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1篇
测绘学   8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214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石膏-土坯墙民居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适宜于新疆民居建设的新型绿色生土建筑.通过石膏-土坯墙墙片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了这种生土墙体的破坏特征及抗剪性能;1/4比例房屋模型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单层石膏-土坯墙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可以在干旱少雨地区推广使用.文中对该结构的试点工程也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2.
利用石膏产状研究汶东盐湖相沉积与烃源岩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石膏矿物类型和产状以及其它相标志,对汶东凹陷汶ZK16 钻孔的古近系盐湖相地层进行了沉积相分析,并结合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对不同沉积相的烃源岩开展了地球化学评价。汶东凹陷石膏矿物组合较好的反映了古盐湖沉积环境、水深、盐度和底水含氧量等的变化,不同的石膏矿物组合对应着不同的沉积相和不同质量的烃源岩,其中干化泥坪相和盐化泥坪相石膏矿物组合以分散胶结状和结核状为主,其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低,发育非烃源岩到差烃源岩;干盐湖相石膏矿物组合以肠状石膏和透镜状石膏为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发育好到优质烃源岩;而深水盐湖相石膏矿物以纹层状石膏为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总体达到优质烃源岩的标准。据此,建立了盐湖相烃源岩的发育模式。该模式对于中国第三系盐湖烃源岩,特别是高演化程度的盐湖相烃源岩原始烃源岩类型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3.
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及采集样品的微观分析,文中详细研究了新疆乌苏地区新近系发育的石膏脉特征,并从古沉积环 境、成岩作用、风化作用和溶盐水注入期次等方面分析了石膏脉的形成过程。该区石膏脉发育形态特殊,主要是由两横两 纵4条线状主控石膏脉派生出的各种产状石膏脉组成,呈龟壳状。通过分析认为该石膏脉的形成过程共经历过4个阶段,炎 热的古沉积环境为沉积大量的石膏矿物奠定了基础,先成岩后胶结的成岩作用为石膏脉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加上强烈的 风化作用和多期地表溶盐水注入和析出,形成了现今的龟壳状结构石膏脉。该套石膏脉的存在为推测盆地中心可能存在天 然储层裂缝改造区提供线索,并对西北地区新近纪干旱沉积环境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4.
本文以宁南盆地北部的贺家口子清水营组剖面为研究目标,对古近纪晚期清水营组的岩性特征、石膏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泥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清水营组岩性以灰绿-紫红色泥岩、石膏及二者互层为主,可划分为8个二级沉积旋回和3个一级沉积旋回。石膏中CaO含量反映了咸化湖盆中石膏的化学沉积作用,Al_2O_3等为陆源碎屑来源,清水营组下段为盐湖深水环境沉积的纯净石膏;中段石膏沉积的水体较浅。清水营组下段地层泥岩TOC和生烃潜量(S_1+S_2)较高,说明在咸化湖盆演化早期气候较湿润、水体较深;而泥岩降解潜力相对小,反映有机质以高等植物来源为主,陆源输入较多。在此研究基础上,认为宁南盆地清水营组沉积包括:蒸发岩的沉积和碎屑岩的沉积;咸化湖盆演化尚未达到钾盐等盐岩沉淀的高浓缩阶段。咸化湖盆演化主要经历了早期封闭深水盐湖发育阶段、中期封闭浅水盐湖鼎盛阶段和晚期开阔浅水盐湖消亡阶段。宁南盆地古近纪晚期咸化湖盆演化与盆地的持续构造沉降和各次级沉积坳陷最终连为统一的湖泊这一重大区域沉积事件有明显的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95.
