发育页岩气的基本地质条件:岩石类型以富有机质的泥页岩为主,局部夹碳酸盐岩和薄层状硅质岩,脆性矿物含量较高,这有利于后期成岩流体的改造和页岩气开发阶段的水力压裂改造;有机质含量多大于2%,热演化程度较高(Ro平均为2.38%),且为利于生成油裂解气的Ⅰ型干酪根,富有机质的黑色岩系沉积厚度较大(介于30.3~38.0 m),具有较高的生烃能力;储集性能在纵向上变化不大,总体表现为低孔—特低孔、特低渗特征,有机质孔隙和矿物基质孔中的微孔和中孔是页岩比表面积的主要贡献者,它们构成了气体吸附的主要场所。HD1井大隆组埋藏较浅,断裂复杂且较发育,这可能是造成大隆组生烃条件优异而含气量相对较少的原因。因此,保存条件应是控制鹤峰地区大隆组页岩气含气量的主要因素,保存条件较好的鹤峰向斜发育区应为页岩气有利区。  相似文献   
63.
尹赞勋 《地质论评》1942,7(6):323-336
计荣森先生字晓清,浙江慈谿人,丁未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即1907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生。民国九年夏考入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於课外余暇,先后学习英文打字,拳术及商业簿记等科。在校四年从未迟到旷课,深得教师嘉奖。十三  相似文献   
64.
Early in 1936 Dr. T. K. Huang, Messrs. S. F. Sheng, I. Ting andK. S. Tsui during their field work in the Changhsing coal field, NWChekiang, found Scythic pelecypods and ammonoids in the so-calledChinglung limestone of that region. The discovery of Lower Triassic  相似文献   
65.
Important notice to members:- All members are earnestly requested to send to the Secretary of the Society any change of address. The  相似文献   
66.
渔塘坝硒矿床多元素富集与沉积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湖北西部渔塘坝二叠系独立硒矿区的硅质岩和页岩样品进行了元素测试(微量元素、总铁、总有机碳、总硫),分析了该区域的多元素富集及沉积环境。该区域V、Cu、As、Cd、Tl、Se、Mo、V、 Sb、 U、Ag、 Cr、Ni相对富集, Ba、Hf、Ta、W、Pb、Th相对贫化或亏损。全硫—全铁(TS—TFe)的关系表明页岩及部分硅质岩的S/Fe比值均大于1.15,说明有过量的硫存在,可能为有机硫或为其他亲硫元素沉淀提供条件。TOC—TS—TFe三角图及V/(V + Ni)表明该区域的岩石形成于缺氧或静海相环境。U/Th、Zr—Cr、P—Y等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参数表明该区域有热水沉积的存在。通过对微量元素可能的来源研究分析,该区域的微量元素可能存在多种来源:热水来源、海水沉积、峨眉山玄武岩。  相似文献   
67.
通过对研究区铜矿的控矿构造研究,划分出7种构造控矿类型,探讨了构造叠加成矿,提出“神农期”和“晋宁期”的NW向柳使铜元素初始富集,“加里东末期”的古NNE向构造对铜矿形成起主要改造富集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区铜矿的构造控矿模式。  相似文献   
68.
根据湖北省各县(市)气象台站1998年6~8月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这一时段该地降水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谱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降水的主要周期和变化规律,并通过相关函数的分析,讨论了降水的空间自由相关性,结果表明,1998年6~8月湖北少南部的雨量是自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的年份之一,且暴雨日数是历史多年平均的2~3倍,鄂西南的降水存在明显的准双周振荡,而鄂东南的降水以30~60天的  相似文献   
69.
湖北省鹤峰磷矿走马矿区岩湾矿段风化磷矿是湖北境内首次探明的一中型风化磷矿。矿床成因类型有风化残余型、风化淋滤型、洪积型砂磷矿等三类。在时间上 ,风化淋积型矿体位于风化残余型矿体之下 ,是风化残余型的继承发展。在雨水和洪水冲刷下 ,风化残余磷矿在适当的低洼地带堆积成洪积型砂磷矿。对这种风化矿的勘探应因地制宜 ,灵活运用。对岩湾矿段风化磷矿的成因探讨和勘探研究为东山峰寻找和勘探类似风化磷矿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70.
湖北郧西寒武纪微古植物群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淑芬 《地质论评》1999,45(3):291-294
湖北郧西县发现寒武纪微古植物共12属28种,它们以刺球藻类大量出现为主要特征,刺球藻约占微古植物组合的60%,球藻类约占35%,其他类型的我占5%。上述微古植物组合特征,在我国云南昆明以及欧洲,北美一些地区的寒武系中可见到,这一组合特征充分显示出寒武纪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