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57篇
  免费   4922篇
  国内免费   5488篇
测绘学   2148篇
大气科学   6096篇
地球物理   3333篇
地质学   18800篇
海洋学   2575篇
天文学   270篇
综合类   2403篇
自然地理   2642篇
  2024年   264篇
  2023年   1066篇
  2022年   1253篇
  2021年   1432篇
  2020年   1082篇
  2019年   1407篇
  2018年   976篇
  2017年   984篇
  2016年   1102篇
  2015年   1289篇
  2014年   2003篇
  2013年   1646篇
  2012年   1861篇
  2011年   1835篇
  2010年   1634篇
  2009年   1702篇
  2008年   1722篇
  2007年   1395篇
  2006年   1270篇
  2005年   1307篇
  2004年   1089篇
  2003年   1081篇
  2002年   872篇
  2001年   898篇
  2000年   893篇
  1999年   808篇
  1998年   728篇
  1997年   778篇
  1996年   627篇
  1995年   626篇
  1994年   560篇
  1993年   445篇
  1992年   435篇
  1991年   353篇
  1990年   286篇
  1989年   209篇
  1988年   92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7篇
  1974年   5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西藏羌塘角木日地区二叠纪蛇绿岩的地质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23,自引:24,他引:23  
1:25万玛依岗日幅区域地质调查期间,在角木日地区发现了一套保存十分完整的蛇绿岩,岩石由放射虫硅质岩、枕状玄武岩、辉长辉绿岩和变质橄榄岩组成。这套岩石是羌塘中部地区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蛇绿岩组合。  相似文献   
992.
郭冬梅 《地下水》2004,26(1):20-22
根据尧都区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概括了全区的水化学特征,进而对其成因进行分析与探讨.对地下水的超采及防止污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3.
布朗模型在北京西北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我国的北京西北地区 ,存在着一些离逝时间远大于复发间隔的活动断裂 (段 ) .布朗过程时间模型 (Brownianpassage timemodel)是基于弹性回跳理论发展起来的一种随机点过程模型 ,可用于估计活动断裂 (段 )未来某一时段的地震危险 .本文简要介绍了布朗过程时间模型的数学模型理论 ,以及该模型与其它强震复发模型的差异 .最后 ,应用该模型及对数正态模型 ,对北京西北地区离逝时间远大于复发间隔的主要活动断裂未来 1 0 0年的地震危险 ,进行了估计和对比分析 ,认为该模型所得到的结果应更为合理 .  相似文献   
994.
基于双树复小波包变换的地震信号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尝试性地将一种双树复小波包变换方法应用于地震信号分析中 .复小波包变换综合了实小波包变换与连续复小波变换各自的优点 ,不但能提取信号的相位信息 ,而且选取与被分析信号相频特性相匹配的复小波包 ,可以对信号产生更好的“聚焦”作用 .本文描述了一种双树复小波包变换算法 ,并给出了模拟信号及实际地震记录的分析实例 .研究结果表明 ,双树复小波包变换是分析具有非线性相位地震信号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995.
王启东 《安徽地质》2004,14(4):295-297
通过红砂岩及其疏松砂岩的工程地质特征分析和评价,提出了人工挖孔桩以红砂岩为持力层时,对疏松砂岩的正确评判和利用的方法,以达到确保安全,节约投资,减少工程造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6.
发现在最初被认为不活动的北卡斯凯迪亚消减带的深部界面观测到的重复性缓慢滑动事件具有独特的非地震性地震学特征。颤动状的地震信号与用跨越过去6年的地壳运动数据识别出的滑动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关。在滑动事件之间的时段内,颤动活动要么不存在,要么很小。我们称这种颤动和滑动相关现象为幕式颤动和滑动(ETS)。我们认为幕式颤动和滑动的活动可以作为卡斯凯迪亚特大逆冲地震区应力加载的实时指标。  相似文献   
997.
在美国西部盆地山脉省的东部地区,GPS数据确定了一个宽大的现代变形带。使用覆盖在粘弹性下地壳/上地幔之上的弹性上地壳的有限元模型并结合地震周期效应,我们指出这些数据与现今的断层滑动集中在沃萨奇断层带上的模型是一致的。模拟的水平扩展速度是3.0~4.5mm/a,这也与全新世的地质数据相一致。这些模型是非一的,部分原因是大部分沃萨奇断层都处于地震周期的后期阶段,而这一时期跨断层的地表速度梯度均较低。  相似文献   
998.
东濮凹陷白庙地区天然气及凝析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庙构造是东濮凹陷南部地区的一个含凝析油的富气构造.在研究油藏基本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多种地球化学手段研究了气藏中天然气组分、甲烷同位素及惰性气体同位素变化规律、凝析油族组成、饱和烃色谱、色质生物标志物特征,进行了油气源分析,探讨了气藏的形成时间与次序,白庙气藏具有多源、多期、复合成藏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9.
Liu Jie 《中国地震研究》2004,18(4):406-416
Study of seismic activity in the Kuqa area enables us to infer some possible active faults in basement from the epicentral distribution on different profil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active faults in the basement and surface structures are analyzed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edimentary cover and basement in their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genesis are discuss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have been drawn : ( 1 ) the epicentral distribution indicates that, the east Qiulitag and south and north Qiulitag deep faults in the basement correspond to the east and west Qiulitag anticlines, respectively. Moreover, deep faults also exist beneath the Yiqiklik and Yaken anticlines. It indicates that the formation of surface structures is controlled by deep structures; (2) A NE-trending strike-slip fault develops along the line from the western termination of Yiqiklik structure to Dongqiu Well 5 and a NW-trending active fault on the western side of Baicbeng. The two active faults across the tectonic strike are the main causes for tectonic segmentation of the Kuqa depression and possibly the cause for the middle segment (Kuqa-Baicheng) of the depression to be more shortened than both its eastern and western terminations; (3)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edimentary cover and basement in their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depends mainly on the different properties of media between them.The lithospheric strength of the basement in the basin is fairly high, which determines the basement deformation to be mainly of brittle fracture seismic activity. While the strength of sedimentary cover is low, where there exist weak thin layers, such as coal and gyps. Under the effect of strong tectonic compression, the sedimentary rocks may undergo strong viscous or plastic flow deformation; meanwhile, an aseismic detachment may take place along the weak layers.  相似文献   
1000.
一次强风暴的垂直环境特征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陈力强  周小珊  杨森 《气象》2004,30(9):3-8
应用MM 5模式对东北冷涡诱发的 2 0 0 2年 7月 1 2日强风暴进行了数值模拟 ,较成功地模拟出中尺度强对流风暴。发现冷涡后部中层干冷空气绝热下沉是东北冷涡 70 0hPa附近干暖盖形成和维持的重要机制 ,而低层暖湿气流爬升及干暖盖的抑制作用是东北冷涡强对流不稳定能量积累的重要机制。风暴发生前持续的低层西南风到中层西北风的风垂直切变产生的差动平流 ,加剧了层结不稳定 ,而风暴临近风垂直切变方向的快速逆转使热成风不平衡 ,必须通过激发垂直环流以适应其变化 ,对风暴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