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9篇
  免费   447篇
  国内免费   917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985篇
地球物理   272篇
地质学   735篇
海洋学   781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73篇
自然地理   27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northern sl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 a gas-hydrate-bearing region related to a high deposition rate of organic-rich sediments co-occurring with intense methanogenesis in subseafloor environments.Anaerobic oxidation of methane(AOM) coupled with bacterial sulfate reduction results in the precipitation of solid phase minerals in seepage sediment,including pyrite and gypsum.Abundant aggregates of pyrites and gypsums are observed between the depth of 667 and 850 cm below the seafloor(cmbsf) in the entire core sediment of HS328 from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Most pyrites are tubes consisting of framboidal cores and outer crusts.Gypsum aggregates occur as rosettes and spheroids consisting of plates.Some of them grow over pyrite,indicating that gypsum precipitation postdates pyrite formation.The sulfur isotopic values(δ~(34) S) of pyrite vary greatly(from –46.6‰ to –12.3‰ V-CDT) and increase with depth.Thus,the pyrite in the shallow sediments resulted from organoclastic sulfate reduction(OSR) and is influenced by AOM with depth.The relative high abundance and δ~(34) S values of pyrite in sediments at depths from 580 to 810 cmbsf indicate that this interval is the location of a paleo-sulfate methane transition zone(SMTZ).The sulfur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gypsum(from–25‰ to –20.7‰)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eawater sulfate,indicating the existence of a 34 S-depletion source of sulfur species that most likely are products of the oxidation of pyrites formed in OSR.Pyrite oxidation is controlled by ambient electron acceptors such as MnO_2,iron(Ⅲ) and oxygen driven by the SMTZ location shift to great depths.The δ~(34) S values of gypsum at greater depth a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associated pyrite,revealing downward diffusion of 34 S-depleted sulfate from the mixture of oxidation of pyrite derived by OSR and the seawater sulfate.These sulfates also lead to an increase of calcium ions from the dissolution of calcium carbonate mineral,which will be favor to the formation of gypsum.Overall,the mineralogy and sulfur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the pyrite and gypsum suggest variable redox conditions caused by reduced seepage intensities,and the pyrite and gypsum can be a recorder of the intensity evolution of methane seepage.  相似文献   
2.
CARBON DYNAMICS OF WETLAND IN THE SANJIANG PLAI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INTRODUCTIONWetlandsplayanimportant roleintheprocessofcar-bonstorage.Thetotalcarbonstoredindifferentkindsofwetlandsisabout15%-35%ofthetotalcarboninthegloballandsoils(POSTetal.,1982;GORHAM,1991).Inaddition,wetlandsaresignificantnaturalsources fortheatmospheric CH4 (MOORE,1994).It isestimatedthatabout110×1012gCH4 originates fromanaerobicdecompositioninthenaturalwetlands,CH4 emission fromthenaturalwetlandsis15%-30%oftheglobalCH4 emission andtheCH4 emission from thepeat land at hi…  相似文献   
3.
为了调查大气甲烷的区域分布,我们用火焰离子检测器(FID)制成了一台连续测量系统。由于FID几乎对所有的烃类都敏感,故而让样气通过一个装有Pt催化剂的加热柱体以除去非甲烷烃,得到低达0.004×10^-6V的检出限和短达10s的响应时间。我们把该系统装配在汽车上,测量了两个典型源区-稻田和天然气田上大气甲烷的区域分布。在气田的实例中,我们依据所观测的甲烷柱剖面估算了甲烷的逸散率。  相似文献   
4.
采于墨西哥湾GC238海底天然气渗漏区浅表层的冷泉碳酸盐岩呈结核状产出,由方解石微晶和胶结物及少量的黄铁矿构成。胶结物由直径为0.1~0.5 m的方解石化的球体、卵形体、棒状体组成,充填于方解石晶体之间。冷泉碳酸盐岩结核下表面发育有由方解石化的球体、卵形体、棒状体组成的薄层,其中的一些球状集合体(约5 m)断面显示发育有核和外壳的层圈结构。黄铁矿呈草莓状,也具有相似的层圈结构。这种层状结构与活体古细菌被硫酸盐还原细菌包裹的层圈结构相似。样品中所保存的球体、卵形体、棒状体及其所组成的层圈结构可能是石化的甲烷氧化古细菌和硫酸盐还原细菌。  相似文献   
5.
南海温跃层基本特征及一维预报模式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现有1907—1990年南海大面调查资料,按1°×1°网格进行逐月的标准水层的温度统计。在此基础上采用3次样条函数的插值方法计算出整个南海温跃层的深度、厚度和强度并予以相应分析。分析表明,南海温跃层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为辐射型,主要分布在南海北部的陆架区内,季节变化显著;第二类为不同水体叠置型,主要分布在广大深水区,它长年存在,季节变化较小。一种温跃层的一维积分预报模式,该模式是基于忽略热平流作用和水平热扩散的前提下,从局部热平衡方程出发,建立了受海面热收支及风混合作用下求解温度垂直分布及温跃层的时空变化。在南海北部水深约300m处进行了单站温跃层后报,结果表明,温跃层的深度、厚度和强度的相对误差均在30%以下。  相似文献   
6.
实用测的海上和层平均风剖面数据和温度剖面数据,通过数据回归和迭代方法计算出了在不同大气稳定情况下的海面阻力系数。得到了与前人理论计算一致的结论:海面阻力系数随海面大气稳定度的增加而减小,另外,我们还发现:在海面风速小于13m/s时,不能认为气温剖面外推到海面的值与海面水温的是一致的。这样若用海气温差作为衡量海面上方大气的稳定程度,难于得到上面给出了理结论。这一点同前人的理论计算结果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7.
物质海 -气通量计算新建议中将物质海 -气通量计算公式 F=K(CL- b Cg)中的 CL 用CL ( SML ) 代替。本文着重于对公式中质量迁移系数 K的讨论。在测定了海水微表层、次表层水粘度并同时测定了其它一些化学参量基础上 ,得出如下结论 :海水粘度与盐度、碱度有一定相关性 ;微表层与次表层海水的粘度变化小于 3%。因此 ,海水微表层效应影响 K值 ,与海水微表层效应影响物质浓度相比 ,可以不考虑。  相似文献   
8.
热带太平洋海气热交换年变化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林  沙文钰 《海洋学报》1996,18(2):32-40
本文用块体动力学公式计算了热带太平洋潜热、感热通量,并用EOF方法分析了这两类热通量的时空分布以及影响它们的因素.结果指出,热通量的模态1反映了太平洋海气热交换的基本气候特征,中、西太平洋的暖池就是这种气候特征下的具体反映;模态2说明了海气热交换与海流和海陆分布有密切联系;模态3反映了下半年海气热交换的加强,为热带太平洋ITCZ的活动提供了能量.东太平洋,感热通量和海气温差分布型十分相似,而西太平洋,则取决于全风速的量值.潜热通量的时空分布主要取决于全风速的时空分布,和比湿差的分布型相差较大.赤道以北中、西太平洋风速异常是导致气候异常的关键.北半球ITCZ云带是由其海面热通量变化所决定;西太平洋SPCZ云带是由其海表温度和海气温差所决定.  相似文献   
9.
10.
在库页岛东北岛坡出现甲烷水合物的地方,发现碳酸盐结核。提出了碳酸盐结核化学形成硫酸盐还原与甲烷生成作用使孔隙水呈现高碱性,是查出产生结核的必要预备阶段。借助甲烷将溶解于孔隙水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排出,是形成结核的必须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