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97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488篇
地质学   276篇
海洋学   100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2篇
  1954年   3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廖智强 《岩土力学》2007,28(3):482-486
采用有代表性配比的人工配料垃圾土试样对瞬时模量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垃圾土有机质含量、初始含水率、初始孔隙比及降解程度的变化对瞬时模量都有影响,并得到了各影响因素下的变化规律。结合垃圾土自身特性对各因素影响机制及结果进行了分析,这些结论对未来的填埋场变形研究及工程设计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92.
福建顺昌地震的波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3月13日,福建省顺昌县郑坊乡连续发生了4.7级和4.6级两次地震,这是福建数字台网建成以来记录到的省内最大地震.这两次地震为开展福建地区的地震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第一手观测资料.本文就两次地震的记录波形进行了分析,试图从中提取更多信息.结果表明:①地震记录波形中观测到首波临界距离,并据此估算出的震区附近的地壳厚度约为40km;②这两次地震的S波最大振幅比存在明显差异;③波形中分析出了清晰的sPn深度震相,并据此估算出4.7级地震的震源深度为8.4km,与其它方法测定结果一致,为正确测定震源深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地磁谐波振幅比Yzhx和Yzhy定义为:Yzhx=Z(ω)/Hx(ω)KYzhy=Z(ω)/Hy(ω)其中,Z(ω)、Hx(ω)和Hy(ω)分别是地磁场的垂直分量、南北向水平分量和东西向水平分量的振幅谱.对于简单的均匀分层介质,Yzhx和Yzhy与地下介质的电阻率户呈正比.因此,当Yzhx和Yzhy下降时,可能对应了地下介质的电阻率p的下降.  相似文献   
994.
通过搜集辽宁地震台网1997~2004年8个台站记录的ML≥2.5地震观测资料,结合前期工作,对岫岩5.4级地震前后地震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岫岩5.4级地震前,P波初动、P波和S波振幅比、小震综合节面解及岫岩ML≥4.0地震震源机制解等同时出现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5.
基于Aki等(1975)的地方震尾波单次散射模型,利用文山地震台记录到2005年8月13日在云南文山县发生的5.3级地震余震序列的数字化波形观测资料,测量了震源区尾波Q(f)值。测量结果表明,当中心频率为1.5Hz时,文山地区的尾波Q值在52~155之间,平均值为91,尾波的振幅衰减率β(f)在0.013~0.039之间,平均值为0.024;测量得到该区尾波Qc值与频率f的关系为Qc(f)=62f^“0.87;尾波波源因子A0与震级ML成正比关系,满足关系lgA0=1.02ML-0.73。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为文山断裂带,地震波受到破碎带强烈的非弹性吸收,尾波Qc值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96.
用反射地震方法研究物理海洋—地震海洋学简介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海洋学是通过传统反射地震勘探方法研究物理海洋学的一种新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接触式温盐深测量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横向分辨率和能快速对整个海水剖面成像等优点,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新方法.本文将详细阐述反射地震方法在探测海洋锋温盐细结构、刻画水团边界、海洋内波、黑潮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目前海水层温度差异主要通过叠加剖面的反射轴振幅计算得到,但是叠加剖面并没有做真振幅处理.为了解决计算过程中的误差,最后提出在地震海洋学仲利用真振幅偏移结果可以使计算更加合理的设想.  相似文献   
997.
塔河油田奥陶系灰岩溶洞反射特征表现为"串珠状"强振幅短同相轴反射结构,但该串珠状反射的地震属性在空间展布的视体积与其对应的实际体积差异很大,因此,需要确定地震波振幅分辨塔河油田溶洞最小高度.本文在分析塔河油田钻遇储层段储层厚度特征的基础上,分别导出洞穴内一次反射渡和含一次多次波的时域反射脉冲响应的振幅谱关于洞穴高度的解析表达式,进而对不同洞穴高度、不同类型的充填物时洞穴反射振幅谱特征以及相位关于频率的变化率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谱出现极大值相应的洞穴高度在相位关于频率变化率曲线上对应的洞穴高度处也出现极大,可以利用相位关于频率的变化率来检测溶洞内是否有充填物.  相似文献   
998.
大连老虎滩澳的大振幅假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潮汐周期以外的大振幅水位波动(即大振幅假潮),在老虎滩澳时有发生。老虎滩澳位于大连湾侧,是一半封闭深度较浅的三角形小海湾(图1).验潮站位于湾的左岸,距湾顶约1km,水深2.8m.据统计,1980~1994年15年间出现波高大于20cm的假潮共61次。波高超过40cm的为12次。较大振幅事件发生在1994年7月3日,其最大波高为91cm,谱分析显着周期为10min.类似这种小海湾的大振幅假潮在世界其他港湾也经常观测到。其中,以中国的龙口港、日本的长崎港和巴利亚里群岛西岸的锡尤达德拉(Ciu-tadella)港发生的大振幅假潮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999.
频率电磁测深复电阻率含有振幅视电阻率和相位,相位既可由复电阻率的虚部和实部表示,也可通过振幅视电阻率转换得出。阐述了振幅视电阻率转换为相位的原理和计算公式。根据典型地电模型计算的振幅视电阻率曲线和相位曲线,分析了相位曲线与振幅视电阻率曲线的关系及特点。分析结果表明,相位曲线变化幅度更大,相应频率更高,可提高对地层的分辨率,加大探测地层深度。将振幅视电阻率和相位资料结合解释,可提高解释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裂缝密度是定量预测裂缝性储层的重要参数之一。Varela利用方位角上的反射系数,运用SVD方法反演HTI介质裂缝密度。笔者将不同方位角测线中两两相交测线的反射系数做差,对反射系数差值运用SVD方法反演HTI介质裂缝密度,各向异性参数在做差后的反射系数中具有更显著的作用。笔者首先针对2种方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然后进行数值计算,并对反射系数存在随机扰动情况下2种方法的反演结果进行对比,最后对笔者提出的改进方法进行稳定性分析。反演结果显示:噪声较小时,2种方法的反演结果都接近真实值,然而当增大噪声时,改进的方法比原方法反演结果更好,因此改进的方法比原方法更具有抗噪能力;随着相交测线夹角的增大,改进的方法受随机扰动影响的稳定性增强,在方位正交时受随机扰动的影响最小;纵波高信噪比AVA数据越多,反演的结果越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