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37篇
  免费   3248篇
  国内免费   3712篇
测绘学   492篇
大气科学   935篇
地球物理   3844篇
地质学   12189篇
海洋学   1083篇
天文学   218篇
综合类   1066篇
自然地理   570篇
  2024年   169篇
  2023年   562篇
  2022年   631篇
  2021年   753篇
  2020年   579篇
  2019年   685篇
  2018年   515篇
  2017年   495篇
  2016年   530篇
  2015年   597篇
  2014年   892篇
  2013年   728篇
  2012年   803篇
  2011年   799篇
  2010年   720篇
  2009年   723篇
  2008年   722篇
  2007年   611篇
  2006年   593篇
  2005年   568篇
  2004年   543篇
  2003年   506篇
  2002年   583篇
  2001年   557篇
  2000年   528篇
  1999年   496篇
  1998年   483篇
  1997年   438篇
  1996年   490篇
  1995年   490篇
  1994年   440篇
  1993年   412篇
  1992年   440篇
  1991年   400篇
  1990年   344篇
  1989年   260篇
  1988年   94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6篇
  194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长期以来对德尔尼铜矿的成因存在着不同认识。从矿石组成和结构、构造来看,应属典型的块状硫化物矿石,矿床亦应属于含铜黄铁矿型矿床。但从其地质产状来看又与一般的黄铁矿型矿床大不相同,与一般的岩浆熔离铜镍硫化物矿床也有较多差异。这就是本矿床类型独特之处。近年来通过工作又取得一些新资料,特别是超基性岩和矿石的同位素年龄数据。本文在综合新老资料基础上,提出新看法,认为该矿床形成于上地幔,再就位于地壳浅部。其成因类型暂定为:“深部熔离—构造侵位矿床”。鉴于本矿床与一般块状硫化物矿床相比有其独特性,建议命名为“德尔尼型”。  相似文献   
12.
从地形地貌特征、重磁地球物理场、深部构造与断裂构造以及地震活动、震源机制等多方面论述北东东向构造是南海北缘的主要活动构造。对于长期以来认为新华夏系北东向构造是该区主要活动构造的观点来说,这是一种新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山西省境内多年来发现的全新世古地震的基本特征,并将其分为七大类和若干种。文章对每种古地震遗迹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介绍了瞬变电磁法在煤矿水文地质勘探中的具体应用效果.采用瞬变电磁法对落差较大断层的含(导)水性进行测量,不仅可有效地控制断层的空间位置,而且可定性地判断断层的富水性,其测量结果与已知水文地质资料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日冕物质抛射的中性电流片及边源辐射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日本阳光卫星上的软X-射线望远镜,硬X-射线望远镜和野边山射电日像仪1998年4月23日观测资料,对软X-射线日冕物质抛射和射电Ⅳ型爆发进行了综合研究,获得了下列有意义的结果。在2个磁偶极源之间发现了磁容带和少数的激活源。激活源将磁容带变成磁能带的过程,正是中性电流片的形成过程以及激发能量和发亮物质向它集中的过程。当2个磁偶极源被磁能带接通时,则中性电流片形成,并且发生软X-射线日冕物质抛射。物质抛射不仅从中性电流片处升起,也从整个磁能带上升起。软X-射线日冕物质抛射环具有2个足点,它们正是2个磁偶极源。膨胀环的头总是倾向于弱源的足点,因为它是来自2个足点磁压的平衡点。因此它的轨迹是中性线,由中性线便可确定中性电流片的位置。最后,发现了磁能带上中性电流片的边缘辐射对。  相似文献   
18.
19.
介绍了自动高精度测距系统。该系统能以5×10-7的测距精度测定多个观测点的形变,可作为跨断层动态连续观测的新仪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