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6篇
  免费   369篇
  国内免费   161篇
测绘学   302篇
大气科学   130篇
地球物理   798篇
地质学   475篇
海洋学   165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69篇
自然地理   19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北半球海冰强迫作用下大气可预报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LASG/IAP GOALS耦合模式中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分量AGCMR15L9的计算结果,在其他外强迫维持气候值不变的情况下,用方差分析的方法,以外部方差与总方差之比Re作为衡量标准,考察该模式关于海冰的季节和跨季节潜在可预报性的大小。结果发现,从总体上看,北半球海冰变化所造成的潜在可预报性较小,只有在大气低层的一些气候要素,如温度、湿度的结果中,才存在Re>0.5的现象。潜在可预报性结果的局地特征比较明显,高值往往发生在海冰年际变率大的区域里。与中低纬海温在中高纬地区的影响相比,不排除海冰的作用更大的可能性。另外,如果分区域看,北半球某些区域的海冰,在若干挑选出的其区域海冰面积发生大异常年份中的潜在可预报性可能会比不做挑选的总体结果要大。这说明北半球某些区域海冰在面积发生较大异常的时候,可能对同期或(及)后期环流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红砂岩高陡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俊 《岩土力学》2004,25(6):981-983
充分利用边坡失稳前自身抗滑能力进行高陡边坡治理,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主动性公路边坡治理的思路。分别利用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数值法,综合考虑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对红砂岩高陡边坡进行了全面的稳定性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经济合理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53.
在南昌地区,利用遥感技术能够清晰地辨别出二种新构造运动:垂直升降运动和水平拉张运动。垂直升降运动造成了赣江、抚河由西向东迁移;而水平拉张运动引起青岚湖、军山湖等湖泊拉张裂开。研究认为这二种构造运动已经引发了对该地区经济发展造成潜在影响的地质灾害,并认为鄱阳湖的成因不是简单的泥沙淤塞萎缩型,而应该考虑新构造拉张作用。笔者认为这二种新构造运动的发现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地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南昌地区(包括南昌市、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和安义县)是江西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其地壳稳定性和新构造运动的活动性一直倍受关注,有关部门先后多次利用地质、水文、物探、遥感等方法进行调查。由于南昌地区座落在赣江、抚河平原之上,北濒鄱阳湖,第四纪河湖相冲积物分布非常广泛,约占整个地区总面积的60%,而且厚度大(平均厚度为25m)因此新构造运动所引发的地质灾害一直没有得到重视。作者在承担《南昌市遥感综合调查》项目过程中,通过卫星影像解译首次发现南昌地区存在的二种新构造运动,并通过野外实地调查证实这二种新构造运动确实存在。本文论述了南昌地区二种新构造运动的特点及其产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并提出在南昌地区工程建设时应充分考虑新构造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中国勘察设计》2004,(9):53-55
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度占世界地震总数的大约10%左右.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日本经历了相当于l995年Hanshin-Awaji那种规模的大地震。每一次日本都经历了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55.
四川盆地潜在震源区的细致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盆地包括川中台拱和川东陷褶束的范围,具有相对稳定的大地构造环境.鉴于该地区地震活动水平相对较低、发震构造不甚明确的特点,在编制1990年版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时,划分的潜在震源区面积也相对较大.本文在总结四川盆地中强地震(Ms=4.7-5.7)发震构造条件的基础上,用地震构造类比原则对四川盆地的潜在震源区进行了重新划分.确定潜在震源区边界时,充分考虑了背斜轴走向、背斜构造的影响带宽度、小震活动密集条带和余震的分布范围.得到了四川盆地更加细致的潜在震源区划分方案.这对于低地震活动水平地区的潜在震源区的细化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6.
邕宁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邕宁县蒲庙镇西北。距南宁市中心约27km,地处邕江支流八尺江畔。图1是邕宁台站的位置。台站构造背景是:北西向的右江断裂带与北东向的桂林-南宁断裂带在台站西约30km处交汇,台基岩石为坚硬、完整、大面积出露的石炭系灰岩。  相似文献   
57.
本台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始建于1967年2月,是1966年邢台地震后为监测华北地震活动而专门增设的首批地震台站,为建国后山东省境内第一个地震台。原名为泰安地区地震综合台,1971年9月被国家地震局定为国家基准台。台站处于鲁中隆起,莱芜弧形断裂带的北侧,辛庄至垛庄北西向断裂带的西侧,见图1。  相似文献   
58.
2004年12月26日北京时间08时56分,印尼苏门答腊西北海域发生了8.7级地震。震后不到3个月,即2005年3月29日,在原震区东南约200km处又发生了8.5级地震。这次地震是全球百年以来发生的最大地震之一,也是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地震后全球发生的最大地震。  相似文献   
59.
陈世斌 《地理研究》2005,24(6):982-991
休闲旅游作为一种旅游方式和休闲活动内容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杭州市“最具出游力”人群调查,运用旅游地理学分析方法发现,影响他们进行休闲旅游的因素最重要的是时间因素、交通因素和学习因素,传统观点中的经济因素地位明显下降;同时分析了不同职业、性别和年龄人员中各因素作用的差异。这种实证性的调查分析方法和结论对于休闲旅游理论和杭州市休闲产业的发展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0.
相位解缠作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中一个关键的步骤,为获取地形高程提供了基础。相位解缠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着DEM生成的质量。对现有的几类算法进行实验分析,并对解缠结果的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其精确性。结果表明:统计耗费网络流算法具有较好的解缠连续性以及较高的精度,可以获得一个较优的全局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