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4篇
  免费   564篇
  国内免费   739篇
测绘学   366篇
大气科学   601篇
地球物理   481篇
地质学   1364篇
海洋学   605篇
天文学   62篇
综合类   261篇
自然地理   23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0年   2篇
  1943年   3篇
  193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51.
利用重庆市涪陵区1953~2008年来的气温、降水、日照等资料,通过气候统计诊断分析方法,从气候基本特征、要素变化趋势、气候突变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6年来,重庆市涪陵区除夏季外,年和各季节气温呈上升趋势,冬季升温显著.年降水量和春、夏、冬季降水量均为上升趋势,秋季降水量为下降趋势.日照时数经历了一次显著波动,由多到少的突变发生在1973年前后.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都存在突变现象.气温和降水的异常年份多发生在90年代以后.  相似文献   
952.
采用涪陵逐日极端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对涪陵的高温闷热天气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揭示了涪陵高温闷热天气的发生、分布和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高温日数、极端最高、最低气温的线性趋势均为下降趋势,而闷热天气的线性趋势呈上升趋势.高温、闷热天气以及极端最高、最低气温之间有着不同的多尺度时间变化特征,且后者较前者复杂.  相似文献   
953.
利用1949—2003年近55 a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WNPTC)移动路径6 h中心经纬度矢量资料,矢量栅格化到1°×1°网格,统计WNPTC出现的次数、不同移动方向的次数及走向率,结果表明:(1)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空间分布具有积聚性,从生成源区向外递减。WNPTC消亡区在陆地比较集中,而洋面上相对离散;(2)WNPTC季节变化明显,冬季大值中心纬度最低,春季次之,夏季达到最高,秋季较夏季向南偏移1~3个纬度;(3)在El Nino次年热带气旋增多的区域,而La Nina次年热带气旋减少,15°N附近为分界线,反之亦然;(4)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移动方向和走向率除具有明显的纬向分布特点,在经向方向上也有差异;各个移动方向区域与其相对应的走向率区域基本相同,但是最大值中心并不重合。  相似文献   
954.
山东省1971—2008年蒸发量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山东省65个气象观测站1971-2008年逐月的Ф20cm蒸发皿蒸发量资料,分析了山东省蒸发量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全省气温升高的气候背景下,全省年平均蒸发量以-87.78mm/10a的气候倾向率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下降速度西北内陆大于东南沿海,四季中又以春季下降最快。1971—1983年所有年份的蒸发量均高于平均值,从1984年开始,72%的年份蒸发量在平均值以下,2003年出现最小值,为1438.5mm。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的减少是导致蒸发量减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55.
应用200920034860.1专利技术,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高炮方位准确定位,在360。范围内,最大误差〈1.325。(65式高炮)。方法简单可行,方位确认操作方便实用,90。范围内1次定位时间〈15s,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人工影响天气高炮作业中方位判别精度的难题。  相似文献   
956.
事件概率回归估计与降水等级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对比分析概率回归降水等级预报和回归降水等级预报的差异, 2007年秋季至2008年夏季全国平均检验结果表明:概率回归降水等级预报效果好于回归降水等级预报, 尤其是小雨预报, TS评分明显高于回归降水等级预报, 同预报偏差过大情况也有很大改善。进一步分析表明:回归降水等级预报方法在建立小雨预报方程的样本中, 少数较大降水量的样本方差占总方差的百分比过大, 导致预报方程中反映的预报量与预报因子的关系以少数大降水量样本为主, 是造成小雨预报空报过大的原因。与模式降水预报的对比分析表明:概率回归降水等级预报效果好于模式直接降水预报, 模式降水空报较大情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57.
研究了河北开滦矿区不同变质程度的煤对不同配比CH4/CO2二元气体等温解吸特性,并用扩展Langmuir方程的推论计算了CH4/CO2二元气体各组分在吸附相中的浓度,分析了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开滦矿区煤对CH4/CO2二元气体解吸过程中,中等变质程度煤(Ro=1.21%)对混合气体的吸附能力大于低变质程度煤(Ro=0.58%),且混合气体中CO2浓度越大,总吸附量越多。吸附相中CH4的相对浓度是逐渐降低的,CO2的相对浓度是逐渐升高的。开滦矿区中等变质程度煤相对于低变质程度煤,用CO2气体置换煤层中CH4,可以获得较高的单位压降CH4解吸率,注入CO2的量越多、相对浓度越高,其置换效果就越好,更适于往煤层注入CO2提高煤层气产量技术的实施。  相似文献   
95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下水中锑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采用不确定度连续传递模型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下水中锑元素含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并采用x、y的相对差,对标准曲线进行双误差回归。结果表明,水样中锑含量越低,其相对不确定度越大,且标准曲线的拟合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对其总不确定度有较大的贡献率,这与实验室中的实际测试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959.
硅钼黄分光光度法测定地下水中偏硅酸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不确定度连续传递模型,对硅钼黄分光光度法测定地下水中偏硅酸(DZ/T0064.62—93)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溶液引入的不确定度、曲线拟合产生的不确定度和测量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三部分,而二氧化硅和偏硅酸的摩尔质量不确定度较小,可以忽略不计。采用双误差回归的方式对标准曲线进行拟合,在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量化的基础上,通过合成得到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再乘以95%置信概率下的扩展因子2,得到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960.
星载测高仪交叉点数据定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洋测高卫星的发展状况入手,介绍了用测高仪数据进行定轨的意义.然后,分析了测高仪数据的误差修正模型及交叉点数据计算方法,详细介绍了JASON-1测高数据文件中所涉及的误差修正量和采用的模型.最后,通过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的计算,分析了单用测高仪数据和交叉点数据进行轨道确定所能达到的精度,为未来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