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16篇
  免费   3459篇
  国内免费   4024篇
测绘学   448篇
大气科学   783篇
地球物理   2263篇
地质学   14030篇
海洋学   1576篇
天文学   142篇
综合类   896篇
自然地理   1361篇
  2024年   180篇
  2023年   614篇
  2022年   660篇
  2021年   763篇
  2020年   622篇
  2019年   797篇
  2018年   578篇
  2017年   625篇
  2016年   665篇
  2015年   691篇
  2014年   988篇
  2013年   795篇
  2012年   860篇
  2011年   949篇
  2010年   852篇
  2009年   818篇
  2008年   843篇
  2007年   756篇
  2006年   768篇
  2005年   689篇
  2004年   658篇
  2003年   603篇
  2002年   645篇
  2001年   592篇
  2000年   568篇
  1999年   510篇
  1998年   431篇
  1997年   485篇
  1996年   434篇
  1995年   363篇
  1994年   369篇
  1993年   270篇
  1992年   273篇
  1991年   224篇
  1990年   193篇
  1989年   145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2篇
  1963年   5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5篇
  194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91.
992.
前陆盆地类型及褶皱-冲断层样式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7  
刘和甫 《地学前缘》1995,2(3):59-68
Dickinson正式引入前陆盆地这一术语并提出周缘前陆盆地和弧后前陆盆地两种成因类型。根据中国西北部盆地的构造位置,笔者又提出再生前陆盆地和分割前陆盆地两种类型。按前陆盆地中褶皱-冲断层关系可以分出系列褶皱-冲断层样式:从断弯褶皱、断展褶皱到断滑褶皱。褶皱-冲断层样式的发育决定于最初为应力轨迹所切割的不稳定面,而确定应力轨迹的主要因素是埋藏深度和区域构造作用。因此断滑褶皱大多数发育在地下浅处,而断弯褶皱主要发育在地下较深处。  相似文献   
993.
伊宁盆地南缘赋存侏罗纪的煤层多为长焰煤和不粘煤,其煤岩组分惰质组含量高,镜质体反射率变质程度分为0、1阶段,煤变质程度低,可能与惰性组含量高有关。  相似文献   
994.
华北晚古生代聚煤盆地造盆构造述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从盆地基底、盆地基盘及盆地发育期构造演化三个层次讨论了华北晚古生代聚煤盆地的造盆构造特征。文中提出了盆地基盘概念,阐述释了华北地台晚古生代积活动肇始的构造机理,对华力西阶段华北板块板缘活动及其板内地层记录进行了对应研究。  相似文献   
995.
论述煤田地质制图最佳视觉综合效应,即轴视投影法、平、剖面垂直投影结合法、三向面垂直投影聚集法、多维单元组合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效果。在结合聚煤盆地分析工作中,对客观地质体的空间几何形态全方位、多层次的揭露,在信息传递反馈作用上,更加突出显示它的独具特点和推新意义,打破以往传统式常规的单一编图模式。  相似文献   
996.
在年降水量450-600mm的黄土高原旱作区,耕作土壤持水性好,渗透性强,具有显著的水分吐纳和调节功能,2米土层内可容纳550-600mm的水分,雨季降水是土壤水分补给的主要源泉,土壤蓄水量的高峰期和低谷期落后于降水的高峰期和干旱少雨期,蓄水量低谷期出现在6月中旬,元月上旬前后是蓄水是稳定时期。  相似文献   
997.
蒙新高原盐湖资源及盆地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东生 《盐湖研究》1995,3(1):10-20
通过蒙新高原典型盐湖区的解剖研究,查清了代表性盐湖盆地的相环境及其沉积建造,将盐湖盆地环境的变化形式划分为沉陷型、抬升型和改造型,并归结了盐湖盆地相环境分异与盆地地质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开发大陆干旱区盆地的盐湖和卤水资源及其环境演化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8.
999.
东营盆地始新统沉积体系及盆地演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蔡进功  姜秀芳 《沉积学报》1995,13(A01):27-37
东营盆地中,上始新统沉积旋回或划分出五个亚层序,六种沉积体系和十一种相带,从下向上按三个发育阶段演化。盐湖期广泛发育碳酸盐盐岩体系;咸水深湖期是各类沉积体系发育的鼎盛时期但以湖相体系和重力流体系发育最佳;淡水浅湖期发育三角洲体系和河流体体系。  相似文献   
1000.
本项目利用荒漠草原地区现有林片网,采用平行对比观测法,应用实测资料计算分析了荒漠草原地区不同结构的片状防护林对造林区内草地小气候以及牧草的群落结构、生长发育状况,水分利用状况,载畜量和土壤肥力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明显地改善了造林区域内的小气候条件,引起了群落优势种的更替,即由以小叶锦鸡儿、冷蒿、针茅、隐子草为主要优势种变为以羊草为主要优势种的群落,草群高度和盖度显增大。主要牧草种的出苗或返青期提早1-2天,生长速率增大53-250%。水分利用率提高100-150%,鲜草增产100-200%,载畜量增加100-200%。造林区域为0-10cm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4-88.9%,0-30cm土壤全氮量降低1.1-36.3%。造林结构以密度为1.5×1.5m或2×3m郁闭度为0.3-0.65的片林,其气候生态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