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122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银川平原植被生长与地下水关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干旱区植被生长与地下水的关系是生态水文地质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西北内陆干旱地区降水稀少,植被的生长发育与地下水的关系极为密切,从大尺度上研究地下水变化的生态效应问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借助遥感方法,结合地下水观测数据,在区域尺度上定量地研究了中国银川平原地区地下水埋深及矿化度与植被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适宜植被生长的地下水埋深范围约为1~6m,当地下水位埋深为3.5m左右时,植被长势最好。而在水位埋深为3.5m左右的地区,植被生长的相对好坏又受地下水矿化度的影响。当地下水矿化度为0.9g/L时对该地区植被的生长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42.
地下水按化学成份分类及矿化度分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惠森 《地下水》1992,14(2):119-122,91
本文针对水化学分类的舒卡列夫和布罗茨基法的不足,在考虑适合大、中比例尺编图且能反映水化学演变规律、从分类命名中能反映出水化学成份较确切含量及当前化学分析准确度水平等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化学学分类的新方法。最后,还根据生产实际对矿化度的分级和库尔洛夫式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43.
吐鲁番盆地是我国西部极端干旱地区的一个山间盆地,气候干旱、降雨稀少,荒漠生态典型,生态环境脆弱。文章从植被生长与土壤含水率、含盐量、地下水矿化度、埋深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吐鲁番盆地艾丁湖周缘低湿地植被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合理生态水位为埋深2.5~3.5 m。总结了吐鲁番盆地天然绿洲区的植被随地下水变化的关系及其演替模式。  相似文献   
44.
水银洞金矿为滇黔桂"金三角"最重要的金矿床,是典型的卡林型层控金矿床。运用绘制等高线图和含矿层矿化分布图的方法,对水银洞矿床0~427勘探线的钻孔数据分析,并用surfer软件绘制矿层的顶底板和地层矿化趋势的模拟图,重点分析了含矿地层的构造形态和矿化规律,结果显示:界面等高线反应背斜的形态,水银洞矿区背斜的高点和背斜倾伏端是金矿的主要赋存位置;Sbt(构造蚀变体)与上部龙潭组矿化值有负相关效应;水银洞矿化整体具有不均匀性,Sbt向东南延伸且在东西向具有弱—强—弱的富集规律。Sbt矿化强度在东西向具有弱—强—弱的规律,而龙潭组地层中的矿化与Sbt呈现一定负相关效应,在背斜倾伏端龙潭组矿化度开始增强,预示深部地层可能还会有大规模的工业矿体存在。  相似文献   
45.
刘松 《海洋与湖沼》1996,27(4):451-454
根据1990-1994年博斯腾湖小湖区出入湖水质矿化度监测和开都河西支入湖水量和出湖水量观测资料,采用水量平衡和盐量平衡关系推导出博斯腾湖小湖区出湖水质矿化度模型。  相似文献   
46.
陈中红  查明 《地质科学》2010,45(2):476-489
东营凹陷古近系水化学场分布与湖盆演化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矿化度从深到浅逐渐降低,体现出沉积环境开放性的增强。高矿化度分布是咸化湖盆重要特征,盐岩溶解、扩散、运移和断裂沟通是其主要成因。在这种高矿化度地层水化学场中主要发育CaCl_2水型,在盆地边缘低矿化度地层水中,以NaHCO_3水型为主,同时发育有少量低—较高矿化度的Na_2SO_4水型和MgCl_2水型。对东营凹陷大量实测地层水及油气性质资料分析表明:东营凹陷CaCl_2水型指示地层封闭性条件较好的还原环境,在该环境中油气藏分布最为广泛,目前发现的高矿化度(100 g/L)油藏与CaCl_2水型相关;低矿化度(10 g/L)NaHCO_3水型指示封闭性条件差、水交替强烈的水文流畅环境,对油气聚集不利,可形成次生油气藏;高矿化度(30~100g/L)的NaHCO_3水型对油气聚集也有利,在该水型中多形成原生油气藏,其成因与地幔高浓度的CO_2运移及断裂通道的沟通作用有关;研究区高矿化度(30 g/L)Na_2SO_4水型的形成与膏盐有关,其中可形成原生油气藏;低矿化度Na_2SO_4水型指示封闭性条件差的氧化环境,对油气聚集不利。研究结果表明,在东营凹陷断陷咸化湖盆中,含NaHCO_3水型的地层环境更能代表地层水交替强烈的开放性沉积环境,而Na_2SO_4水型分布多与硫酸盐有关;东营凹陷表现出高矿化度的NaHCO_3水型和Na_2SO_4水型等异常地层水环境,但在各类型地层水环境中油气藏都有所发现,显示出典型断陷咸化湖盆中水化学场分布特征及与油气成藏之间独特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7.
沾化凹陷东北部地区地层水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分析了沾化凹陷东北部地区地层水的矿化度、水化学类型和化学系数变化特征,讨论了影响地层水化学性质的因素及地层水成因。研究表明,地层水矿化度随深度减小,化学系数随深度增大;沙河街组以低矿化度NaHCO3型地层水为主,东营组和馆陶组以较高矿化度CaCl2型地层水为主。低矿化度NaHCO3型地层水是长石高岭土化作用的结果,高矿化度CaCl2型地层水成因是斜长石的钠长石化。  相似文献   
48.
为解决矿井水排放对周边环境和地下水水质的污染,对矿区水文地质资料进行了认真分析,认为梧桐庄矿井位于鼓山东南端的停滞区,属基本封闭的地垒块段,含水层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具备回注储存高矿化度矿井水的地质构造条件。在选定区内建凿大口径回注井组,将经地面水处理厂多级处理后达标的矿井水,通过管网系统分级配送利用、回注储存,用于矿井生产、生活及农田灌溉。该工艺技术解放煤炭资源3 900万t,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达到了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49.
高仁先 《地下水》1994,16(3):129-131
以日本的青森大桥、本四联络线-孤出线北浦港桥、白鸟大桥、明石海峡大桥等桥为例,简要介绍了地下连续墙基础在桥梁工程上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0.
经理化测试,韩庄泉水为为低钠、低矿化度锶碳酸—钙镁型矿泉水。依据实测流量资料,确定了年可开采量约为1.6万t。该矿泉水可以开发利用,但需注意水源地的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