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3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384篇
测绘学   63篇
大气科学   105篇
地球物理   207篇
地质学   1072篇
海洋学   269篇
天文学   49篇
综合类   117篇
自然地理   21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0年   3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991.
本文主要根据GPS准动态测量的理论和特点,通过把GPS准动态测量与其它GPS测量方法相比较,以生产实例客观阐述了在特殊环境下GPS准动态测量模式在大比例尺地形测量中独特的优越性及其应用方法,并详细分析、探讨了准动态测量模式的测量精度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2.
报道关于地球内部极端条件下的流体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使用金刚石压砧结合各种谱学方法及同步辐射光源技术,在高温超高压条件下原位直接测量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已经获得分子-原子尺度信息新的实验数据。本项工作使用金刚石压砧对高压(10GPa)和高温高压(800℃,3GPa)条件下的NaCl-H2O进行红外谱原位直测,研究了高压和高温高压下水分子结构,发现水分子的O—H振动特征峰频率随温度向高波数变化,而且,在临界态区域时水分子间的氢键网格被破坏。实验说明:地球内部流体性质由深到浅不断变化,如水的密度、介电常数等物理参数随温度压力而改变,在临界态出现突变。这些变化可以用高压高温的物质的各种谱学特征来表征。水的性质与它的分子结构、分子振动有关。在跨越临界区时水的性质异常涨落是由水分子结构异常变化、分子振动形式变化和氢键网格破坏所导致的。从分子尺度认识地球内部流体在极端条件下的性质和高压原位实验观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地球深部物质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有助于认识深部过程。  相似文献   
993.
城市热岛效应对土体工程性质的影响及其关键科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加快,世界各地大城市的热岛效应及其带来的各种环境和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本文从地质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了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特点及其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重点讨论了城市热岛效应环境中土体工程性质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各种灾害效应,在此基础上,凝练出了4个关键科学问题,即城市热岛效应环境中土体温度场变化规律、土体中水分迁移规律、土体工程性质变化规律以及土体地质灾害效应,并对它们的具体研究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文的分析成果对于掌握城市热岛效应对土体工程性质的影响,保护城市地质环境和防灾减灾,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相似文献   
994.
郑海飞  段体玉  刘源  孙樯 《岩石学报》2009,25(5):1288-1290
我们在26℃和0.1~900MPa压力下进行了纯水中石膏的溶解实验。实验结果发现在低于608MPa的压力下石膏一直保持稳定,而在高于该压力下石膏才开始发生溶解。在其后的八次加压过程中,尽管体积在缩小,但压力却并不线性上升,且石膏也不发生进一步的溶解。当加压使体系压力增加,且压力超过668MPa时石膏才突然全部溶解完。这种现象一方面表明压力对矿物在水中的溶解具有某种控制作用,另一方面,也可能说明水在高压下具有完全不同于常压下的性质。这意味着地壳内在约18km深度处可能存在着一种物理化学界面。该界面将对矿物、岩石及其地球物理性质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95.
本文以表格的形式列举了经国际矿物学协会(IMA)新矿物与矿物命名委员会(CNMMN)批准、并于2006年度正式发表的新矿物共17种.其中硅酸盐8种,磷酸盐2种,砷酸盐2种,碳酸盐有1种,硫盐2种,硅化物1种,氯化物1种.文中表格依次列出了矿物的中外文名称及化学式、晶系及晶胞参数、主要粉晶数据、物理性质、光学性质、产状及共生(伴生)组合等.  相似文献   
996.
人工固沙区土壤碳分布及其与土壤属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永乐  张志山  赵洋 《中国沙漠》2017,37(2):296-304
选择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地区不同年代建立的人工固沙林(1964、1981、1990年)及临近的流动沙丘,对0~3.0 m剖面上的土壤进行取样和分析,以探讨固沙植被的建立和发展对土壤碳(有机碳和无机碳)分布的影响及其与土壤属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流动沙丘建立人工固沙植被近50年后,表层(0~0.1 m)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含量均明显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为1.95 g·kg-1,是流动沙丘的6.67倍,无机碳含量为4.19 g·kg-1,是流动沙丘的1.46倍。将土壤剖面划分为3层后(0~0.4,0.4~1.0、1.0~3.0 m)分析显示,从流动沙丘到1964年固沙区,土壤有机碳密度显著增加(0.18 kg·m-2到0.52 kg·m-2),且浅层(0~0.4 m)的增加快于深层(1.0~3.0 m);同时,浅层有机碳密度在整个剖面中所占比例显著增加(14.3%到30.4%),而深层减少(64.8%到51.6%)。浅层和深层无机碳密度均有增加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冗余分析显示,土壤细颗粒含量、水分有效性、总氮含量、总磷含量、pH值和电导率与土壤碳密度关系密切,解释了土壤碳密度86.2%的变异。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土壤细颗粒、总氮总磷含量及水分有效性、电导率极显著正相关(P<0.001);土壤无机碳密度与土壤细颗粒、总磷含量及水分有效性、总氮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在1.0~3.0 m和0~3.0 m剖面上,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土壤水分含量分别存在显著和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和P<0.01)。  相似文献   
997.
塔里木盆地轮南2油田JIV油组电阻率普遍偏低,个别油层电阻率比水层电阻率还低,含油性评价主要根据试油和试采结论;未试油层段储层含油和油藏油水界面不明确。为精细解释储层流体性质、判断油水界面及解决采收率低等问题,利用轮南2油田JIV油组12口取心井的岩石热解和荧光薄片图像分析进行流体性质划分,明确在不同流体性质下岩石热解数据和荧光显微图像的变化特征。利用岩心含油性观察、岩心物性分析和生产动态资料,制定划分储层流体性质的方法,建立一套适合轮南2油田JIV油组的流体性质半定量划分标准。生产动态资料分析证明流体性质划分标准的准确性和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8.
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面向海洋发展的战略,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需求。文章充分分析了上海海岸带陆域和水域大量工程地质钻孔资料,以第四纪地质研究成果为构建基本原则,构建了海陆一体工程地质结构,共划分出了10个工程地质层和19个亚层及次亚层,分析得出了主要特殊土体有冲填土、软土、液化砂土等。文章评价了海陆一体工程地质条件,受古河道切割影响工程地质条件总体较为复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程地质条件分区,为沿江沿海工程建设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999.
针对深部钻探特点,从金刚石钻头类型、胎体设计、金刚石参数设计、钻头结构及热压参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深部钻探金刚石钻头的设计思路。在多个深孔钻探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总结的深孔金刚石钻头设计与使用体会,可为钻头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同时对广大钻探工程技术人员合理选择、使用金刚石钻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岩土力学》2017,(Z2):229-235
在物理相似模拟试验中相似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与模拟原型物理力学性质的相似性是物理相似模拟试验成功与否的关键。为了确定相似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采用3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表,研究由河沙和石膏组成的相似材料的砂胶比、密度和残余含水率3个因素对相似材料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3个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单轴抗压强度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因素依次为砂胶比、密度、残余含水率,单轴抗压强度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砂胶比、残余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对弹性模量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因素依次为砂胶比、密度、残余含水率,弹性模量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砂胶比的增大而减小;对泊松比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因素依次为残余含水率、密度、砂胶比,泊松比随着密度、残余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与砂胶比关系不明显;砂胶比、密度、残余含水率对相似材料单轴抗压强度存在交互作用,但对相似材料的泊松比不存在交互作用,砂胶比和密度对相似材料的弹性模量存在交互作用。研究得出砂胶比、密度、残余含水率与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的回归方程,对物理相似模拟试验相似材料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