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地理教学》2008,(2):45-46
长三角城市的发展,将面临“三道槛”的考验,即环境压力、公共交通和节能建筑。(1)环境压力大。长三角小河道总长约10万公里,其中大部分污染比较严重,水质已是五类水;土壤污染同样不容乐观,氮含量以平均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大幅增长;沿海沿湾城市受咸潮人侵的频率不断提高,以去年的上海为例,全年咸潮次数达到创纪录的14次,而往年只是7~8次……  相似文献   
42.
王丑明  黄代中  张屹  田琪  阴琨  熊莉  陈勇 《湖泊科学》2023,35(5):1765-1773
为客观跟踪洞庭湖水生态环境质量,掌握洞庭湖水生生物完整性状况和变化趋势,支撑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工作的开展,基于洞庭湖30多年(1988—2021)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数据,构建洞庭湖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基于完整性评价结果,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识别30多年间影响洞庭湖B-IBI的主要环境因素和贡献率。以低压力期(1988—1994年)底栖动物特征确定参照状态,构建的B-IBI由总分类单元数、甲壳类和软体类分类单元数、H指数、总密度和BI指数5项核心参数构成;同时确定出5项参数的期望值,并建立起B-IBI评价的标准:B-IBI≥6.34,优秀;4.75≤B-IBI<6.34,良好;3.17≤B-IBI<4.75,中等;1.58≤B-IBI<3.17,较差;B-IBI<1.58,很差。经B-IBI在低、高压力组的箱线图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指数的辨别力和适用性。根据研制的B-IBI评价标准,得到洞庭湖B-IBI从1988年的6.99(优)下降到2021年的2.97(较差),表明洞庭湖底栖动物完整性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相关环境因素的分析显示,同期洞庭湖的...  相似文献   
43.
中国工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空间分异演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笑  王鹏飞 《地理研究》2018,37(8):1541-1557
基于探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前后工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格局演化的初衷,以全国285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工业资源压力和工业环境压力评价指标体系,刻画两种压力的空间格局,比较归纳演化特征;基于空间计量模型识别工业资源环境压力的影响因素,比对作用方向和作用强度变化。结果显示:① 全国工业资源压力东高西低的格局进一步显著,沿海产业集聚地区是热点区域;工业环境压力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弱化,北方产业集聚区是热点区域。② 工业资产规模、工业生产效益、工业劳动生产水平是影响工业资源压力格局的主要因素,其中工业资产规模的正向驱动作用减小,工业生产效益的正向驱动作用增大,工业劳动生产水平的负向驱动作用减小。③ 工业资产规模、环境规制、工业开放水平、工业生产效益、工业化水平是影响工业环境压力格局的主要因素,其中工业资产规模的正向驱动作用减弱,环境规制的驱动方向由正向转为负向,工业开放水平和工业生产效益的作用分别由正向显著和负向显著弱化为不显著,而工业化水平的作用由不显著演化为显著的正向驱动。④ 比较影响两种压力格局的主要因素,工业环境压力格局形成的动力机制比较复杂,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工业环境压力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和作用方向变化更为剧烈。  相似文献   
44.
雾滴的粒径分布、喷雾强度、雾滴动量及雾场的分布形式等喷雾特性,直接影响细水雾的灭火性能。本文通过研究压力漩流雾化实心锥及空心锥喷嘴在不同环境压力下的喷雾特性,揭示了环境压力对细水雾喷嘴流量系数及其雾场分布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环境压力越小,雾滴越向雾场锥面集中,雾场边缘区域的喷雾强度越大,而中心区域喷雾强度随之减小;环境压力对细水雾喷嘴流量系数则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5.
根据浙江省滩涂资源情况,结合浙江省滩涂围垦现状及规划,分析了围垦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以及滩涂湿地承受的其它压力因素,并从滩涂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承载力、滩涂的再生速率角度,提出"滩涂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永续利用、区域环境质量维持不变甚至好转"意义上的围垦工程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并结合荷兰滩涂围垦生态环境保护及恢复的经验,提出浙江省滩涂围垦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