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164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冲击矿压危险预测的电磁辐射原理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煤岩冲击破裂过程中,裂缝的形成和颗粒的摩擦会产生电磁辐射,因此,可采用电磁辐射技术来预测煤矿的冲击矿压危险.研究表明,电磁辐射基本上随着加载及变形速率的增加而增强;在发生冲击性破坏以前,电磁辐射强度一般在某个值以下,而在冲击破坏时,电磁辐射强度突然增加;煤体应力越大,变形破裂越强烈,电磁辐射信号也越强.煤岩变形破坏的弹塑脆性模型分析表明,煤岩体的损伤速度与电磁辐射脉冲数、声发射事件数成正比,与瞬间释放的能量、变形速度成正比.对具有强冲击危险工作面进行的研究表明,电磁辐射完全可以预测煤矿冲击矿压危险,检验卸压爆破效果,而且准确率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2.
为在复杂的地球电磁环境中更好地观测和辨识地震电磁辐射信号,研制了宽频带电磁辐射观测系统,包括频带为0.1 Hz~100 kHz的空间电场传感器和采样率为512 kHz、时钟同步精度优于100 ns的高速数据采集器。在云南6个台站进行实验观测,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记录到清晰的电磁脉冲波形且广域多台站同步记录到同源信号,可以利用信号细节特征和信号源位置进行地震电磁辐射信号的辨识。  相似文献   
83.
天然电磁辐射测深技术工作机理在本刊做过介绍,本文以实际观测为依据,对本项探测技术的工作机理做了验证叙述.对本项探测的技术特点加以归纳,并提出目前的一些局限.  相似文献   
84.
根据本台几年来电磁波观测资料分析表明:电磁辐射信息在地震前有平静—加强—平静然后发震的特征。本文结合观测资料对电磁波理论分析进行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85.
地震电磁辐射观测对短临预报非常有意义,讨论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化观测系统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给出了实际观测系统的设计方法。数字化系统具有观测灵敏度高,便于观测信号的实时分析识别,便于应用算法提取短临预报的有用信息和便于观测台网间数据交流与处理等优点,基于对观测信号的时域,频域分析的比较,给出干扰信号与异常电磁辐射信号的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86.
根据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中义隧道变形及电磁辐射的现场监测资料,对隧道变形过程中的电磁辐射特性及电磁辐射强度极大峰值事件数N、超过强度平均值的极大峰值事件数M与隧道水平收敛变形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1)电磁辐射最大强度平均值E在初期支护破坏前,随隧道变形的增大而增大,初期支护破坏后,随隧道变形的增大而减少,电磁辐射最大强度平均值先升后降的出现时间与初期支护破坏的时间接近。(2)电磁辐射强度极大峰值事件数、超过强度平均值的极大峰值事件数的波动速率 、 与隧道变形速率呈正线性相关关系;电磁辐射强度极大峰值事件数、超过强度平均值的极大峰值事件数的百分比 、 与隧道累计变形呈正线性相关关系。结论对深化地下洞室变形过程中的电磁辐射特性的认识,提高电磁辐射监测技术的现场应用水平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7.
矿山爆破中的电磁辐射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ESMI电磁干扰接收机和由多频天线与SR-50C磁带机组成的记录系统,在不同距离观测到矿山爆破中的电磁辐射信号,不仅记录到与地震波同时出现的电磁辐射,还记录到大量震后电磁辐射信号.讨论了所得结果的性质及在地震预报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88.
在太阳射电动态频谱图上,II型暴表现为缓慢频率漂移的窄带信号;这些信号为能量电子激发的等离子体辐射,其基频辐射的频率接近当地等离子体频率.II型暴在太阳暴驱动激波、激波加速产生能量电子以及空间天气预报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有些II型暴的频谱形态比较丰富,存在多种精细结构;按照频谱形态和成因大致分为频带分裂、多支、鱼骨...  相似文献   
89.
岩石破裂电磁辐射(EMR)现象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石破裂电磁辐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物理现象.随着电磁辐射观测技术在地震研究、冲击矿压预测等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岩石破裂电磁辐射的实验研究.本文对岩石破裂电磁辐射的影响因素以及相伴生的现象,以及有关的物理解释进行了概括介绍.由于不同研究者使用实验设计、实验参数、实验条件的不同,使得观测和研究结果同样难以统一认识.不同的研究者根据各自的试验提出了不同的物理机制.同时对已发现现象的重复性、证实性研究岩石试验缺乏.严重匮乏利用数值模拟以及建立模型定量研究岩石破裂的电磁辐射.此外,岩样实验系统不同于实际的地震系统,进行模拟震源环境的实验研究,发展大尺度的标本和原岩现场实验的基础上,如何建立室内室外岩石实验与地震观测事实之间的联系是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