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7篇
  免费   738篇
  国内免费   1225篇
测绘学   228篇
大气科学   90篇
地球物理   834篇
地质学   3318篇
海洋学   958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318篇
自然地理   20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55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51年   2篇
  1950年   2篇
  1948年   4篇
  1947年   3篇
  1946年   2篇
  1944年   2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一种推广的缓坡方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从流体力学基本方程出发,假定水流的涡量和垂向流速分量小量,推导出考虑非均匀水流的推广的缓坡方程,该方程中包含了△h^2h项和(△hh)^2项。在方程中引入底摩擦项、风能输入项和非线性项,其中风能输入项的推导考虑了风浪与涌浪的区别,风流情况依据青岛海洋大学的风浪成长经验关系,涌浪情况依据Snyder等人的观测结果。经过上述推广后,得到综合考虑折射、绕射、反射、非均匀水流、底摩擦损耗、风能输入及波浪非线性的推广的缓坡方程。  相似文献   
42.
作者于1986年5月在四川省渠县渠江(属嘉陵江水系)采得小形蠕虫一种。运用Gussev氏的标准及林慕恩氏修订方法分类的研究表明,寄生于任氏华鲮鳃上的这种小形蠕虫系单殖类指环科多基虫属一新种,定名为华鲮多基虫Dogielius sinilabe sp. 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重庆师范学院生物学系。  相似文献   
43.
1985年5-6月对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27个站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的首航定量调查。调查海域平均生物量为35.28g/m~2,平均密度为557inds/m~2。棘皮动物占总生物量的47.2%,软体动物占34.2%,多毛类和甲壳类分别占7.5%和6.2%。莱州湾的生物量为调查海域平均生物量的3.5倍。河口输入的营养盐在与高密度低营养盐海水混合过程中,逐渐下沉在莱州湾北部,这是控制该海域高生产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4.
黄海西部底栖海藻记录的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海西部是指北起鸭绿江口,南至长江口(包括渤海)的中国沿岸。这一带的海藻研究,迄今将近百年,目前已掌握的海藻分类研究文献共有45篇。我们在研究和分析这些文献后,把这些海藻记录归的为3类。(1)可以接受的记录:根据我们十多年来在黄海沿岸的调查采集经验证实所记录的产生于黄海西部的海藻,或虽尚未采到,但就目前的资料分析,估计该项记录可能是正确的。(2)待证实的记录:有些海藻记录无法肯定其鉴定是否正确,需待重新检查其原标本后始能确定的。(3)不能接受的记录:这类记录中,有些是已被藻类学家所否定,有些经检查原定名标本后证实是错误的,有些则根据地理分布观点,被认为是不可能生长在这个海区的种类。 根据黄海西部的海藻研究的发展情况,我们把过去的工作划分为两个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45.
46.
马蹄礁底栖海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is paper, the composition, distribution, seasonal variation and biomass of benthic algae of Qingdao Mati Reef were studied during the period from May of 1981 to April of 1982.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are as follows: 1. 83 species of benthic algae of Qingdao Mati Reef were found,and they are indentified as: 13 Chlorophyta, 16 Phaeophyta and 54 Rhodo-phyta.2. According to the flora of 83 species of benthic algae in Qingdao Mati Reef, it seems that they belong to warm temperate.3. The annual biomass and biomass variation of benthic algae in March were hightest of the west part of Qingdao Mati Reef.  相似文献   
47.
在印度西大陆边缘外的高分辨率地震反射和浅层剖面都揭示了在内陆架上有空白反射、反射波终断与渗流相伴生的形式出现的声学屏蔽特征的存在。这些屏蔽现象揭示了富含气体沉积物的存在。在外陆架-中陆坡地区,那些麻坑地形及上覆水体中突出的羽状流都清楚地表明有气体从陆坡沉积物中渗流出来,而正是这种渗流反映了源岩的存在。地震剖面也揭示了中-下陆-陆隆地区存在着似海底反射波(BSR),同时推测认为存在着气体水合物。BSR大约出现在海底之下300-600ms(TWTT)、水深525-2200m的范围内,它们偶然地呈不连续特征。在BSR之上同样也可以见到清楚的反射空白区及声学空白带。相反,杂乱/或散射的双曲线反射波则出现在BSR之下,这可能是富含气体沉积物存在的一种反映。褶皱、底辟构造及断层均存于陆坡-陆隆区,它们可能成为流体及甲烷气体从深部向上运移的通道及圈闭。  相似文献   
48.
魁蚶底播增殖投资少、成本低,效益明显,同时有利于恢复海底资源,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Ⅰ. 海区选择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