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4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807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2439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132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5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丹霞伸展构造发育于充填丹霞盆地的白垩系中,丹霞盆地为一典型的伸展构造。论证了伸展构造的特征及其与白垩系红层覆盖深度的关系。作者认为,伸展构造的作用使红层厚度变小,为在红层下找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2.
利用模拟测井曲线判识构造煤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本文通过对安微省两淮田测井曲线与矿井井下实见现结构破碎体的对比研究,提出了利用测井曲线判别构造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为新区地质勘探评价和瓦斯突出条件与危险性,为矿井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53.
深成化作用是川南地区化作用的主导因素,本文着重阐明了构造对类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55.
56.
东秦岭北缘煤的变质作用与板块构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何建坤 《地质论评》1996,42(1):7-13
以河南省东秦岭造山带北缘山西组二1层的岩、质、有机地球化学和“晶核”结构的综合研究为前提,结合板块构造和地球物理场的研究分析,认为该区二1的变质热源主要与长期复杂的板块俯冲、A型碰撞所引起的地壳结构调整而使前陆盆地区岩石圈结构变化,大地热流急增的结果有关。二1的变质主要经历了早期(印支期前)的区域深成变质(达肥-气)和后期(印支-燕山期)的典型异常热变质作用(达无烟-高阶无烟)。  相似文献   
57.
煤中黄铁矿的成因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在系统地研究四川晚二叠世高硫中黄铁矿矿物学的基础上,运用微区电子探针、中子活化、X光电子能谱和硫同位素等多 种方法综合地研究中黄铁矿的结构、成分、价态及同位素等成因标型特征,对黄铁矿标型特征进行了成因探讨,有效地判别了成岩期形成的I型脉状黄铁矿及后生热液Ⅱ型脉状黄铁矿。同时提出直接沉淀系列(自形晶→集合→聚晶)和复杂成因(微粒、莓粒→圆球→结核→团块)等两大类成因演化模式。它不仅对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58.
59.
吐哈盆地产出有比较丰富的侏罗系成油气田,本文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和热解分析等手段研究了中类脂组及微类脂组的类型、含量、分布与成烃性能和产出的关系。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在一般岩组分观测中主要含的西山窑组和八道湾组层类脂组含量很少超过10%,但是一些样的热解分析中S_1可高达5-23mg/g,S_2可达150─200mg/g,HI(烃/有机碳)可高达150─350mg/g生烃、含烃性能较好。进一步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本区一些薄层状、条带状层的基质镜质体和叶结构镜质体中微类脂组含量比较丰富,微区定量统计含量在3%─18%左右。这种富含微类脂组的基质镜质体和结构镜质体在成油气中有重要意义,而且由于多数微类脂体在中常成点线状、似层状、充填状、网络状分布,可能有利于成油气的运移和聚集。  相似文献   
60.
面向21世纪的煤化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和资源,但同时也是主要的污染源。从保护环境、合理利用有限的化石资源的角度和中国的具体国情考虑,应该大力开发温和化高效的新工艺,使炭资源逐步由能源型利用转化为材料型利用,近年来,我们在的溶剂萃取,脱硫降灰机理,相关模型化合物反应,焦油中稠环芳香族化合物的分离精制,功能性高分子单体合成及一氧化碳高效吸附剂的制备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结合这些研究工作,本文介绍了化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