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0篇
  免费   279篇
  国内免费   235篇
测绘学   106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658篇
地质学   912篇
海洋学   21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1篇
自然地理   38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71.
湖泊、河流等内陆水体是连接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的“长程碳环路”的重要节点,也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排放源,在调节陆地、海洋间的碳迁移转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对于自然水体,城市水体因面积小、水深浅且受监测方法限制,水-气界面碳通量经常被忽略。为探讨我国亚热带城市水体温室气体排放特征,本研究以湖南省长沙市典型城市水体,包括洋湖、西湖、松雅湖、月湖4个湖泊和湘江长沙段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22年4和10月采用光化学反馈-腔增强吸收光谱法(OF-CEAS)和扩散模型法对水-气界面CO2通量进行对比测定。结果表明,长沙城市湖泊与河流春季为CO2排放源,秋季为吸收汇,河流水-气界面CO2通量呈显著季节差异。河湖之间CO2通量在春季表现为显著差异,秋季差异不显著。CO2通量与水体溶解氧、水体总氮浓度等呈显著正相关。2种方法的CO2通量对比测定在湖泊上显著相关,但对河流而言相关性不显著。研究揭示的城市湖泊与河流CO2气体的排放特征有利于深入探究城市水体碳的迁移转化,可对全面了解全球气候变化过程和河湖湿地温室气体减排和调控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972.
氮循环是生物地球化学研究领域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全氮含量的测定是农业、生物和环境等多领域研究中的常规测试项目。凯氏蒸馏法和元素分析仪法作为常规方法通用于上述领域的全氮含量测定,但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却常被忽视。通过对中国北方某盐湖沉积物序列近百个样品的全氮含量分析,对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异同进行了对比研究。凯氏蒸馏法的分析精密度高于元素分析仪法(前者标准偏差为0.007,后者为0.024),但在样品硝态和亚硝态氮的含量较高时,凯氏蒸馏法所测结果显著低于元素分析仪法的测定结果,此时选择元素分析仪法进行全氮含量的测定更为可靠和准确;对硝态和亚硝态氮含量极低的样品,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选择全氮含量的测定方法,必须对所测样品的无机氮含量有初步的了解。对于中国北方的多数盐湖和地表环境样品,由于其无机氮的含量较高,选择凯氏蒸馏法进行全氮含量的测定是不适当的。尽管如此,对所研究的湖泊沉积物剖面而言,两种方法的对比却可以提供有价值的气候和环境演变信息。随着沉积物剖面的由深到浅,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由一致变化到存在显著差异,表明了湖泊水体从早期的淡水向今天的盐湖演化的过程。因此,凯氏蒸馏法和元素分析仪法测定结果的差异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地球化学气候代用指标。  相似文献   
973.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与甲烷归宿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综述了近年来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与甲烷归宿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天然气水合物的汇聚与地质构造或地层圈闭有关,其溶解受物质转换控制,分解则受热转换控制。水合物释放甲烷的运移方式包括分散式、中心式和大规模排放式。缺氧氧化和耗氧氧化是甲烷在海洋环境中的2种主要转化方式。天然气水合物释放甲烷的最终归宿主要为:①重新形成天然气水合物;②形成化能自养生物群落和沉淀出碳酸盐沉积;③与氧发生氧化后转变为CO2;④直接排放进入到大气中。沉积物中的微构造、化能自养生物群落、自生碳酸盐矿物及其碳氧同位素组成是水合物释放事件的指纹记录。  相似文献   
974.
河口季节性缺氧在沉积物中记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用分子地层学方法反演河口缺氧及富营养化发生与发展的研究进展,对可追溯缺氧发生的时间及变化趋势、表征人类活动对缺氧的影响的表征的参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美国河口缺氧事件的发生可追溯到上世纪中期,自70年代起也呈愈演愈烈的发展趋势。沿海人口的增加及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了营养物质输入的增加,再加上全球变暖的趋势,河口区域缺氧将朝更加严重的方向发展,为此需要采取必要措施,通过减少营养物质尤其是硝酸盐的输入来减缓缺氧。  相似文献   
975.
