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4篇
  免费   466篇
  国内免费   505篇
测绘学   730篇
大气科学   491篇
地球物理   327篇
地质学   1047篇
海洋学   488篇
综合类   361篇
自然地理   3051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38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284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272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411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315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349篇
  2008年   372篇
  2007年   320篇
  2006年   318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IntroductionVegetation distribution and change is regardedas ani mportant sign of urban environment . Withcity expanding and population increasing, herecomes a series of problems on environment ,andmoreover ,greening ratio is regarded as a stand-ard of ci…  相似文献   
212.
黄土高原植被变化对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4  
梁玲  吕世华  柳媛普 《高原气象》2006,25(4):575-582
使用美国NCAR新版MM5非静力平衡模式,模拟了黄土高原2003年6月26~30日的一次降水过程。该试验是通过改变黄土高原局部地区植被覆盖情况,对比分析植被改变区域内各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植被改善能使雨量增加,径流量减小,湿度增大,温度日较差减小,使气候变的温和。植被退化却使雨量减少,径流加大,易使水土流失,对水土保持不利。试验较全面地揭示了非均匀地表大气边界层内的温、湿场与陆面相互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213.
鲍艳  吕世华  刘海辉 《高原气象》2006,25(5):772-780
在文献[1]的基础上,对澳大利亚大陆植被覆盖变化对北半球夏季越赤道气流和东亚季风环流季节变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被覆盖变化对东亚季风建立前后南风越赤道气流建立时间、强弱和南半球主要环流系统都有显著的影响.绿化导致了索马里越赤道气流的建立提前,增强了不同时期南风越赤道气流的强度,但对90°E以东来自澳大利亚高压的几支越赤道气流影响不大.同时,绿化促使南半球澳大利亚高压和马斯克林高压提前建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进提前,且强度减弱,导致西南气流更容易深入东亚内陆和西太平洋.这些影响促使盛夏期西南亚季风的影响区域和强度都有所扩展,对东南季风则影响不大.沙漠化则使索马里气流略微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春夏季节则一直偏强,至7月中旬,才有明显东撤,阻碍了越赤道气流的北上,西南季风在此影响下强度和影响范围均有所缩减.  相似文献   
214.
为了研究会仙喀斯特湿地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在会仙喀斯特湿地设置了 4个采样点,于2018年12月10日,根据实际采样条件,在各采样点采集了不同深度的沉积物样品,测定沉积物岩芯中210Pb的比活度值并分析其垂直分布规律;利用210Pb计年常用模型中的恒定通量恒定沉积模型,计算得到会仙湿地沉积物的沉积速率.研究结果表明,会仙...  相似文献   
215.
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发酵培养基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从山东东营海岸湿地盐碱滩地土壤中筛选出的一株海洋菌种———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并进行100 L发酵罐中试放大试验的研究。确定粘质沙雷氏菌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0 g/L,硫酸铵5 g/L,麸皮50 g/L,柠檬酸三钠1.0 g/L,K2HPO4.3H2O 0.3 g/L,FeSO4.7H2O 0.05 g/L,MgSO4.7H2O 0.5 g/L,pH 7.2~7.7。发酵最适温度为30℃。通过测定粘质沙雷氏菌在发酵罐中培养的生长曲线,确定发酵时间以28~30 h为宜,发酵结束后发酵液中的活菌数约为50×108个/mL。将所筛选到的粘质沙雷氏菌应用于农作物的病害防治,效果非常显著,表明是一株高活性的生物防治拮抗菌。此研究结果为高效率、低成本和工业化生产具有生物防治作用的海洋菌种制剂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海岸湿地盐碱土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16.
湿地水文模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湿地系统模型的研究现状。分别阐述湿地水量模型、地表及地下水模型、溶质运移模型、蒸散模型及泥沙运移模型,并对当前湿地综合模型系统进行评述,指出建立湿地模型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17.
长沙市热岛效应遥感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热岛作为城市气候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一种城市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其成因在于人类对原有自然下垫面的人为改造,并以城区温度的明显增高为主要标志。它的出现,加强了城市夏季高温的酷热程度,同时还伴有植被覆盖空洞、城市干岛(湿度小于郊区)、城市霾岛(城区废气、尾气形成  相似文献   
218.
刘妍君 《地理教学》2020,(1):F0002-F0002,F0003
神仙居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古名天姥山,又称韦羌山,拥有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火山流纹岩地貌集群。云雾飘渺、奇峰险崖、绝壁天坑、流泉飞瀑,神奇的山体景观令人叹为观止,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里描绘的“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等大量的神幻景象尽在其中。神仙居的云海景观以秋冬季节为盛,这里生物品种丰富多样,生态植被良好,群山林海间水气充沛,雨过天晴后,谷底水汽凝成云雾,弥漫山谷,沐浴松林,形成壮美的云海。  相似文献   
219.
针对中亚地区的强生态脆弱性、高敏感性特征,有必要开展广域、长期的植被覆盖监测以匹配“绿色丝绸之路”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鉴于此,联合Landsat 5和Landsat 8卫星数据集,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地理空间数据云计算平台,估算了中亚地区1993—2018年间共12期的植被覆盖度。结果表明:(1)中亚地区植被覆盖总体水平较低,但也具有较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2)中亚地区1993—2018年间多数区域植被覆盖趋势较为稳定,哈萨克斯坦丘陵、费尔干纳盆地等区域植被覆盖度呈增加趋势,乌拉尔河流域和锡尔河流域等区域植被覆盖趋势为负。(3)植被覆盖度时序特征上,中亚地区1993—2018年间总体植被覆盖度累积增加3%,其中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植被覆盖分别增加3.96%和5.86%。(4)裸土区呈退缩趋势,面积总计减少25.9×104 km2,低植被覆盖区、中植被覆盖区和高植被覆盖区范围在呈现出的振荡式增加。研究结合遥感大数据和地理云计算对中亚地区进行区域尺度的植被覆盖动态监测,能对中亚地区生态评估和演替分析提供技术支持和定量数据。  相似文献   
220.
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是研究区域尺度和全球尺度上地表能量和水平衡物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参数。祁连山LST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模式未知。通过采用趋势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探讨2000—2017年间祁连山LST〖WTBZ〗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与植被的相互关系,分析各植被类型下地表温度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 MODIS LST产品的精度能够满足祁连山地表温度时空变化分析的要求。(2) 祁连山LST时间序列呈 “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波动变化,整体呈小幅上升趋势,以0.17 ℃·(10 a)-1的速率波动上升,冬季LST上升趋势最显著(63.37%),变化率为0.22℃·(10 a)-1;空间上呈西北降低东南升高的变化趋势,显著上升面积(14.89%)远大于下降面积(0.90%)。(3) 祁连山年均LSTNDVI呈负相关,显著相关区域占22.56%,夏季NDVILST的调控作用较显著(25.45%);荒漠NDVILST的影响大于其他植被类型。(4) 海拔对各植被类型LST有强烈的影响,相关性依次为荒漠>林地>草甸>耕地;然而,夏季LST与海拔的相关性因植被覆盖增加而显著降低。(5)祁连山LST上升是NDVI、海拔以及植被类型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