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71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针对滇池水体污染问题,通过对滇池区域ETM+影像采用监督分类、混合像元分解等方法,得到水体的蓝藻污染、悬浮泥沙的全湖区相对丰度分布,从中确定高浓度区,达到对滇池水体监测的目的,以期对滇池水体污染进行监测、恢复区域生态脆弱区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2.
由于岩溶区隧道穿越空间的复杂性、多变性和特殊性,加之地区差异性和水文循环系统的不确定性,各类预测方法均存在其自身的缺点,致使涌水量预测与实际存在一定差异。从水文机理和岩溶水的运动特征出发,结合岩溶区快速补给与慢速补给的差异与特征,采用水均衡法、地下水径流模数法和隧道涌水专家评判系统3种方法,对金奎地特长隧道岩溶涌水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水均衡法计算结果值最大,径流模数法计算结果值最小,专家评判系统计算结果值在二者之间。经验证,专家评判系统更为精确,该方法强调次降雨对隧道岩溶涌水的作用,提高了隧道岩溶涌水量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3.
红嘴鸥对昆明两个景点游览人数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根据2007—2008年在翠湖和滇池草海大堤历时10个月的定点定时调查数据,研究评估了越冬候鸟红嘴鸥对昆明景点旅游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调查点上,有红嘴鸥期间的游览人数是无红嘴鸥期间的2.8—2.9倍,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红嘴鸥对景点游览人数的影响是极显著的;红嘴鸥的到来还促进了景点有偿照相者和小贩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44.
"富营养化湖泊治理及湖泊管理昆明国际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湖泊富营养化是国际上普遍存在而倍受关注的问题。以国家列为“三河三湖”重点环保项目整治的滇池为首的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中,有6个已富营养化。在云南省即将大规模开展湖泊治理工作之际,为借鉴国际湖泊治理及管理的方法及成功的经验,2001年11月召开了此次会议。有众多国际湖泊学权威在内的10个国家的163名专家出席会议。重点讨论了5个主题:湖泊治理及管理研究;湖泊环境变化的沉积记录;湖水氮、磷负荷与湖泊生态健康;湖泊污染与治理;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专家们对云南高原湖泊的治理提出了4个方面的建议:以改善、恢复湖泊生态系统结构的方法控制富营养化;清淤一定要慎重;加强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与机制的研究;加强流域管理研究。会议最后发表了《昆明宣言》,建议建立云南高原湖泊国际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45.
滇池流域集约化农田区氮素损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约化农田区氮素流失是构成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基于滇池流域集约化农田区产业结构特征、施肥方式、土壤物化性质分析,利用现场模拟试验,探讨水土生复合系统中氮素输移、分布和损失机制,量化不同情景下氮素损失量。研究表明,集约化农田土壤氮素损失主要途径是通过气态(NH3、N2O、NO/NO2、N2等)、作物吸收、生物作用和淋失。气态氮损失受温度、土壤特性、施肥类型、方式与施肥量、地下水埋藏条件等因素综合制约,NO-3 N是氮淋失的主要形式。根据试验与计算结果,Ⅰ区和Ⅱ区的合理施肥的氮利用率分别为30 8%和20 8%,高于习惯施肥的11 5%和8 5%,气态损失和淋失率均低于习惯施肥。显然,施肥的合理性是控制集约化农业区氮素损失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6.
147.
于2019年4月6日至11日,在滇池中的14个采样点,在水体的0~30 cm深度层,利用浅水Ⅱ型浮游生物网,采集水样;在实验室中,利用显微镜和拉曼光谱仪器,分别对微塑料进行了镜检和鉴定;分析滇池水体中纤维状微塑料的物理特征和化学成分,探讨纤维状微塑料的主要污染来源。研究结果表明,在滇池14个采样点的表层水体中,纤维状微塑料的丰度变化在14.7~269.4个/m~3之间,平均丰度为91.2个/m~3;湖心区域采样点水体中纤维状微塑料的丰度大于湖岸区域的采样点;透明色的纤维状微塑料数量所占比例(60.3%)最大,蓝色、白色、黑色、红色和其它颜色纤维状微塑料数量所占比例依次减小;尺寸小于1 mm和3mm≤尺寸<5mm的纤维状微塑料数量所占比例分别为64.70%和5.34%;纤维状微塑料的主要成分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所占比例为53.1%,其它成分所占比例依次为被染色的微塑料、纤维、聚丙烯(polypropylene,PP)、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DPE)、聚氨基甲酸乙酯(Polyurethane,PU);滇池水体中纤维状微塑料的主要来源可能是纺织品和渔网等。  相似文献   
148.
昆明滇池及盘龙江磷形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昆明地区松华坝水库-盘龙江-滇池水系表层水中的可溶性和不溶性正磷酸盐,聚磷酸盐和有机磷等磷的几种形态进行分析,得出了磷形态分布曲线,从而为滇池水系磷污染的研究和治理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49.
陆建有 《云南地质》1999,18(4):398-404
云南具有丰富的磷矿资源,储量近200×108t,尤其是滇池地区的磷块岩分布广、质量优,产于安宁、昆阳、晋宁、海口、澄江、江川一带,方圆约1200km2,探明的储量>60×108t。矿石埋藏浅、易开采,是云南的一大资源优势。关于滇池地区沉积磷块岩矿床的特征,已有不少报道。但迄今为止,对磷块岩中的磷矿物研究甚少。由于成岩环境的差异以及后期的风化、淋滤作用,生成的磷矿物种类繁多,特征各异,给合理地开发利用带来了一定困难。为使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利用,笔者对该区磷块岩及其胶磷矿的矿物学特征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0.
路径分析法在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于负荷总量的水污染防治规划中,通常需要在特定的水质目标条件下,核定污染物的最大允许排放量和削减量,并采取工程措施完成削减目标.路径分析法将正向算法中的污染控制参数由连续变量进行离散化,既对优化问题进行了简化,也提高了优化方案的针对性和可行性.以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为例,采用路径分析方法,将滇池流域水污染控制六大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