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204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21.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西部重力流沉积特征及其成因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岩心、录井、测井及地震资料研究结果表明,青山口组至嫩江组沉积时期,在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与西部斜坡区之间存在明显的湖盆坡折带.中央坳陷区西部的青山口组、姚家组和嫩江组均发育有多种成因类型重力流沉积物,主要为:①浊流沉积;②砂泥混杂的泥质碎屑流沉积;③砂泥混杂的砂质碎屑流沉积;④具块状或斜层理构造的砂质碎屑流层流沉积;⑤具有变形构造的砂质块体滑塌堆积.湖平面的升降对重力流沉积物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当湖泊处于高水位期,陆源碎屑多以三角洲沉积体堆积于西部斜坡区及中央坳陷的西侧边缘,中央坳陷区则以面物源重力流沉积堆积为主;当湖泊处于低水位期,西部斜坡区为侵蚀区或沉积过路,中央坳陷区则以河流带入湖盆的碎屑形成的点物源碎屑流和陡坡部位前期形成的不稳定沉积层滑塌及其衍生的重力流堆积为主.  相似文献   
122.
尚映莲 《云南地质》2003,22(4):418-425
古近纪之后,强烈的构造运动在腾冲形成数个新生代湖盆,成为硅藻生存场所。上新世~全新世强烈火山活动为硅藻繁殖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该期的冰期较冷气候为硅藻提供适宜生存的低温冷水条件,相对平静的湖湾部位是硅藻大量繁殖和遗赅稳定掩埋的良好场所。这些地质构造、古水文、古气候是硅藻土矿床形成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3.
三门古湖沉积记录的环境变迁与黄河贯通东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晚新生代黄河中游地区发育一系列独立的湖盆, 其中三门湖盆发育了巨厚的三门系地层, 是研究黄河中游地质环境变迁的构造-气候旋回和黄河形成演化的理想之地. 对三门峡水库左岸山西省平陆境内黄底沟附近天然剖面沉积记录的磁性地层、孢粉、有机碳和碳酸盐含量进行了分析, 建立了近5.0 MaBP以来的环境演化序列、区域构造活动和湖盆演化过程. 古三门湖盆沉积记录的气候变迁显示: 大约5.4 MaBP构造成盆, 3.6 MaBP构造运动之后, 湖泊扩张, 夏季风降水增加; 相当于黄土底界的2.60 MaBP左右并未出现气候的巨大转折, 奥杜维尔正向事件之后(约从1.77 MaBP开始)沉积记录中云冷杉出现, 气候转向偏冷; 1.2 MaBP构造运动造成上下三门系之间的轻度角度不整合; 黄土旺盛堆积时期(L15, L9, L6)古三门湖沉积记录显示冷湿的气候特征. 三门湖盆沉积记录的区域构造活动加强时段和青藏高原隆升的构造活动具有时间上的一致性. 沉积记录反映古三门湖水开始外流或三门峡部分切开的时代最早出现在0.41~0.35 MaBP, 黄河完全切穿三门峡、贯通东流入海的时代为0.15 MaBP, 标志现代意义上的黄河形成, 并对中下游地貌和环境演化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4.
榆林—横山地区是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煤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延安组内含有极其丰富的优质煤。煤的聚集和大型内陆坳陷湖盆的充填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以大比例尺写实断面研究成果论述了研究区内沉积体系域三维空间配置关系,为环境分析和聚煤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充足的沉积学依据。对内陆坳陷湖泊充填淤浅及泥炭沼泽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依据实际资料分析,笔者将区内的聚煤活动归结为三种模式:即(1)废弃河流环境聚煤;(2)废弃三角洲平原聚煤;(3)湖湾决口充填聚煤。第二种是研究区内最重要,也是规模最大的聚煤型式;第三种所形成煤层质量最好,是今后在该区寻找优质富煤带,满足从质量上优中选优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5.
昆明盆地两孔岩芯的沉积特征及环境磁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比较密的采样和磁化率测量,结合沉积特征、生物化石和沉积速率,分析了不同沉积环境沉积物的磁化率数值及沉积相变所表现出的磁化率曲线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26.
