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66篇
  免费   2642篇
  国内免费   4320篇
测绘学   354篇
大气科学   299篇
地球物理   1934篇
地质学   13652篇
海洋学   1113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1039篇
自然地理   689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415篇
  2022年   546篇
  2021年   515篇
  2020年   453篇
  2019年   626篇
  2018年   435篇
  2017年   403篇
  2016年   452篇
  2015年   486篇
  2014年   786篇
  2013年   614篇
  2012年   701篇
  2011年   788篇
  2010年   618篇
  2009年   679篇
  2008年   702篇
  2007年   611篇
  2006年   629篇
  2005年   587篇
  2004年   610篇
  2003年   547篇
  2002年   550篇
  2001年   619篇
  2000年   513篇
  1999年   551篇
  1998年   580篇
  1997年   579篇
  1996年   489篇
  1995年   472篇
  1994年   432篇
  1993年   410篇
  1992年   422篇
  1991年   375篇
  1990年   338篇
  1989年   217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7篇
  1958年   6篇
  1954年   9篇
  1948年   4篇
  194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高联达 《甘肃地质》1991,(1):1-10,12,119
本文首次报道甘肃漳县大草滩王家店组发现的丰富的化石孢子研究结果。在王家店组除孢子外,还发现少量疑源类(Acritarchs)和虫颚化石(Scole-codonts)。本文图示14个孢子属,23种和变种(包括未定种),根据孢子在地层中分布规律和演化特征,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两个孢子带,下带称Retispora lepido-phyta-Knoxisporites literatus(LL)带,上带称Retispora lepidophyta-Hymenozonotrletes explanatus(LE)带。 甘肃漳县大草滩王家店组孢子带可以与华南和西藏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孢子带比较,同时可与西欧(Clayton et al,Higgs et al. ,1987)晚泥盆世晚期的Retis-pora lepidophyta-Knoxisporites literatus(LL)带和Retispora lepidophyta-Hymenozonotriletes explanatus(LE)带比较,时代为晚泥盆世晚期斯特隆阶(Strunian)早中期。  相似文献   
992.
根据矿物组合,我们在依苏阿地区鉴别出四种超镁铁质岩石类型:(1)橄榄岩(橄榄石+绿泥石+透闪石±镁铁闪石/直闪石+铬磁铁矿±菱镁矿±白云石±黑云母,或橄榄石+斜方辉石+铝铬尖晶石/含铁铬铁矿+透闪石+绿泥石);(2)绿泥片岩(橄榄石+绿泥石+透闪石+镁铁闪石+铬磁铁矿);(3)滑石-菱镁矿片岩(滑石+菱镁矿±叶蛇纹石+磁铁矿);和(4)蛇纹岩(叶蛇纹石+磁铁矿±滑石±菱镁矿)。不含斜方辉石橄榄岩遍布依苏阿岩带,并记录了变质历史的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高至600℃(伴随高X_(co_2))的进化变质作用,类似于由泥质和含铁建造组合所推断的温度条件;另一个阶段是接近450℃较低X_(co_2)条件下形成的以滑石-菱镁矿片岩或蛇纹岩为代表的退化变质作用。含斜方辉石的橄榄岩仅见于一处,作为铝质“束斑板岩”状角闪岩中的透镜体产出。这些岩石记录了变质历史的三个发展阶段:即早期的超过650℃的进化变质作用阶段,斜方辉石和尖晶石形成于这个阶段;随后是在大约560℃伴随有退化绿泥石生成的变质重新平衡阶段;进一步则是退化成滑石-菱镁矿组合阶段。保存在这些橄榄岩中的最早期(高温)热事件证据在依苏阿其它岩石类型中尚未发现。根据化学成分,我们区分出了三类橄榄岩:(1)岩石组A,其Ni>Cr、Al_2O_3低(3~5wt%)、SiO_2/(FeO+MgO)>0.4,具有LaN/YbN可达5、小的Eu负异常及变化范围为1~20倍球粒陨石的平滑分馏的REE特征;(2)岩石组B,具Ni>Cr、更低的Al_2O_3(1wt%)、SiO_2/(FeO+MgO)<0.4,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小的负Eu异常以及数值变化在1~3倍球粒陨石的折线式REE型式;和(3)岩石组C(原文是G,可能为笔误!)(束斑板岩状基质含斜方辉石的角闪岩类),其Cr>Ni、Al_2O_3含量较高(6~8wt%),具低REE丰度值(0.2~1倍球粒陨石),轻稀土<<重稀土和显著的负Eu异常特征。 B组橄榄岩的REE模式与太古代某些科马提岩的REE相似,而A组橄榄岩的REE模式与已报道的交代地慢超镁铁质结核的REE模式类似。但是,在A和B组样品中,具最高SiO_2/FmO的样品也具有最高的轻REE及Zr、Hf、U、Th等的浓度。橄榄石和富含不相容痕量元素的硅质组分之间的混合作用可以解释这种变化。这些特征似乎与依苏阿岩石的晚期蚀变无关,但可以代表变质前蛇纹石化/碳酸盐化作用期间交代元素的再分配。我们选择的解释是,A组和B组橄榄岩可能来源于具科马提岩性质的富橄榄石火成堆积岩的变质蛇纹岩。C组橄榄岩更多代表变质的橄榄石-斜方辉石-铬尖晶石火成堆积岩,该堆积岩来自与之伴生的“束斑板岩”状角闪岩的原始岩浆。依苏阿地区超镁铁质岩中没有一种能代表未被改造的早太古代地幔岩。对超镁铁质岩的变质历史和成因的这些对比存在一些问题。如果含斜方辉石橄揽岩是继高温事件后侵位于依苏阿地区,或这种高温事件的证据对于依苏阿地区的其它所有岩石类型来说均已消失了,那么还有什么能使那些与岩石学观察相矛盾的事实得以一致起来呢。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发现了那些虽然简单但真实地记录了变质作用初期某些区域性变化的证据。在这两种情况中,我们的研究都为依苏阿地区复杂的多期变质演化提供了附加证据。  相似文献   
993.
