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3篇
  免费   933篇
  国内免费   1717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1779篇
地质学   2987篇
海洋学   28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90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6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3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的岩心进行了声发射测量,确定了301~1531m深度的最大主应力。并与钻孔崩落法(深度1269~1655m)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声发射测量所得测值基本上落在钻孔崩落法测值的趋势线上,两种方法所得结果一致,说明测量结果可信。测量结果表明科学钻探主孔地应力大小随深度增加,在浅部301m最大主应力为13.4MPa,在深部1655m为55.2MPa。随深度的增加率为0.0279MPa/m。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54°±3.3°E,且方向不随深度变化。  相似文献   
42.
对改进初始强迫风场后的Zebiak-Cane海气耦合模式预报性能进行了全面评估。结果表明:1)耦合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预报能力小于80年代;提前0~5个月的耦合模式预报能力小于同期持续预报能力,之后则相反;耦合模式对Nino3区指数预报能力最强。2)在1997/1998年El Nino事件期间,耦合模式对东太平洋SSTA场预报能力大于其对中西太平洋SSTA场的预报能力,且提前0~2个月之后的耦合模式对东太平洋SSTA场预报能力远远大于持续预报。  相似文献   
43.
BJ2032VJ汽车底盘性能良好、价格便宜,为我军基本装备用车,经改装后广泛应用于多种轻型机动系统中。本文基于野外测绘的特殊设计要求,介绍了该底盘在用于野外测绘任务时的改装设计中应改进的几个方面,消除了现有载荷结构和测绘作业特殊要求之间的矛盾,并给出了相应理论分析过程和具体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4.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和论证我国西南某水电站拱肩槽高边坡的稳定性。重点对左岸拱肩槽边坡在自然状态下和施工开挖过程中以及开挖后的应力、应变场特征和演化规律进行了二维有限元分析,并据此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与评价,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5.
非饱和膨胀土的土-水特征曲线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土体中含水量的变化常会引发各种工程问题。研究表明 ,非饱和土的工程性质不仅取决于土的组成、结构和应力状态 ,还与土中的吸力密切相关。非饱和土的土 -水特征曲线表达了土体中含水量与吸力的关系 ,是非饱和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6.
断层周围的弹塑性区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弹塑性有限单元方法 ,通过模拟符合实际状况的逐步加载过程所引起应力场和塑性形变区的研究 ,得出如下结果 :①在塑性或韧性剪切形变情况下 ,断裂或形变带的共轭剪切角往往大于 4 5° ;②在双向挤压应力条件下 ,先存断裂的前缘部位没有拉伸应力存在 ,但可能有伸展形变发生 ;③与最大主压应力夹角为 3 0°~ 90°的断层前缘是偏应力的优势方位 ,容易发生塑性剪切形变 ,特别是夹角为 60°左右的断层是最易发生新的构造活动的断层 ;④多数断层两侧一定范围内以及断层内部是相对的低应力区。这些应力的低值区 ,非常有利于矿液和油气的运移、聚集和成藏。  相似文献   
47.
影响地下应力状态的构造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瑞珣  吕古贤 《地球学报》2002,23(2):103-106
成岩成矿的外部条件中压力是很重要的因素。地下岩石所受的压力不仅来自上覆岩石的重力,而且来自构造力和热力及其它力。这些力合成一个三轴不等的应力状态,相当一个以最短轴为半径的球状应力迭加一个差应力。前者影响成岩成矿和变质作用,后者控制岩石变形和组构的变化。通过三维应变应力测量,这两部分力通过计算是可以区分开的,因而这将是建立地下深度测算新方法的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48.
49.
花岗岩动三轴抗压强度的裂纹模型研究(Ⅰ):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简要地介绍了岩石材料在压应力作用下的裂纹模型.应用虚拟力方法(Pseudo-traction method)考虑2阶虚拟力情形,求解裂纹组应力强度因子表达式,为岩石动三轴抗压强度的裂纹模型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0.
在合理构建华南印支期地质-物理模型的基础上, 利用FLAC软件, 模拟了该区印支期过铝质富钾花岗岩形成与基性岩浆底侵, 及陆壳变形叠置加厚两种动力学背景的可能联系. 模拟结果表明, 220 Ma±的基性岩浆底侵能导致地壳含水矿物相岩石的深熔, 但除非印支期存在大规模基性岩浆的底侵作用, 否则其热效应持续时间和热效应波及范围难以形成具大岩基规模的湖南印支期花岗岩. 在陆壳叠置加厚模型中, 地壳的叠置加厚可导致中下地壳界面温度升高到700℃以上, 引起片麻质岩石熔融, 当加厚因子达1.3, 白云母矿物脱水熔融产生的熔体达到熔体流动临界比例(≥20%), 从而形成花岗岩基; 结合印支期挤压逆冲推覆构造和同期基性火山岩极少出露的地质事实, 认为陆壳变形加厚可能是湖南印支期构造岩浆作用形成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