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9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198篇
测绘学   378篇
大气科学   175篇
地球物理   270篇
地质学   361篇
海洋学   150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97篇
自然地理   12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利用动测桩中的桩底反射信号研究了应力波在桩体和土体中的衰减情况。结果表明,应力波在桩体中的衰减比在土中小的多,在考虑了桩周土与反射系数的关系后,尝试给出应用桩底反射信号与桩头人射信号振幅之比判定单桩承载力相对大小的基本理论和初步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2.
地震的感应磁效应(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是“地震的感应磁效应(一)--三维电磁感应的数值理论”一文的继续。首先从理论和实际计算两个方面证明了三维电磁感应数值方程解的唯一性、收敛性和稳定性,从而充实了作为研究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横向不均匀性理论基础的“三维数值方法”。作为这一理论方法的实际应用,文中对不同源场周期和具有不同埋藏深度的三维电导率异常体进行了模拟计算,以研究地震感应磁效应的大小、空间分布特征和频率特性。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周期从数秒到数分钟的地磁短周期变化,若电导率异常体的线度与5至7级地震的震源体积大体相当,其电导率较原背景电导率高近一个量级,其感应磁效应主要特征为:在异常体正上方,地面磁场的水平分量变化最大,相对变化量约30%;在异常体于源场方向一致的两侧,垂直分量变化最大,相对变化量约40-50%。因此,观测短周期地磁场的异常变化,有可能是监测地震孕育过程地下电性变化的一种试验途径。但由于上述异常强度在空间上衰减迅速,所以观测必须接近震源区,这对测点的选择是个不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93.
京津唐地区地震转换波测深结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75—1979年间在京津唐地区完成了八条地震转换波测深的剖面工作,本文介绍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结果表明转换波法用于地壳、上地幔深部结构的探测是有效的。深部构造剖面与震源分布的对比表明,本区几乎所有强震震源都分布在“花岗岩”层的某些特殊部位上。唐山和马坊大震地区的深部构造具有相似的特征,这就是“花岗岩”层的相对隆起,上地幔界面的强烈凹陷,岩石圈相应地急剧增厚以及存在深大断裂  相似文献   
94.
都亨 《地球物理学报》1964,13(3):211-215
太阳带电粒子流通过磁边界层的中性点或阻塞点,由于极化电場的漂移运动或雷萊-泰勒(Rayleish-Taylor)不稳定运动,穿透磁层而进入地磁場被輻射带所捕获。这些被捕获的电子将向东漂移而形成西向电流。在它們围繞地球一周形成封閉的电流环以前,由于地球的自轉以及这个电流弧对地球各地的相对位置的不同,电流分布以及它在地面磁赤道附近所产生的磁場分布都将是不均匀的,对經度来耕是不对称的。本文假定电子繞地球的漂移周期为两天,計算了当磁暴开始时位于地方时00,06,12及18小时的台站記录的磁場随“暴时”Tst变化的曲线。理論結果与用佘山及洪伽幼地磁台站得到的統計結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5.
地震CT及其在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地震波速CT和吸收CT相结合的方法对山东省招远市界河金矿隐伏采空区进行了联合探测研究.波速CT是利用地震波走时资料反演地质体内部波速结构;吸收CT是通过能量变化观测反演吸收系数分布.地震波速对岩性敏感,吸收系数与岩石的完整性关系更密切在界河金矿采空区探测中利用地震波速和吸收系数为层析物理量,在巷道和地表间进行透射观测,以优于2m的分辨率清楚地揭示了测区内采空区和断裂破碎带的分布,探测结果已被后期的采掘所证实.探测的成功为解决同类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对促进工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
监测网拟稳点选择的模糊综合比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监测网拟稳点的“相对稳定法”出发,用模糊综合比较法进行了拟稳定选择和模型设计,重点探讨了各网点相对隶属度的确定。通过理论分析及实际算例得出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97.
长江口营养盐结构特征及其对浮游植物的限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2013年5月、11月两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长江口营养盐浓度及其结构的分布变化,并探讨了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的限制情况。长江口营养盐分布存在季节差异:口门外NO3-N、NO2-N浓度均为春季高秋季低,PO34-P、3SiO2-Si、NH4-N浓度则秋季高春季低,口门内除NO2-N外,NO3-N、PO34-P、SiO23-Si、NH4-N浓度均为秋季高于春季。NO3-N、PO34-P、SiO23-Si浓度从近岸向外海逐渐降低,NO2-N、NH4-N浓度分布规律不明显。NO3-N是DIN的主要存在形态,其占DIN的比例为春季95%、秋季83%。春季、秋季DIN/P均高于16,表现出长江口过量的DIN输入,春季Si/DIN基本小于1,秋季Si/DIN大于1。春季由于硅藻的局部生长使DIN/P异常升高、Si/DIN异常降低,秋季西北部海区受苏北沿岸流影响,呈低DIN/P值和高Si/DIN值分布。受含过量DIN、SiO23-Si的长江冲淡水的影响,春、秋季均表现为PO34-P潜在相对限制。春季由于浮游植物的大量吸收,局部出现PO34-P、SiO23-Si的绝对限制。当同时考虑绝对限制和潜在相对限制时,春季15.38%的站位受PO34-P限制,限制情况较上世纪90年代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98.
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提取2014-08-15~23CG-5相对重力仪静态相对观测的零点漂移和固体潮。结果显示,PCA提取的零点漂移值与最小二乘线性拟合结果非常一致,其差仅在10-2μGal/d量级;PCA估算的固体潮值与CG-5重力仪内部软件提供的固体潮模型计算值统计结果基本一致,两者之差均小于8μGal,均方根均小于5μGal。  相似文献   
99.
将RANSAC算法与传统相似变换模型相结合,并验证其在隧道控制网中的稳定性.首先,求解变换参数时,利用RANSAC算法初步筛选相对稳定点;然后,再通过相似变换模型对稳定点进行计算,得到正确的变换参数和各网点位移;最后,通过T检验法对控制网进行稳定性分析.通过模拟试验和实例分析,与传统相似变换模型、迭代加权相似变换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可以避免较大变形点对转换参数的影响,稳定点判别正确率最高,且此模型计算位移量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0.
闫政新 《北京测绘》2021,35(3):419-422
以大连金普新区建成区为研究实验对象,对2013 2018年的新区建成区的8个方向面积及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建成区重心指数变化、发展态势和建成区扩展强度,并以金州新区为例,计算该建成区各地表覆盖类型在8个方向的相对变化率.得出新区建成区范围不断扩张,重心指数不断变化;各建成区均在不同方向的扩张强度持续增加;金州新区内各地表覆盖类型在东北方向的变化最为显著.本次研究可以清晰地掌握城市发展的脉络,进一步引导新区建成区健康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