城市景观湖泊对温室气体的收支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南京市莫愁湖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温室气体分析仪法实时监测湖泊水—气界面CH4通量,分析湖泊主要温室气体CH4在日尺度和季节尺度上因冒泡和扩散排放方式不同对其通量的影响,探究影响湖泊CH4通量的因素。结果表明:(1)在日尺度上,四季24 h内CH4均呈排放状态,受白天冒泡影响,四季CH4总通量均存在白天高于夜间的日变化特征。(2)在季节尺度上,莫愁湖CH4排放通量呈现显著的时空异质性,受冒泡通量的影响夏季CH4通量明显高于春、秋、冬三季;B区的CH4总通量(6.04 nmol/(m2·s))显著高于A区(3.82 nmol/(m2·s)),水体的营养化程度和离岸距离是空间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A、B两区CH4排放夏季以冒泡排放为主,春、秋、冬以扩散排放为主。(3)在日尺度上,CH4  相似文献   
976.
以湖北保安湖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21年4、7、10月和2022年1月采集表层水样,测定水体中微塑料丰度、粒径、形状、颜色和类型,探究浅水型湖泊表层水体中微塑料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保安湖表层水体微塑料的年平均丰度为(16.20±2.23)items/L。微塑料丰度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其中夏季(采样时间7月)平均丰度最低,为(1.40±0.09)items/L。在所有微塑料颗粒中,粒径0.064~1 mm占比最大,为82.57%;黑色和无色微塑料占主导地位,占比分别为36.16%和21.31%;纤维状微塑料分布最广泛,占比达40.01%;聚乙烯(PE)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是最主要的微塑料类型,两者之和占比达46.05%,其次为聚苯乙烯(PS,占比17.2%)、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占比8.33%)和聚乙酸乙酯(PVAC,占比8.31%)。统计分析表明,微塑料丰度与湖水水质无显著相关关系。该研究揭示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浅水湖泊微塑料分布现状,为评估类似湖泊微塑料潜在污染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7.
采用细粒沉积岩宏观观察刻画与显微刻画的方法,探索基于湖相细粒沉积纹层类型及其结构特征作为关键指标的细粒岩岩相成因.提出了湖相细粒岩岩相的划分指标和原则,即以细粒沉积纹层作为细粒岩岩相划分的重要指标.用两级核心指标作为划分湖相细粒岩岩相及亚类的依据,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一级指标为岩石组成类型,分为泥质岩类、灰岩类以及...  相似文献   
978.
油页岩是一种有机质富集的细粒沉积岩,高古湖泊生产力和稳定的还原环境是油页岩成矿的关键.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发现,在含油页岩沉积组合序列中,经常出现火山、热液、大洋缺氧、气候突变、海侵、重力流等地质事件.通过对全国50个盆地、95个含矿区油页岩成因和分布规律的总结和归纳,揭示出火山、热液、大洋缺氧、气候突变、海侵、重力流等...  相似文献   
979.
遥感技术在湖泊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10年来湖泊的研究内容不断拓展,研究方法不断完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遥感技术作为科学、快速的调查和监测手段,在湖泊环境研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遥感技术在湖泊水质监测、湖泊水文参数测试、湖泊变迁调查、湖冰监测、湖泊利用调查、湖泊地质环境调查、湖区生态环境调查、古湖与考古调查等8个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同时,综合评述了各种遥感数据源、各类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在湖泊环境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0.
根据最大熵原理,建立了最大熵模型,计算出9个环境因子对模型的贡献率,确定了对苏州市湿地生态敏感性影响较大的4个因子;利用该模型的输出结果,将环境因子对模型的贡献率作为权重,计算出生态敏感性指数,生成2017年苏州市生态敏感性指数分布图;对苏州市具有代表性的8处典型湖泊,进行生态不敏感、低敏感、中敏感、高敏感和极高敏感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