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8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263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329篇
地质学   689篇
海洋学   299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4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982.
唐采 《四川地震》2004,(1):37-41
对1998年11月19日宁蒗6.2级地震,2000年1月15日姚安6.5级地震和2001年10月27日永胜6.0级地震前后的云南水氡资料异常,用形态对比、二倍标准差等常用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M≥6.0级地震前,震中附近都有台站的水氡资料会出现长达1年以上的长期趋势异常;4个月的长、中期异常占异常台站的50%左右;震前3个月内出现的短临异常占异常台站的40%~50%,临震异常在震前几天到1个月之间出现,幅度大,时间短。3次M≥6.0级地震前,水氡异常总的特点是:长、中、短、临异常分别在单台表现突出;异常形态区别明显,异常不连续性特征普遍存在,继承性异常有所表现。  相似文献   
983.
201和361铀矿床中绿泥石的特征及其形成环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泥石化是201和361铀矿床最重要的蚀变类型之一。本文在岩石薄片观察的基础上,采用电子探针分析技术研究了绿泥石的共生组合与形貌特征,测定了87个代表性绿泥石的化学成分,并据此划分了绿泥石的化学类型,计算了绿泥石的形成温度、n(Al)/n(Al Mg Fe)值等相关指数,讨论了绿泥石的形成机制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研究表明:①岩石中绿泥石主要呈脉状、黑云母假象或团块状等产出,具有蠕虫状、叶片状等形貌特征;②绿泥石的Fe/Si图解显示201和361铀矿床中绿泥石主要为铁镁绿泥石和蠕绿泥石,少数属密绿泥石;③根据Battaglia提出的经验方程式计算了201和361铀矿床绿泥石的形成温度变化于179~276℃之间,且主要介于230~260℃之间;④绿泥石主要形成于还原环境,其主要的形成机制是溶解-沉淀和溶解-迁移-沉淀。  相似文献   
984.
磷酸酶可通过增加磷的生物可利用性促进富营养化过程,在太湖、龙阳湖与莲花湖探讨了这种机制.磷酸酶活性与磷营养水平以及叶绿素a浓度相关.反胶团酶学方法的实验结果表明,溶解态磷酸酶稳定性的不同可能源于酶分子大小、结构与活性基团的差异.太湖微囊藻水华发生处间隙水溶解态磷酸酶在胶团中的活性高且稳定,溶解反应性磷浓度较低,沉积物不同形态磷的含量与好气性细菌数量均低,且呼吸强度明显较高,无机磷与有机磷细菌以及其它微生物均在表层富集,却极少见诸于沉积物.因此,来自酶促水解或其它途径的大量内源磷可能在厌氧状态下经上覆水随细菌向水柱扩散,从而促发水华.因此,理化与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将驱动湖泊内源磷的释放并促进富营养化过程.  相似文献   
985.
氡及其子体测量在东胜砂岩铀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砂岩型铀矿地区氡及其子体的测量及对异常形成机理的分析, 进一步研究数据处理和解释方法。东胜地区实测资料表明了氡及其子体低值异常对应成矿相对有利的地段, 说明了解释方法的有效性, 为充分发挥攻深能力强的氡及其子体方法在铀矿找矿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86.
黄铁矿表面溶解——不容忽视的研究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物表面反应存在于结晶、溶解、成岩成矿、蚀变和风化等一系列地质过程中,在环境科学和材料科学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因此,表面矿物学已成为国际地学研究的热点。本文概括了近年来黄铁矿等硫化物表面反应的研究进展,指出了黄铁矿的表面溶解研究存在的问题,并重点阐述了黄铁矿表面溶解研究在诸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包括黄铁矿表面溶解研究的理论意义、黄铁矿的表面溶解对矿山环境评价的意义、尾矿堆中绝大多数黄铁矿处于酸性还原环境、黄铁矿表面溶解控制着海洋中硫的循环。本文还报道了笔者通过实验所获得的黄铁矿溶解反应动力学的初步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87.
1Introduction Radonisaradioactivegasarisingfromtheurani umdecaychain,andisthelargestsinglesourceofra diationexposuretothepopulation(Fovtetal.,1999).Highradonexposureshavebeenshownto causelungcancer(JonMiles,1998),anditiscom monlybelievedthatthegreatertheexposureofradon radiation,thegreatertheriskofdevelopinglungcanc er(YangWenjieetal.,1999).Theairradoncomes mainlyfromundergroundsoilandconstructionmateri als.Ingeneral,222Rnhasthehighestlevelinthebase mentsandundergroundspacesthatareincontact…  相似文献   
988.
夏县疗1井是山西夏县温泉疗养院内闲置的一口热水井,成井于1975年,井深124 m,水温38 ℃,处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的东翼,新华夏系运城凹陷的北东边缘与中条山隆起带中段交界部位,中条山山前大断裂为控制该区的主要构造.  相似文献   
989.
初论成矿流体及金属矿物富集系统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在长期积累的有关金属成矿作用的研究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作者初步提出了一个新的金属成矿系统分类方案。本篇首先介绍10种成矿流体及其金属矿物富集系统的主要特征,10种系统包括:镁铁质岩浆中的堆积系统、镁铁质岩浆与硫化物熔融体不混溶系统、长英质岩浆与挥发相不混溶系统、热水中矿物子相析出系统、热水与CO2不混溶系统、热水与有机物不混溶系统、变质热水矿物子相析出系统、地下水矿物子相析出系统、地表水中的堆积系统和地表水中矿物子相溶解系统。  相似文献   
990.
苏里格庙地区二叠系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以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的苏里格庙地区二叠系盒8,盒9,山1和山2储层岩石类型主要由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及岩屑石英砂岩组成,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中等,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以次生溶蚀孔,残余粒间孔和晶间孔为主,纵向上以盒8气层组物性为最好,平面上北部储层物性明显好于南部,优质储层多出现在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以及曲流河河道砂体中,碎屑组成,粒级,填隙物含量和成岩作用均对储层性能有重要影响。其中北部盒8气层组为储集性能最好的Ⅰ类储层,盒8和盒9气层发育Ⅱ类储层,Ⅲ类储层在全区均有分布,渗滤能力最差或基本无储集能力的Ⅳ类储层主要分布在山2气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