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8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263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329篇
地质学   689篇
海洋学   299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4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51.
浮游生物来源溶解有机物的三维荧光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三维激发-发射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中肋骨条藻和采集水样中浮游植物在光照和避光条件下培养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溶解有机物,分析了三维荧光光谱中荧光峰数目、位置和荧光强度的变化,探讨了浮游植物和细菌在有机物产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光照条件下浮游植物生长产生类蛋白和类腐殖质荧光有机物,在衰亡期2类有机物的荧光强度迅速增加;而在避光条件下,类蛋白有机物荧光强度明显降低,类腐殖质有机物的荧光强度保持不变.2类有机物的荧光峰位置和荧光强度变化与初始有机物的性质及光照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952.
陈圆圆  于炳松 《沉积学报》2012,30(2):219-230
 碳酸盐岩作为一种化学岩类其物性受成岩作用的影响十分明显,溶解作用是否发育直接关系到碳酸盐岩储层质量的好坏。碳酸盐矿物在埋藏环境中的溶解度与地层水的化学成分、环境的温度、pH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利用地层水化学资料,根据化学热力学的理论,通过方解石及白云石与地层水作用的平衡反应,计算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以此来判断方解石及白云石的溶解趋势,并建立了封闭系统中这两种矿物与水作用的热力学模型。根据这个理论模型,对塔北地区159口井奥陶系及6口井的寒武系地层水进行了ΔG的计算,结果显示,塔北地区碳酸盐岩与地层水反应的ΔG基本为负值,表明该地区总体处于碳酸盐岩溶解的环境,寒武系白云岩反应的自由能小于奥陶系灰岩,即在这种深埋条件下白云岩比灰岩更易溶解,这一点在实际岩芯资料上及前人的实验模拟中均有显示。塔北于奇地区自由能的计算结果也为负值,说明该地区强烈的充填作用并非发生在现今条件下,于奇地区现今的埋藏环境是有利于碳酸盐矿物溶解的,这一结论也在该地区奥陶系及寒武系岩芯上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953.
在75℃和pH=1.04~2.46时采用间歇型实验方法测定了天然白钨矿在HCl溶液中的溶解速率,揭示了溶解反应的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Ca的释放速率随反应时间保持稳定,并随pH降低而增大。W的释放行为则更为复杂,在反应初期与Ca呈一致溶解,之后由于钨酸表面层(中间产物)的形成,W的释放量和释放速率明显下降。这说明白钨矿的溶解作用由早期的表面化学反应转变为化学反应-扩散控制过程,从而导致W、Ca呈不一致溶解。pH越小,不一致溶解出现的时间越早。酸性溶液中白钨矿的溶解速率方程为v=k[H+]n,以W和Ca计算的速率常数k分别为0.65×10-5mol/m2s和1.04×10-5mol/m2s,反应级数n则分别为1.20和1.26。结合他人研究结果,白钨矿的溶解反应相对于H+可能为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954.
在广东珠海地区采用便携式半导体测氡仪进行了大比例尺土壤氡浓度调查,测点数469个,面积大于100km2。珠海地区地下0.6 m处的平均土壤氡浓度为55.94±58.54 kBq/m3,其中在珠海斗门的第四纪沉积物地区、沉积物和风化花岗岩混合地区,以及风化花岗岩地区的土壤氡浓度分别是7.14±8.75,37.64±25.92和151.25±196.23 kBq/m3。高氡潜势区主要分布在黑云母花岗岩、风化花岗岩地区和新的工业开发区,且表现出与当地岩性密切相关。城市化和工业化改变了原有的天然辐射背景。珠海市区的平均土壤氡浓度分别为广州、泉州和晋江市平均值的8.3倍和15倍。研究结果表明:珠海是一个氡潜势较高的区域,需要进一步开展辐射防护目的的氡测量。  相似文献   
955.
