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1篇
测绘学   8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214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石膏ESR测年信号g=2.004峰热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热活化技术,对甘肃兰州盆地和临夏盆地石膏样品的测年信号稳定性,以及石膏转化为干石膏的脱水情况进行了研究.根据干石膏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温退火实验,应用双二级动力学和双活化能模式,估算出干石膏中陷阱电子g=2.004峰的平均寿命在20 ℃时为1.78×107a.  相似文献   
102.
滇西兰坪盆地中多数金属矿床伴生大量膏盐体,为了探讨膏盐体与金属成矿关系,对膏盐体进行了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发育在云龙组中呈层状黑色石膏稀土总量,δEu(0.87)和δCe(0.95),87Sr/86Sr(0.708 629~0.710 189),δ34SV-CDT(9.6‰~+11.9‰)与区域云龙组地层地球化学特征相近;分布在云龙组地层中呈蘑菇状、指状侵入的块状石膏的稀土总量,δEu(0.65)和δCe(0.85),87Sr/86Sr(0.707 695~0.708 127),δ34SV-CDT(+12.6‰~+15.4‰)与晚三叠世三合洞组碳酸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相近。结合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兰坪盆地的Sr、Cu、Pb和Zn等成矿元素主要来源于热卤水对地层的淋滤和萃取,成矿元素S主要为沉积地层中的硫酸盐热化学还原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3.
河西走廊花海古湖泊全新世白云石的发现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对河西走廊花海古湖泊沉积物的X衍射分析发现,全新世期间有明显的白云石沉积.岩性、沉积过程、石膏以及Fe3+含量的变化表明,花海湖全新世白云石沉积环境以还原环境为主,即还原环境利于白云石的形成,为白云石的成因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白云石作为碳酸盐矿物,可以反映湖水盐度,但并非直接指示了湖水的咸化.随着湖水盐度的进一步增加,在硫酸盐型湖泊中,白云石含量随盐度的增加而相应减少,表明利用白云石分析湖水盐度时需要结合其他矿物进行分析.结合石膏含量的变化,花海湖全新世时期白云石含量的变化可以揭示该区域湖水盐度的变化.在10.478.87 cal ka B.P.早全新世时期,湖水的盐度较高,气候由干向湿转变;8.87 cal ka B.P.时期,有大量石膏沉积,显示了湖水盐度的进一步升高,气候干旱;随后湖水相对淡化,气候湿润;5.50 cal ka B.P.至今,沉积出现间断,气候逐渐干旱.  相似文献   
104.
石膏是矿山开采及冶炼等工业过程产生的大宗固体废弃物。工业活动产生的废液普遍有高含量的砷等有毒元素,这导致所产生的石膏也含有较高浓度的砷等有毒元素。研究砷在石膏中地球化学行为和归趋对含砷石膏的砷污染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然而目前对含砷石膏中不同形态的砷的定量测定和分析尚存在问题。本文在不同pH值的条件下共沉淀砷和石膏,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近边光谱(XANES)和电子顺磁共振(EPR)对石膏中掺杂态和表面吸附沉淀态的砷进行定量分析。ICP-MS的结果表明随着pH从2升高到12 和14,石膏中砷的含量由57×10-6 增加到 67 470×10-6和63 980×10-6。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近边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光谱分析表明石膏样品中主要含有五价砷。在2≤pH≤7.5时,固体样品中同步辐射吸收边后的峰形状和掺杂态砷的形状类似,而在pH≥8时,其边后峰的形状发生明显的变化;粉末电子顺磁共振(EPR)定量分析表明在2≤pH≤7.5时砷在石膏中的含量和ICP-MS的分析结果一致,而在pH≥8时其含量明显小于ICP-MS的分析结果。这些结果揭示了在2≤pH≤7.5时,砷在石膏中主要以掺杂态的形式存在,而在pH≥8时大部分砷是以吸附态或表面沉淀的形式存在。五价砷在石膏中的含量和固定机制随着pH值的变化而变化,其研究对了解尾矿中石膏对砷污染的控制作用具有重要作用。此外,研究石膏中由辐射导致的g约为2.33的[AsO3]2-自由基电子顺磁共振特征峰,有助于补充和完善石膏的电子顺磁共振特征谱在地质测年及辐射剂量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5.
唐俊林 《地质与勘探》2020,56(6):1134-1144
近年来,喀喇昆仑地区林济塘中生代沉积盆地内发现了火烧云超大型铅锌矿等众多铅锌矿床,以往对该地区的沉积环境以及其成矿相关性缺乏详细探讨。本文开展了林济塘盆地内侏罗系灰岩微量元素和石膏硫同位素分析,以揭示铅锌矿床容矿地层的沉积环境及其与成矿的相关性。研究发现,盆地内侏罗系灰岩中Ba、V、Ni、Cu、Co、Th、Co、Sr元素及比值特征显示其形成于海相,石膏硫同位素δ34S 值为14.89‰~20.63‰,与同期海水相一致。表明该盆地内铅锌矿床的容矿地层形成于干热气候条件下的海相沉积氧化环境。  相似文献   
106.
晶洞奇观     
贵州省晴隆锑矿,近几年在坑道掘进中,连续发现了几十巨大的后生晶洞。一种叫“矿花洞”;一种是石膏晶洞。洞中方解石或石膏晶簇琳瑯满目,异采多姿,奇“花”异石,装饰其间。构成一幅幅壮丽的大自然最观。  相似文献   
107.
108.
潞安矿区奥陶系岩溶发育规律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芳珍 《地下水》1998,20(2):70-73,60
本文主要就潞安矿区奥陶系中统的岩溶发育规律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岩溶的形成为滴水膏溶及其洞穴侵溶。讨论了石膏在岩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指出了本区水源地的寻找方向。  相似文献   
109.
本文针对某工程砼质量事故,利用X衍射分析出砼矿物组成,判定出这次砼质量事故主要是由于水泥中石膏掺量过多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0.
湘北张家岗石膏矿为一超大型沉积层状石膏矿床,石膏矿层数多,厚度大,矿层稳定,矿石质量好。本文分析描述了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层)及矿石基本特征,并对其戍因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