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46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对甘肃省2000-2009年的碳源和碳汇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该地区碳源、碳汇随时间变化的预测模型,并预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甘肃省碳源由2000年的4.294 7×108 t/a逐年增加至2009年的5.6307×108t/a,10年间增加了31.11%.而同期碳汇由3.9595×108t/a逐年增加到4.8991×108t/a,仅增加了23.73%.显然,碳源的增加速率高于碳汇.甘肃省2000年碳失汇为0.3352×108t/a,2009年增至0.7316×108 t/a.预测甘肃省2015年碳源总量将达到6.7193×108t/a,碳汇总量为5.5487×108 t/a,碳失汇将达到1.1706×108t/a.显而易见,如不改变现有的发展模式,甘肃碳源与碳汇的失衡将不断加剧,碳安全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72.
国外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全球变化背景下,面对湿地生态系统是否能维持其碳汇功能等问题,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讨论:当前湿地生态系统碳源与碳汇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湿地碳源与碳汇功能时空格局变异最新研究进展;影响湿地甲烷排放的因素;湿地碳循环过程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模式;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拟。认为当前对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认识的局限性,是导致碳循环成为全球变暖互馈机制中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中国当前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特点,提出了中国未来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焦点问题,即如何在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维持中国湿地生态系统现有碳储存库的功能,以及如何提高已退化湿地的固碳功能及潜力。  相似文献   
73.
兰州市近50年城市热岛强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1956-2005年兰州市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分析了近50年兰州市城市热岛效应变化,并利用城区和郊区3种气温的倾向率计算了城市热岛强度倾向率和热岛增温贡献率。结果表明:1956-2005年兰州市3种气温的城郊差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倾向率分别为每10年0.371℃、0.169℃和0.654℃,其中,最低气温的城郊差上升最明显。近50年兰州市增温主要发生在后25年(1981-2005年),前25年除城区最低气温外基本上以降温为主。后25年中,城区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倾向率分别为每10年0.789℃、0.997℃和0.625℃,郊区则相应为每10年0.493℃、0.790℃和0.077℃,其中最高气温增温最显著,最低气温增温最少;以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表示的城市热岛强度的倾向率分别为每10年0.395℃、0.188℃和0.674℃,热岛效应对城区增温的贡献率分别达到87.0%、49.6%和100%。冬季城市和郊区的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倾向率最大,但热岛增温贡献率最大的是春、夏季气温,而不是冬季气温;这可能主要与兰州市冬季严重的空气污染有关, 因为其对城市热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后兰州市热岛效应有增强的趋势,但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的热岛增温贡献率除个别季节外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4.
华北汛期日降水特性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基于中国740站逐日降水资料, 使用线性倾向估计、 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 分析了华北汛期降水量、 5类汛期降水频率及其贡献率的趋势特征和年代际变化, 揭示出一些比较有意义的新事实, 结果如下: 华北汛期降水量、 5类降水频率及其贡献率都有一定的下降趋势, 华北汛期降水量下降趋势最明显。5类降水频率的下降趋势, 表现出明显的渐变特点, 其中, 小雨频率下降趋势最大, 暴雨频率和大暴雨频率的下降趋势并不显著。5类降水贡献率下降趋势中, 华北暴雨贡献率下降趋势最大。50年来, 华北汛期大雨贡献率最大, 接近于总降水的1/3。华北汛期降水量的多寡主要受其汛期大雨的频率和暴雨的贡献率影响。华北汛期降水量和暴雨贡献率都在1978年前后发生了年代际突变, 华北暴雨贡献率的年代际突变是造成华北汛期降水量发生年代际突变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75.
本文利用2010—2019年滇中石林县的全球再分析资料,通过HYSPLIT模型的后向轨迹对不同季节和不同高度的水汽来源进行追踪和分析。结果表明:石林县四季的水汽源地和水汽运移路径存在差异。春季水汽主要来源于受高空西风影响的欧亚大陆和非洲北部,夏季水汽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南海和西太平洋海域,秋季水汽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南海和西太平洋,冬季主要来源于欧亚大陆和非洲北部的高空西风、孟加拉湾海域。石林县的水汽通道有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南海、西太平洋、欧亚非大陆、局地五条水汽通道,且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高度层的水汽输送通道和水汽贡献率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76.
周建华 《江苏地质》2001,25(3):174-179
从南京市的矿业经济成分入手,对矿山布局、加工水平、资源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显示了乡镇矿业经济的发展情况.运用统计分析的结果说明南京市矿业经济总体特征和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提出了矿业经济发展的“矿山环境恶化变量“的概念以及与治理成本的关系,阐述了采矿活动对环境破坏与恢复治理的动态平衡原理.就OR值的优化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运用宏观经济学等理论分析了区域性矿业经济发展的态势,围绕资源价值的加工放大能力产生的效益反哺环境治理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7.
选择反映地震活动时、空、强特征的8个地震活动性参数,即地震频次N(M L≥2.0)、b值、η值、A(b)值、Mf值、Ac值、C值、D值,用因子分析法对2005年11月26日九江 瑞昌5.7级地震前活动异常特征进行研究,得到反映地震活动时、空、强异常特征的综合指标W fa、主要影响因子及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前4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95.14%,即主影响因子数为4个,其贡献率分别为50.53%、23.50%、16.79%和4.33%。  相似文献   
78.
主成分分析模型是一种将原始多个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相互独立的包含原始指标绝大部分信息的综合指标的统计学方法。利用MATLAB软件探索了利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对专题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并利用科学可视化方法对处理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实验表明,主成分分析模型能够有效简化原始变量,挖掘原始数据中的隐藏信息。  相似文献   
79.
水基系统的概念内涵与演进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宁 《水科学进展》2005,16(4):475-481
阐述了“水基”系统概念的内涵,论述了其客观存在与演进特性,构建了水基系统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出发,应用系统论的观点,提出了解读和评价水基系统的稳定态、和谐度、演进率等指标的定义,并对水基系统的应用策略进行了讨论,展望了应用水基系统理论解决水问题的前景。  相似文献   
80.
以生态显著的巢湖流域中的巢湖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巢湖市近10年内的2006、2013、2016年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分类方法进行像元分类,基于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土地利用转型空间及时间尺度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评价,并采用生态变化响应模型系统定性研究了2006—2016年间巢湖市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变化过程以及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响应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