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769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选取重庆及邻区作为研究区域,将典型历史地震震例的等震线图数字化,通过回归分析分别构建了基于烈度衰减关系的烈度分布评估模型、基于等震线长短轴半径的“王景来”烈度分布评估模型和基于面积的烈度分布评估模型.最后利用算例验证了上述三种模型的适用性.震后烈度分布评估模型对于震后灾害损失评估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2.
合理的地震动输入是定量解释震害和烈度异常的基础.以汉源老县城震害为评价基准,确定了汉源老县城高烈度异常区的汶川地震基岩地震动输入.基于汉源老县城周边的九襄、清溪、宜东和乌斯河4个强震台站记录,采用LSSRLI-1程序反演给出了各自台站的水平向基岩地震动;选取汉源县城典型场地,利用LSSRLI-1程序计算给出了不同强震台站基岩地震动作用下的场地地表加速度时程和反应谱,以最可能引起汉源老县城震害的强震台站基岩地震动作为汉源县城的基岩地震动输入.研究结果表明:九襄台站反演的基岩地震动最可能反映汶川地震时汉源老县城的基岩地震动特性,因而用九襄台站的基岩地震动作为汉源老县城的地震动输入解释汉源县城高烈度异常现象是合理的.本文的研究思路为定量解释震害的地震动输入确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3.
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6.6级地震是十年来发生在甘肃省破坏性最大的地震。本文对距震中距18~218 km以内的22个强震动台所获取的主震记录进行了分析处理,研究了该次地震在强震动台站分布方向上的衰减规律。将根据衰减规律得出的烈度区域与震后灾害评估的烈度图比较后发现,分析得出的Ⅷ度、Ⅶ度区范围相对略大,Ⅵ度以下区域范围则大致相当,其原因应该与近场的强震动记录较少有关系。  相似文献   
144.
对全国自动地震速报系统进行了初步的评估. 通过201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的自动定位结果与全国正式目录的对比, 分别得出了3套自动定位系统总体误差以及全国和全球的误差插值图, 并对结果进行了总结. 同时, 还针对3套自动定位系统的漏报和误报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总体来说, 现阶段自动地震速报系统整体上对于首都圈地区M≥3.0, 国内其它地区M≥4.0(部分台站稀疏的西部地区M≥5.0), 国外M≥7.0的地震基本可以达到全面覆盖的程度, 可以作为正式地震速报的参考, 对于建立“自动报—正式报”的两级地震速报制度能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5.
利用沈阳台测算震级与国家台网速报标准震级进行比较,寻找存在震级差的原因,分析得出,台站测算震级存在误差的原因主要有震中距,方位角,地震震级等。  相似文献   
146.
本文借鉴直接拟合烈度数据点和枚举震源参数的做法,设计了一种利用烈度资料估计6级左右历史地震震源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对震源参数所有可能的组合进行枚举,采用地震波场模拟计算转换的理论烈度值,利用模型选择方法评估各可能的震源参数组合模型与历史破坏记录推断的地震烈度数据点的拟合程度,对震源参数做出估计.该方法充分考虑到历史资料相对稀少对震源参数估计的影响,以多种震源参数估计结果和相应权重值来定量化表示估计的不确定性.通过对给定震中位置、震源深度和滑动角的Bootstrap数值恢复检测与2006年美国Parkfield 6.0级地震实例的测试,表明该方法得出的震源参数估计结果具有统计一致性和一定的无偏性.将该方法应用于1882年河北深县6级地震的震源参数估计,结果显示东西向旧城北断层或何庄断层及北东东走向的深西断层为深县地震的发震构造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47.
国家地震速报备份系统的部署与运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地震速报备份系统是由中国地震局出资,在广东省地震台网中心建设的一套全自动地震速报系统.本文介绍了国家地震速报备份系统的职责、系统架构、主要功能模块、系统工作原理、部署情况与台网规模,分析了系统2009-2010年运行两年来的工作情况,并对系统自动产出的地震定位结果进行初步的统计与比较,对系统运行的总体效果给予了初步...  相似文献   
148.
"5·12"汶川特大地震引发的次生山地灾害中以山体崩塌数量最多.本文在对国道213线都江堰至映秀段以及水磨支线公路边坡地震崩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岩土体边坡的崩塌成灾模式、崩塌作用机理以及崩塌自组织临界(SOC)动力学特性.调查范围包括Ⅸ~Ⅺ度地震区,工点105个.对崩塌体方量、崩塌深度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在Ⅸ度区崩塌体方量和崩塌深度都符合负幂律分布,呈现出明显的自组织临界动力学特性;而Ⅹ、Ⅺ度地震区不呈现该崩塌特性,其崩塌动力学性质受地震的强扰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149.
川滇及其邻区中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选取川滇及邻区作为研究区域,根据地震构造环境和震害分布特点,将该地区分为西南地区和盆地地区,选取该地区6级以上的典型历史震例,将其数字化得到等震线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两个区域的地震烈度沿长轴与短轴的衰减关系、各烈度面积与地震震级的关系、破裂长度与震级的关系.同时,综合利用上述关系建立不同的地...  相似文献   
150.
非构造型水库地震具有震级小、震源浅、烈度高的特点,研究其烈度衰减对库区地震地质灾害的预测与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三峡库首区近年地震实地科考原始烈度资料,选择椭圆衰减模型并对其进行二元回归分析,得到非构造型水库地震的烈度衰减关系。并与原有构造型水库地震烈度衰减关系进行比较。结果可供库区地震危险性分析与地震小区划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