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1篇
测绘学   8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214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下扬子区三叠系膏盐建造的沉积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下扬子区,特别是南京周冲村石膏矿区深部发育的蒸发岩的沉积特征及其在纵向上的变化,将这套蒸发岩地层自下而上分为下、中、上三段。它们所反映的沉积环境分别为:下段,潮地平-泻湖;中段,咸化泻湖,上段,主要为萨布哈环境。  相似文献   
72.
本文硅灰石膏发现于我国河北省的符山,固镇和坡山等矿山。它以脉体穿入钙镁橄榄石夕卡岩中,呈纤维状集合体,有时形成六方针状晶体。平均粒度为0.05×0.05×2mm~3,No=1.513(±0.0015),Ne=1.471(±0.0015),比重为1.92(±0.02)。根据化学分析计算晶体化学式为:(Ca_(2.73)Mg_(0.23) Na_(0.03))[Si_(1.0)Al_(0.03)(OH)_(6.18)](CO_3)_(1.067)(SO_4)_(0.952)·10.86H_2O。红外光谱有17个吸收频带,其中1394,1100和756-672cm~(-1)分别指派给CO_3、SO_4和SiO_6的伸缩振动。DTA曲线表现有186℃及784℃两个吸热峰及804℃的放热峰。本区的硅灰石膏是低温下钙镁橄榄石的热液蚀变产物  相似文献   
73.
本文利用直接法和富利叶合成侧定了产于我国四川省三叠系蒸发岩里的多钙钾石膏 的晶体结构,结构参数经最小二乘法修正后,,R = 0.084。结构分析表明,多钙钾石膏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 a = 17.462 (8)A,b=6.828(2)A,c=18.219(9)A,β=113.45(4)º。,V=1992(1)A3, Z=4, Dm=2,91, Dx=2.90(3)。三个硫酸根四面体各自的平均S-O键长为1,467、 1.464 和1.478A。有三套Ca原子,其中Ca1在二次对称轴上。Ca原子的配位数为9,各自的平均Ca-O键 长为2.516、 2,515和2.459A。K原子的配位数为8。首次测定了矿一物中氢原子的位置,证实矿物含1个结晶水,而不是含1.5个结晶水。晶体化学式为K2Ca5 (SO4)6.H2O。  相似文献   
74.
75.
通过不同比例的咸淡水混合作用及水岩作用的室内模拟实验,对咸淡水过渡带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进行了研究。在咸淡水混合作用的过程中,海水与淡水的混合是以机械混合为基础的复杂的化学过程,混合液的总碱度和pH值均显著上升,而电导率明显下降,方解石和石膏的饱和指数均明显增大,而Pco2降低。在水岩作用的过程中,混合液的pH值、总碱度和电导率均显著上升,石膏的饱和指数由~1.06~-0.71升高至-0.86~-0.50,石膏发生溶解;方解石的饱和指数由0.69~1.07降至0.00-0.10,方解石发生沉淀.最后接近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76.
运用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对国道213线五指山隧道进行研究。涌水起源和地下水循环特征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国道213线五指山隧道涌水属于深循环地下水,进口段隧道涌水主要来自于砂页岩含水层,而隧道出口段涌水化学组成则受控于石膏矿物的溶解;硫、氧同位素组成分析证实五指山隧道主要涌水带均与浅表地下水的直接下渗有关。此研究成果为隧道涌突水的预防和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7.
According to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bservation by an electronic microscope and x-ray identification and chemical analysis, desert-steppe migration in the Loess Plateau at about 450 kaBP was studied. The data show that gypsum illuvial horizon indicating the desert-steppe environment developed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fifth layer loess in Shaoling tableland in Chang‘an and Bailu tableland in Xran of Shaanxi are situated in the southern Loess Plateau. This indicates that remarkable drying occurred, a large-scope migration of desert steppe took place toward south and the climate zone migrated 5 degrees in latitude to south which is the largest migration range indicated by geochemical indexes. The desert-steppe and more wild environment distributed widely on the Loess Plateau at that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gypsum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climate changed at 450 kaBP from monsoon climate to nonmonsoon climate in the Loess Plateau, and the region was not affected by summer monsoon and was in the cold and dry environment of nonmonsoon climate. Annual mean nrecinitation was about 200 rnm. 400 mm less at that time than at oresent.  相似文献   
78.
在0.5 ̄1.5GPa,160 ̄255℃条件下动态监测了石膏脱水过程中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脱水过程中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速度可间接地反映脱水反应的速率;第二阶段反映了流体中溶解离子的增多。相角随时间的变化可动态反映释放的水在矿物颗粒边缘的存在及连通性。电导率法是适用于含水矿物脱水过程动态监测及脱水过程中水的分布、迁移等动力学过程就位研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9.
张超  余克井  杨春和  陈剑文 《岩土力学》2006,27(Z1):113-117
对于磷石膏的力学特性,国内外的研究很少。通过室内高压三轴试验,研究了磷石膏的强度与围压的关系。从高压三轴试验结果来看,磷石膏的强度随着围压的升高而降低,且磷石膏的高压折减效应比较明显。在稳定性分析中,如果采用常规围压条件下的三轴试验得到的强度进行分析,其稳定性分析结果是偏于不安全的。以一个高磷石膏坝为例,对其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强度折减以后其安全系数明显降低。得出了磷石膏具有明显的高压强度折减特性,在高磷石膏坝的稳定性分析中一定要考虑高压强度折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