矿物晶体腐蚀像的新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物晶体腐蚀像是一种研究晶体对称、晶格缺陷等传统的方法。对腐蚀像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思路,建立各种不同矿物晶体的腐蚀像立体模型,从而可以在这个模型上进行:①腐蚀像的晶体对称理论意义及其在岩石中矿物晶体定向作用的研究;②腐蚀像所反映的晶格缺陷与定向及其地质意义的研究;③腐蚀像所反映的晶体溶解机理的结晶学各向异性特征的研究。这些研究充分挖掘了腐蚀像在地质学、矿物学中的新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956.
Previous studies showed that water chemistry and concentrations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 could affect its molecular conformation and binding characteristics with hydrophobic organic contaminants (HOCs). However, the conformational change of DOM resultant from water chemistry and concentrations of DOM was not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 therefore, the contradictory reports regarding the binding property with HOCs were available in literature.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s of ionic strength, pH and DOM concentrations on the fluorescence properties of two humic acids (HA), namely Fluka HA and Amherst HA, were investigated by three-dimensional 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3DEEM) and steady-state 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FP) techniques. The results not only corroborated previous observations obtained by other investigators, but revealed some new information about the fluorescence properties and molecular conformation of the humic acids under different water chemistry and DOM concentration conditions, which could shed light on its binding mechanisms and binding properties with HOCs.  相似文献   
957.
鲕粒灰岩的溶解动力学特征和微观形貌的发育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天付  鲍征宇  马明  夏文臣  张宁 《沉积学报》2009,27(6):1033-1042
鲕粒灰岩是重要的碳酸盐岩油气储层。通过常温常压下,北京西山鲕粒灰岩的溶解动力学实验发现,鲕粒灰岩的溶解主要受岩石和矿物的结构和化学成分控制。结构上表现为构造裂缝、鲕粒结合纹、颗粒晶体结合带等结构薄弱带优先发生溶蚀。成分上表现为白云岩化组分不仅自身较易溶蚀,而且能促进鲕粒灰岩的整体溶解;粘土矿物、石英等杂质组分常与鲕粒和白云岩化颗粒伴生,其对两者的阻溶效应更大。溶解过程中,鲕粒灰岩的构造裂隙、鲕粒放射结合纹和同心圈层等首先发生溶蚀,产生溶隙、粒内溶孔和粒间溶孔;其次为白云质组分以及白云质组分与方解石结合处而产生晶间溶孔、粒内溶孔;随着溶蚀强度的加强,围绕鲕粒形成环状溶蚀沟,在鲕粒溶蚀脱落后而形成鲕模孔。  相似文献   
958.
北京地区隐伏断裂发育,NW及NE向断裂相互交汇,成为未来可能发生地震的构造.为了研究活动断裂与土壤氡浓度的响应关系,本次对北京平原区NW和NE向2条剖面进行了氡浓度测量.通过测试分析,基本查明了隐伏构造与土壤氡浓度的对应关系以及影响土壤氡浓度的相关地质因素.研究表明,活动断裂存在的区域氡浓度明显高于周边区域,且在构造复...  相似文献   
959.
柴西第三纪湖相生物礁储层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最近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干柴沟一带发现的第三纪湖相生物礁,存在于第三系的下干柴沟组下段到下油砂山组的数千米厚的地层中。在野外露头实测、大量岩石薄片和铸体薄片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毛细管压力曲线和图象分析等手段,对生物礁储层特征作了详细研究。生物礁孔隙类型复杂,主要有骨架孔隙、粒内孔隙、铸模孔隙、溶孔等8种孔隙类型。生物礁经历了同生成岩、早成岩、晚成岩和表生成岩四个阶段。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是孔隙的主要形成作用,真正的原生孔隙已很少,次生孔隙极其发育,是油气的优良储集层。生物礁的发现对于青海油田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60.
GDK-1型自动测氡仪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采用电离法原理研制的一种静电计型检测氡气的测氡仪,达到了智能化的程度,并于1995年6月开始至1996年1月在北京太平庄自流井进行试验,后于2003年10月至今在该台站进行断层气的观测,并与SD-3型数字化测氡仪进行同步观测,从台站的试验结果可见,该仪器观测的数据稳定性较好,无需人工操作和没有人为操作引起的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