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测绘学   236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184篇
地质学   327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11.
极化干涉相干矩阵服从复Wishart分布,通过对相关系数的分析可以获得不同的地物类别。在总结极化干涉非监督Wishart ML分类流程的基础上,基于该方法对塔河地区全极化PALSAR数据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极化干涉的分类方法能够有效区分不同散射机制对应的地物,该分类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并且类间边界比较明显,这些分类信息为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2.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技术凭借其全天时、全天候的成像能力以及对森林垂直结构信息敏感的特点,在森林资源监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已成为当前森林资源遥感调查技术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SAR森林资源监测技术的发展背景、发展轨迹和相关知识;然后,重点阐述了极化SAR、干涉SAR、极化干涉SAR和层析SAR在林地覆盖类型分类、变化检测以及森林参数定量化估测应用中的技术方法;最后,就SAR在森林资源监测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13.
We update the systematic studies of circular polarization in integrated pulse profiles by Han et al. Data of circular polarization profiles are compiled. Sense reversals can occur in core or cone components, or near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component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ense of circular polarization and the sense of position angle variation for conal-double pulsars is confirmed with a much large database. Circular polarization of some pulsars has clear changes with frequency. Circular polarization of millisecond pulsars is marginal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normal pulsars.  相似文献   
114.
Magnetic fields are observed everywhere in the universe. In this review, we concentrate on the observational aspects of the magnetic fields of Galactic and extragalactic objects. Readers can follow the milestones in the observations of cosmic magnetic fields obtained from the most important tracers of magnetic fields, namely, the star-light polarization, the Zeeman effect, the rotation measures (RMs, hereafter) of extragalactic radio sources, the pulsar RMs, radio polarization observations, as well as the newly implemented sub-mm and mm polarization capabilities. The magnetic field of the Galaxy was first discovered in 1949 by optical polarization observations. The local magnetic fields within one or two kpc have been well delineated by starlight polarization data. The polarization observations of diffuse Galactic radio background emission in 1962 confirmed unequivocally the existence of a Galactic magnetic field. The bulk of the prese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magnetic fields in the Galaxy comes from anal  相似文献   
115.
A theoretical formula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calculation of polarization energy in ionic erystals by using the concept of effective nuclear charge and theorems in electrostatics Up=-1/2 NBZ^*e^2α r0^A This applies to all types of crystals, i.e., nonstandard as well as standard type erystals with a small polarization energy. Ionic polarization energies of 393 compounds and lattice energies of 330 compounds were calculated with this formula, and the agreement between calculated and experimental values is generally good.  相似文献   
116.
本介绍一种已使用于反射器天线中的宽角波纹馈源和园极化馈线系统。中对这种新波纹馈源在大张角情况下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给出了天馈系统的实际工程设计结果。实验表明,该馈线系统具有极为优良的辐射方向图,轴比性能完全满足国标规定的VAR≤1dB,驻波特性在500MHz带宽内优于1.15。所研制的这一馈线系统应用于6.2米天线中,实现了整个地球站天线系统达68%的效率。该馈线系统也可应用于正交极化射电望远镜天  相似文献   
117.
在极化SAR影像极化特征的基础上,引入影像的纹理信息,利用带核函数的SSVM算法对极化SAR影像进行分类研究。该方法首先利用精致LEE滤波器对极化SAR影像进行去噪处理;然后采用小波变换对去噪后的总功率影像Span进行纹理特征提取;最后将纹理信息和极化信息结合,并采用SSVM方法对极化SAR影像进行分类。利用NASA/JPL AIRSAR获取的L波段SanFrancisco海湾和荷兰中部Flevoland地区的影像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SSVM算法可有效地用于极化SAR影像分类,且分类精度和分类效率都优于SVM算法。同时纹理信息的引入使SSVM算法的分类精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8.
基于极化分解原理,获取了描述地物散射机制的特征参数,并组合成一些特征指数,如雷达植被指数等。这些特征指数具有反映体散射信息的能力,从而可间接获取植被长势、疏密程度及分布区域等信息。实验选择了鄱阳湖区Radarsat-2全极化数据,结合野外采集的样本数据,在分析该区植被特征的基础上,对不同特征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对雷达植被指数与实地测量样本的生物量参数进行了相关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给出的4种特征参数对植被引起的随机散射的描述总体趋势是一致的,但随着植被覆盖密度的增大,不同特征指数具有一定的差异,其中雷达植被指数最为准确,适用动态范围最大,并且与湿地植被生物量具有较高的线性相关性,可以定量地反映研究区的植被疏密及生物量差异信息。  相似文献   
119.
杨杰  赵伶俐  史磊  郎丰铠  李平湘 《测绘学报》2012,41(4):577-583,590
基于Freeman_Durden分解的全极化SAR影像分类方法能够较好地保持地物极化散射特性,但在分类的过程中,不能改变初始散射机制,导致分解结果对分类精度影响很大。在Freeman_Durden分解中,排列方向相对雷达飞行方向不平行的建筑物(简称为倾斜建筑物)常被分为体散射类型,使得该类建筑物往往被误分为植被。通过分析建筑物在SAR影像中的后向散射特性,利用建筑物具有较高相干性的特点,引入最优极化相干系数,在目标分解的基础上通过阈值分割将两者区分开来,进而提高反射非对称性人工目标的分类效果。通过使用E-SAR系统在德国DLR附近Oberp-faffenhofen地区获取的L波段PolInSAR影像和国内X-SAR系统在海南陵水地区获取的X波段PolInSAR影像进行试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将与雷达飞行方向不平行的建筑物与森林区分开。  相似文献   
120.
介绍了基于星载极化SAR影像的舰船目标检测的处理流程,针对基于不同杂波模型的CFAR检测法和基于相干信息的2L-IHP检测法,分析实现了瑞利分布、Gauss分布、韦布尔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四种常用杂波分布模型的CA-CFAR检测法,通过实验检测海面舰船目标,发现这四种杂波模型针对不同海况有着不同的适应性,其检测效果也大不相同。而2L-IHP检测法不依赖于海杂波模型,通过子孔径相干提高目标和背景之间的对比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大幅提高海面舰船目标的检测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