中国兰花栽培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就有两千多年,目前由自养自赏发展为商品性生产,不仅对国兰品种进行精心培育,还引进了洋兰,建立了生产基地,进行了大批量的生产,对促进我国兰花生产起了积极作用。本文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大花慧兰生长发育的气象条件,为发展兰花生产提供一些气候依据。l试验品种与方法本试验品种为详兰中两年生试管苗的大花慧兰。采用物候和气象要素同时进行观测。以花都市芙蓉镇白沙田林场为主,德庆县沙榜乡横降茶林场和省气象局花圃为辅的各兰圃内随意选择10盆定株,观测叶片的生长和分叶数、初蕾、初花、盛…  相似文献   
994.
995.
脐橙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君 《湖北气象》1994,(3):39-40
脐橙是指在主果内发育并存在着次级果的一类独特的甜橙品种。由于其果形美、汁多无籽、色泽鲜艳、内脆、耐贮运,因此在市场上颇受人们青睐,也成为世界各国竞相栽培的鲜销桔柑良种。在我国,近十多年来通过选择适宜的生态区,选育和引进适合我国气候的优良品种,高标准科学建园,使脐橙生产发展较快。湖北的秭归、兴山均已建立起脐橙外销基地,成为山区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脐橙的生长发育与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态环境包括气象、土壤、地形、植被等,其中气象条件影响至关重要。因而,在发展脐橙生产时,我们要考虑气象因素,注意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避免和克服不利的气象条件,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扬长避短,以获得稳产、丰产、优质的果品。下面主要介绍光、温、水、风等气象要素以及地形地势、水域等环境与脐橙生长发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6.
大青山造山带中基底再造杂岩的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青山造山带中基底再造杂岩主要由高温韧性剪切变形变质作用的糜棱片麻岩类、部分重烙作用形成的混合岩化糜棱片麻岩类及太古宙地壳残块三部分组成。进一步研究表明该基底再造条岩不仅可以作为一个特定的构造岩性单元,属于造山带根部地壳的一部分,而且其中前两部分既不属于太古富变质上壳岩和侵入岩系,也不属于早元古代变质上亮岩,而是早元古代造山带演化过程中,变形变质作用和部分重熔作用对太古宙基底综合改造作用的产物。基底再造杂岩的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前寒武纪克拉通内硅铝壳造山作用的性质、规模和成因机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地质证据和信息。  相似文献   
997.
用考古学方法讨论渭河断陷带现代构造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恒悦  黄亦斌 《地震》1994,(4):73-77
考古学方法为解决地质时期第四纪,尤其全新世的年代问题提供了方便,在地质,地貌等研究中得到应用。本文用较多的考古材料讨论了渭河断陷带现代构造运动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98.
水压致裂煤层裂缝发育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同林 《地球科学》1994,19(4):537-545
本文对煤岩基本力学性质、煤层水压致裂缝形成条件、裂缝形态以及裂缝开裂角方位等基本理论进行了研究与探讨,通过大量煤岩力学性质测试,证实了试验区目的层煤岩弹性模量低,泊松比较高,脆性大,易破碎,易压缩。文章还得出了目的层煤岩Mohr断裂准则二次抛物线型包络线,煤层水压致裂裂缝形式判断,裂缝开裂角方位的计算公式以及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999.
天山两侧前陆冲断系构造样式与前陆盆地演化   总被引:77,自引:2,他引:7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和甫  梁慧社 《地球科学》1994,19(6):727-741
天山造山带呈W结构,由V形结构的南天山和北天山复合而成,两者具有不同的造山模式。南天山自震旦纪开始张裂,扩展为被动大陆边缘和洋盆,在志留-泥盆纪时俯冲,延续至石炭纪碰撞,旋回时限达400Ma以上,应属威尔逊旋回造山模式。北天山应自泥盆纪开始弧后扩张,形成泥盆-石炭纪边缘海小盆。在石炭纪晚期闭合,旋回时限约100Ma,应属于孤后造山模式,前陆褶皱-冲断带的变形主要分为两期:早期由于楔冲作用所产生的薄  相似文献   
1000.
海洋可以被分成若干特征各异的、运动着的海水团,各种海洋现象就源于海水团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分隔不同海水团的前锋面上的混合作用是促使成矿组分发生沉淀富集的地球化学障。在海水团前锋混合带上,成矿组分在沉积物中产生同生富集,结果生成沉积矿床或矿源层。这是一种在时间上广泛发生但又尚未被人们所认识的崭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