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66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77篇
地质学   157篇
海洋学   75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A numerical model of flatfish cage is built based on the lumped mass method and the principle of rigid body kinematics. To validate the numerical model, a series of physical model tests are conducted in the wave flume. The numerical results correspond well with the data sets from physical model test. The effect of weight of bottom frame, height of fish net and net shape on motion responses of fish cage and tension force on mooring lines is then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s of float collar and bottom frame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weight of bottom frame; the maximum tension force on mooring line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weight of bottom frame. The inclination angles of float collar and bottom frame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net height; the maximum tension force increases obviously with the increase of net height.  相似文献   
122.
李欣  李树文  王树根  任伟中 《测绘科学》2011,36(5):209-210,233
高速公路边坡是高速公路设计和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对道路交通的安全运行及公路沿线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目前岩土工程物理模型变形测量方法的基础上,将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某高速公路边坡模型的变形测量中,所测位移场规律与试验中出现的现象一致,测量精度能够满足模型变形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3.
124.
大量穿越山地丘陵区的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常位于滑坡灾害高易发斜坡地段, 施加适当防护措施提高其稳定性, 是保障输电线路持续安全运行的关键。为研究不同防护措施对杆塔基础滑坡的防护效果, 以湖北省巴东县燕子滑坡为地质原型, 设计制作物理试验模型, 分别开展了极端降雨条件下滑坡在无防护、施加抗滑桩与格构护坡时的物理模型试验, 从试验角度揭示了滑坡变形破坏特征与不同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在2种极端降雨工况(50, 100 mm/h)下, 无防护的滑坡体历经了坡表冲刷、裂缝扩展、局部垮塌变形与整体滑动的演化过程; 抗滑桩措施对滑坡整体的防护效果显著, 滑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 杆塔基础变形较小, 杆塔倾斜率满足规范, 但坡表会出现冲刷垮塌现象; 格构护坡措施能有效减少坡面冲刷和坡脚垮塌风险, 但在持续强降雨条件下对杆塔基础的整体稳固作用稍弱。物理模型试验结果与滑坡历史变形和实际治理效果吻合, 试验结论可为类似杆塔基础滑坡的破坏机理研究与防护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5.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不断向山区深入, 在地质构造复杂区公路边坡遇到断层破碎带的情况日渐增多, 亟需开展阻滑能力强的抗滑桩结构加固边坡研究。传统的人工挖孔桩施工模式存在高风险、低效率等缺点, 而组合式圆截面抗滑桩具有施工效率高、安全便捷等特点, 为此, 探究其对含断层破碎带边坡的加固效果具有现实意义。采用自主设计的边坡物理试验系统, 设计了5种不同破碎带厚度与组合式圆截面抗滑桩组合的物理模型, 采用坡顶逐级加载的方式模拟加载, 监测桩身应变、桩顶位移和桩后土压力, 采用高速相机捕捉滑体变形破坏图像, 并使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 组合式圆截面抗滑桩通过限制桩后滑体水平位移, 并将滑体限制在前、后排桩间来达到加固边坡的效果; 滑体演化分为变形压密、加速变形和破坏滑移3个阶段; 前、后排桩桩后土压力比值介于1/3~1/2之间; 随断层破碎带厚度增加, 滑体水平滑移速率增大, 组合式圆截面抗滑桩的桩顶位移增大, 桩身最大正弯矩减小。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计算的弯矩及桩顶位移较为吻合, 研究成果可为边坡工程组合式圆截面抗滑桩设计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6.
研究抗滑桩的受力特征是进行抗滑桩设计工作的关键。我国三峡库区部分堆积层滑坡发育多层滑带,而目前抗滑桩的设计方法仅针对单层滑坡,因此,对多层滑带堆积层滑坡—抗滑桩受力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工程地质特征,开展了多层滑带堆积层滑坡物理试验模型,在滑坡的后缘施加推力来模拟滑坡演化过程,同时监测滑坡—抗滑桩体系的多场信息。试验结果表明,在多层滑带堆积层滑坡的演化过程中,桩身受力表现出了很好的规律性。根据坡表位移的变化趋势,将滑坡演化分为4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对桩身受力进行分析。滑坡推力分布图式中出现了4个极大值,土体抗力分布图式中出现唯一最大值,该试验结果为抗滑桩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7.