《岩土力学》2017,(7):1933-1942
国内盐岩矿床的典型特征是夹层多,其中云应、平顶山地区多为石膏夹层。盐岩储库在建造和运行过程中,夹层会浸泡在卤水和石油中。为了研究石膏夹层在腐蚀条件下的断裂韧度和弱化损伤机制,采用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建议的V形切槽巴西圆盘试验(CCNBD)试件,分别将其浸泡在淡水、半饱和卤水、饱和卤水和酸性石油中,温度分别为20℃、50℃、80℃,浸泡时间为1个月,并与干试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种液体浸泡后,石膏的断裂韧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急剧下降,而同一温度下,石膏的断裂韧度随着卤水的浓度增大基本不变。水和卤水浸泡后的石膏断裂韧度变化程度要大于酸性石油。石膏在水和卤水浸泡后的弱化机制是由于水-温度-氯离子的作用,其中水-温度的作用占主导,氯离子的侵蚀作用较小;酸性石油浸泡后的弱化机制是因为温度破坏了氢键及受热膨胀,同时另一原因是石膏和酸性石油(环烷酸)发生弱反应。环烷酸和石膏发生环烷酸钙,而环烷酸钙溶于油相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上述研究对评估盐岩储库的稳定性及其密闭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
平坝磷石膏堆场渗漏分析与污染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坝磷石膏堆场未做防渗处理,堆场产生的含磷、氟的渗滤液通过排污水渠、岩溶管道和裂隙进入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系统,污染了羊昌河的水质,严重影响了红枫湖水库的水环境。通过水文地质勘察、样方统计调查、压水试验和连通试验等方法,查明了堆场岩溶及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分析了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指出堆场渗滤液通过地表02水渠、01水渠?落水洞L1?泉点Q16及地下岩体节理裂隙等通道污染羊昌河。地下水污染受节理裂隙结构面控制,主要的污染方向为北、西向。根据水样监测的资料,划定了堆场水污染的范围及程度。最后,针对堆场勘察情况提出了垂直防渗、水平防渗、引流汇集和表层覆盖等污染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97.
根据野外调查和室内鉴定、分析了黄土高原350~280 ka PB前后的气候迁移变化问题。资料表明,在地处黄土高原南缘的陕西长安少陵塬第3层古土壤形成中晚期和第4层古土壤形成的早期有代表荒漠草原环境的石膏发育,指示当时黄土高原气候发生了显著的干旱化与大幅度的荒漠草原南迁,与现在这个地区气候相比,气候带向南迁移了约4个纬度,也说明在这段时间内荒漠草原广布于黄土高原。石膏的发育还揭示,在350~280 ka PB前后黄土高原气候发生了性质的转变,第3层古土壤发育中晚期和第4层古土壤发育早期最少各有一个时期气候特别冷干,当时该区已基本不受夏季风的影响,并处于冬季风气候控制的环境下。  相似文献   
98.
兰州盆地石膏g=2.004峰平均寿命的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热活化技术 ,对兰州盆地庄浪河剖面野狐城组地层中石膏样品的g=2.004峰ESR信号进行了平均寿命的估算。实验结果表明 ,一级动力学方程可能不适于g=2.004峰ESR信号平均寿命的估算。研究中采用几种方法估算了g=2.004峰ESR信号平均寿命 ,并进行了比较。用双二级动力学双活化能模式估算石膏g=2.004峰ESR信号在20℃时平均寿命为2.22×108a。  相似文献   
99.
滇西兰坪盆地中多数金属矿床伴生大量膏盐体,为了探讨膏盐体与金属成矿关系,对膏盐体进行了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发育在云龙组中呈层状黑色石膏稀土总量,δEu(0.87)和δCe(0.95),87Sr/86Sr(0.708 629~0.710 189),δ34SV-CDT(9.6‰~+11.9‰)与区域云龙组地层地球化学特征相近;分布在云龙组地层中呈蘑菇状、指状侵入的块状石膏的稀土总量,δEu(0.65)和δCe(0.85),87Sr/86Sr(0.707 695~0.708 127),δ34SV-CDT(+12.6‰~+15.4‰)与晚三叠世三合洞组碳酸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相近。结合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兰坪盆地的Sr、Cu、Pb和Zn等成矿元素主要来源于热卤水对地层的淋滤和萃取,成矿元素S主要为沉积地层中的硫酸盐热化学还原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0.
河西走廊花海古湖泊全新世白云石的发现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对河西走廊花海古湖泊沉积物的X衍射分析发现,全新世期间有明显的白云石沉积.岩性、沉积过程、石膏以及Fe3+含量的变化表明,花海湖全新世白云石沉积环境以还原环境为主,即还原环境利于白云石的形成,为白云石的成因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白云石作为碳酸盐矿物,可以反映湖水盐度,但并非直接指示了湖水的咸化.随着湖水盐度的进一步增加,在硫酸盐型湖泊中,白云石含量随盐度的增加而相应减少,表明利用白云石分析湖水盐度时需要结合其他矿物进行分析.结合石膏含量的变化,花海湖全新世时期白云石含量的变化可以揭示该区域湖水盐度的变化.在10.478.87 cal ka B.P.早全新世时期,湖水的盐度较高,气候由干向湿转变;8.87 cal ka B.P.时期,有大量石膏沉积,显示了湖水盐度的进一步升高,气候干旱;随后湖水相对淡化,气候湿润;5.50 cal ka B.P.至今,沉积出现间断,气候逐渐干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