中国陆相碎屑岩储层沉积学的进展   总被引:37,自引:6,他引:37  
裘亦楠 《沉积学报》1992,10(3):16-24
陆相湖盆烃类储层以碎屑岩占绝对优势。湖盆规模及湖泊水体能量较小,导致碎屑岩储层比海相砂体有更严重的层间、平面、层内和微观非均质性。湖盆碎屑岩充填可归纳为八种模式,决定于构造位置、湖盆演化阶段和湖水面升降。在远源距和缓坡降背景下,沿长轴发育纵向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充填模式;横向短轴深断裂一侧,在短源距和陡坡降背景下,发育横向冲积扇-扇三角洲-湖底扇充填模式。以这两种模式为端点类型,之间存在一系列过渡类型。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模式:湖盆萎缩期几乎满盆为河流砂体;盐湖蒸发期滨岸地区以砂坪沉积为主。不同沉积环境的碎屑岩储层有各自的非均质性。冲积扇砾岩和含砾砂岩由于其以模态的粒度结构而具有复杂的孔隙结构,筛积物和泥石流沉积的出现加剧了储层的非均质性。河流砂体储层因其粒度向上变细和窄宽度,注水开发石油效果较差,但其产能一般都高。三角洲砂体具有与河流砂体相反的储层非均质性,注水效果好。滩坝砂体体积上很不重要,但以其高产和均质储层引起人们注意。湖底扇重力流砂体作为烃类储层主要位于扇中和断槽控制的水道式砂体和前缘透镜状砂体。通过露头调整丰富定量化的地质知识库以建立陆相储层地质模型,将是储层沉积学面临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7.
藏北地区色林错、班戈错湖盆扩张及现代裂陷活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藏北进行1∶25万多巴区幅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发现色林错、班戈错两个湖盆水域面积自1969年以来增加了19 34%,水位相对升高了5 0m左右;在班戈错北岸岗龙哈木那地区,中晚更新世地层相对隆升,高差为120m左右;色林错南西则国加勒山体北侧现代滑陷构造呈EW走向,色林错南岸曲勒地区地漏斗呈串珠状、网格状,正以惊人的速度在生成;平行两个湖盆南缘发育众多的泉华台地、热泉、冷泉等。说明两个湖盆区裂陷活动正在发生,即在青藏高原总体隆升的背景下,这一地区处于相对沉降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8.
在希夏邦马峰地区,到处白雪皑皑,山下广阔的茵茵草原和明镜船湖群及其生态系统中蕴含着世所少见的自然景观和生态景观,目前大部份仍为未开拓的处女地,且世人知之甚少。本文简介了雪山冰川景观、水生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景观,据本区生态平衡脆弱性特点,提出了开发的同时要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9.
分析了东营凹陷老第三纪层序地层,指出陆相湖盆中由于控制层序沉积的因素有其自身特点,尤其是沉积物供给条件相对海盆有多源、近源、快速的特点,导致陆相湖盆中层序沉积的特点有别于海相,特别是体系域及层序界面在全盆地内并非一定等时;并提出适合于含油气陆相盆地精确层序地层划分对比的“断块分析法”.沉积物供给还将影响层序沉积中亚层序的叠积形式.根据测井、岩心及露头划分体系域及层序时,陆相湖盆中退积亚层序组少见  相似文献   
130.
龙街粉砂层形成时代及其古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龙街粉砂层的颜色、岩性、沉积构造、相变关系及层序等多方面确认,龙街粉砂层足在元谋组上部洪积相的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断陷湖盆沉积。依据龙街粉砂层的地貌位置、14C等方法确定其时间上限为10 000 a B.P.左右。依据元谋组与龙街粉砂层局部连续沉积关系,确定龙街粉砂层下限年龄为0.85 Ma B.P.左右(据古地磁测定的元谋组形成的上限年龄)。从而确定龙街粉砂层形成的时代为中更新世初到晚更新世末,地质年龄850 000—10 000a B.P.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