李大成  唐娉  胡昌苗  郑柯 《遥感学报》2014,18(2):307-319
Landsat 5卫星较低的时间分辨率(16天)使得其很难获得大区域的、时相一致的清晰影像数据集。本文发展了一种基于半物理模型的时空融合算法-即乘性调制融合算法,并借助多时序的MODIS反射率数据来生成多时相的Landsat TM/ETM+反射率合成影像,经镶嵌后得到区域尺度的高时空分辨率地表反射率数据集(Landsat TM/ETM+)。本文利用吉林省2006年—2011年的Landsat 5 TM地表反射率数据以及500 m的MOD09A1反射率产品来生成3个时相的Landsat 5 TM反射率合成数据,从而获得研究区在上述时相下地表反射率数据的镶嵌图。初步分析表明,所生成的Landsat 5 TM反射率数据的光谱分布特征与MOD09A1反射率数据较为一致,且图像在整体上光谱特征的连续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8.
由于对海岸景观和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渗透潜堤被广泛用于沙滩整治修复和侵蚀防护。在波浪水槽中开展物理模型实验,研究潜堤对沙滩剖面演化的影响。采用浪高仪阵列和激光扫描仪采集了水面高程变化和沙滩剖面高程,分析了波浪传播的相关水动力特征,包括波高沿程分布、透射系数、波浪能谱以及非线性指标(偏度和斜度),不同入射波浪和潜堤设置情况时沙滩剖面的变形特征,统计了沙滩侵蚀关键因子(岸线蚀退距离、单宽侵蚀量等),探讨了沙滩侵蚀与波浪条件、渗透潜堤特征参数之间关系,提出了沙滩侵蚀量与渗透潜堤无量纲特征参数的估算公式。研究表明:在堤顶破碎、大孔隙介质阻力和堤前反射综合作用下,入射至近岸沙滩的波浪能量降低,潜堤具有消浪和沙滩侵蚀防护作用;泥沙整体离岸输运,潜堤向岸侧淤积;对于实验考虑的工况,潜堤位置变化对沙滩防护效果的影响较小,堤顶宽度增加更利于消浪和滩面防护,潜堤对于较强的波浪表现出更好的沙滩防侵蚀效果。  相似文献   
129.
煤层工作面内存在诸多影响安全生产的地质因素,利用层析成像技术可以进一步查明其速度分布特征并进行地质异常体特征解释。本文通过构建工作面测试模型,利用模型试验确立地震波CT探测技术方法、观测系统布置、数据采集参数、数据处理及地质解释等系统内容。现场探测工程实践结果表明:地震波CT成像精度和分辨率能够满足现场生产技术要求,可对矿井工作面地质异常体进行有效探查。  相似文献   
130.
Most of the carbonates in the Tarim Basin in northwest China are low-porosity and low-permeability rocks. Owing to the complexity of porosity in carbonates, conventional rock- physics models do not describe the relation between velocity and porosity for the Tarim Basin carbonates well. We propose the porous-grain-upper-boundary (PGU) model for estimat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velocity and porosity for low-porosity carbonates. In this model, the carbonate sediments are treated as packed media of porous elastic grains, and the carbonate pores are divided into isolated and connected pores The PGU model is modified from the porous-grain-stiff-sand (PGST) model by replacing the critical porosity with the more practical isolated porosity. In the implementation, the effective elastic constants of the porous grains are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differential effective medium (DEM) model. Then, the elastic constants of connected porous grains in dry rocks are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modified upper Hashin-Shtrikman bound. The application to the Tarim carbonates shows that relative to other conventional effective medium models the PGU model matches the well log data we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