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7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331篇
测绘学   47篇
大气科学   329篇
地球物理   125篇
地质学   539篇
海洋学   26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61篇
自然地理   19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渤海是我国的内海,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特点及渤海沿岸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的污染排放和生态破坏,渤海已成为我国污染最为严重的海区之一。“十五”期间虽然各级部门为渤海环境治理做出了大量努力,但渤海环境状况仍在进一步恶化。如污染总面积虽无明显的增大趋势,但近岸海域的污染程度显著加重;从赤潮发生情况来看,虽然近年来赤潮年发生次数在逐渐减少,但赤潮面积总体上呈增大趋势,而且有毒藻类引发的赤潮次数和面积大幅增加;从渤海的主要富营养化物质变化来看,近年来渤海近岸海域其浓度呈加速增大趋势;从污染源变化来看,海上污染源的增速明显高于陆源。  相似文献   
12.
气体水合物是一种似冰状的结晶物质 ,烃类和非烃类气体赋存于水分子笼形格架内。全球海底气体水合物储集层可能含有2×1014(Soloview,2000)~7.6×1017 m3(Dbrynin等,1981)的甲烷。目前 ,在墨西哥湾西北部陆坡水深440~>2400m处采集了50个热成因和细菌成因的气体水合物样品。通过活塞柱状取样和科学考察深潜器 ,研究者已经从海底取到细菌成因Ⅰ型构造的甲烷水合物和热成因Ⅱ型和H型的气体水合物。近年来 ,GOM (墨西哥湾 )深水区已经成为对石油勘探具有重要意义的地区。1999…  相似文献   
13.
碳酸盐储层的界定性十分模糊,但它是引起气候变化的可能性因素,因而大陆边缘和永久冻土区存在着甲烷水合物这一现象唤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CH4((13C"-60‰)的大规模快速释放可用来解释古新世有孔虫、海洋块体碳酸盐、土壤碳酸盐和齿状磷灰石同位素记录下的(13C负位移、阿普第阶块体碳酸盐的(13C((13Ccarb)位移以及托阿尔阶块体碳酸盐、海洋和陆源有机物中记录的同位素位移。所有这些同位素位移都伴随着大范围的气候变暖。甲烷释放产生的特殊的(13C特征使我们能够识别整个地质历史中其它的甲烷释放事件。我们在这里给出了晚侏罗世甲…  相似文献   
14.
台湾近海碰撞带内水合物BSR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偏移后的6道和120道反射剖面,在台湾近海增生柱内误别出似海底反射层(BSR),BSR具反极性,并随水深增加,BSR在海底浅层地层深度加大,说明BSR可作为甲烷水合物稳定域底界的标志。BSR位于台湾造山带及中国大陆边缘剥蚀沉积物区内,沉积物富含有机质,因此可提供甲 烷气体,在该区的北部陆地存在气苗也暗示这些地层内存在的甲烷。BSR具体发育在背斜脊部,泥火山,指示甲烷气迁移并圈闭。背斜内近期海底上隆可减少孔隙压力,因此水合物分解释放游离气,从而增强了BSR处的声波阻抗差。在海底峡谷区明显缺乏BSR,在背斜内的BSR之下发现“平点”,说明孔隙空间充填水合物后降低沉积物的渗透率,故增强了圈闭游离气。我们估算了台湾南部附近BSR深度和分布范围,面积超过77000km^2,特别是在潮海沟一侧增生柱斜坡之下大约30%-60%的地区有BSR,即使水深相近,增生柱海沟-侧(西边)的BSR深度比向弧一侧(东边)的浅,说明沿尼拉海沟沉积物加积并脱水,使流体从深部向浅部流动,地温梯度增高。  相似文献   
15.
16.
对氯甲烷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进展进行述评。介绍了氯甲烷在海洋环境中的来源、分布、去除、海-气通量、大气氯甲烷的源、汇估算及海水中氯甲烷的分析方法等方面,并提出在国内海域进行氯甲烷研究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国外在布莱克海隆(包括ODP164航次994、995、997站位)进行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过程中应用稳定同位素的研究实例;通过对这3个站位样品的甲烷、CO2、DIC(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有机碳以及自生碳酸盐的δ^13C分析,指出浅部(0-30m)甲烷和DIC的δ^13C值随深度迅速降低又迅速升高的变化可以作为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地球化学指标。994站位孔隙水δ^18O值深度从0.30‰下降到-0.37‰;氢同位素δD随深度略有下降(从11‰到-12‰),这与水合物形成时氢氧重同位素相对富集于固相有关,表明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997站位δ^37Cl从海底沉积物表层以下30m处为接近海水的最大值0,至钻孔底746.85m处降为-3.68‰,可能也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8.
张明 《海洋地质》2002,(4):18-28
本文简要叙述了天然甲烷水合物形成和赋存的条件以及水合物的一些物理特性,简单介绍了水合物地球物理探测的一些常用手段。水合物在地球物理调查资料中的响应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20.
我院海洋环保中心的科技人员与有关教师合作完成的《我国渤海和十个海湾水质预测及物理门净能力研究报告》上年十月在北京通过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