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127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楚彬  范东明  刘波  秦宁 《测绘工程》2014,23(9):17-20
EIV(error-in-variables)模型同时考虑观测向量和系数矩阵的误差,自提出以来便得到广泛应用。目前针对EIV模型的整体最小二乘解法(TLS)假设观测值仅含有偶然误差,当观测值存在粗差时其解并不是最优的。文中通过选定合适的权函数,结合加权整体最小二乘迭代算法,导出基于EIV模型的稳健整体最小二乘迭代解法(RTLS)。线性拟合实验表明,文中方法能对粗差进行定位,且估计量受粗差影响较小,具有稳健性。  相似文献   
82.
稳健加权总体最小二乘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龚循强  李志林 《测绘学报》2014,43(9):888-894
加权总体最小二乘没有考虑观测数据中可能存在的粗差,本文基于IGG权函数,采用选权迭代法求解加权总体最小二乘。结合模拟数据和真实数据,系统地比较了加权总体最小二乘方法、基于Huber权函数的稳健加权总体最小二乘方法和基于IGG权函数的稳健加权总体最小二乘方法的系数估计和误差估计,通过对比分析表明,两种稳健加权总体最小二乘方法的参数估计结果比加权总体最小二乘方法更加可靠,且以基于IGG权函数的稳健加权总体最小二乘方法为最优。  相似文献   
83.
人卫光学观测中大异常值的剔除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连大  贾沛璋 《天文学报》1994,35(2):113-119
本文详细讨论了人造卫星学观测中大异常值的剔除问题,我们首先将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利用初始轨道,将它转化为便于数学处理的线性模型,用时间差△T,以及轨道面法向差△θ两个量来分析判别,并提出了一种采用截断最小二乘的L-估计目标函数进行大异常值剔除的方法,方法的崩溃点为50%,同时给出了算例,并对初轨精度和剔除门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4.
非线性三维基准转换的稳健估计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三维基准转换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和摄影测量。因为处理非线性的三维基准转换较困难,大多数情况下,是用线性的三维基准转换来解决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简便方法来处理非线性三维基准转换问题。该方法应用了稳健估计原理,使解算得到的转换参数更加稳定和可靠。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计算结果表明新方法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85.
华北地块内部主要断层运动模型的GPS数据反演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利用华北地区 1993~ 2 0 0 0年的高精度GPS观测处理结果 ,采用稳健—贝叶斯最小二乘算法与多断裂位错模型 ,初步分析研究了华北地块内部主要断层现今运动定量模型 ,得到下列结果 :(1)其主要断裂带的走滑运动速率介于 0 .0 3至 3.2cm/a之间 ,1.0至 2 .0cm/a之间者居多 ;其倾滑运动速率介于 0 .9至 8.3cm/a之间 ,1.0至 2 .8cm/a之间者居多 ,一般大于走滑运动速率 ;其张裂运动速率介于 0 .0 4至 3.5cm/a之间 ,0 .0至 0 .8cm/a之间者居多。 (2 )总体来说 ,其主要断裂运动具有继承性 ,西部 (大致以东经 114°为界 )断层运动大于东部断层运动。 (3)其主要断层现今运动以垂直升降运动为主 ,兼有走滑、伸展特征。 (4)依据反演结果 ,讨论了断层运动与地震孕育的关系 ,若将断层运动视为局部“闭锁”地区的弹性应力应变集中或地震能量积累 ,各断层每年有相当于 5 .1~ 7.0级的地震能量积累  相似文献   
86.
测量数据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粗差,当观测值中含有粗差,会严重的影响观测成果的质量。为了对粗差进行探测,选取了数据探测法、稳健估计、多维粗差的同时定位与定值法(LEGE法)对观测值中的粗差进行检验,并进一步利用数据探测法对LEGE法进行改进,将数据探测法、稳健估计、LEGE法以及改进得到的LEGE+数据探测法应用于GNSS高程拟合的粗差探测中。在实验区域,计算结果表明:稳健估计、LEGE法、LEGE+数据探测法具有良好的抵抗粗差的能力;随着含有粗差的观测值数量增多,与稳健估计、LEGE法、LEGE+数据探测法相比,数据探测法的精度会降低;LEGE法和LEGE+数据探测法对含有粗差的观测值具有一定的修正能力。  相似文献   
87.
稳健估计方法常用来消除或减弱观测值中的粗差对水准网计算的影响,然而,不同稳健估计方法的稳健性不尽相同。以3个具有不同观测值数量和未知数数量的水准网为例,通过仿真实验比较了13种常用稳健估计方法的稳健性。结果表明,无论是对于具有独立等权观测值的水准网还是对于具有独立不等权观测值的水准网,L1法、Danish法、German-McClure法和IGGIII方案都是相对更为有效的稳健估计方法。它们比其他常用稳健估计方法能更有效地消除或减弱粗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四川盆地中部上三叠统须家河须组须二段砂岩储层是中国低渗致密砂岩的突出代表,成岩作用对于砂岩致密化具有重要影响。借助铸体薄片、阴极发光、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等实验分析手段,分析不同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以控制孔隙演化的主要或特征的成岩作用划分出6种成岩相;引入视压实率、视胶结率、视微孔率、成岩系数结合孔渗参数,定量评价不同成岩作用强度,区分不同成岩相类型;探索地应用稳健回归方法建立孔渗-成岩系数解释模型;利用成岩系数解释模型解释未取心井参数,绘制成岩系数等值线平面图,预测有利成岩相区域分布。绘制储层(孔隙度6%)成岩系数等值线平面图,预测有利成岩相-有利储层发育区,实现了成岩作用、成岩相定量评价,成岩相的快速预测,并为有利储层发育区的筛选提供了依据,对于致密砂岩气藏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89.
混合总体最小二乘(mixed LS-TLS)合理地顾及了系数矩阵和观测向量误差,却没有考虑数据中可能存在的粗差。利用IGGII方案,提出一种稳健的混合总体最小二乘方法,并通过平面拟合进行验证。结合模拟数据和真实数据,通过与最小二乘(LS)、总体最小二乘(TLS)和混合总体最小二乘的对比分析,证实这种稳健混合总体最小二乘的平面拟合结果最为可靠。  相似文献   
90.
基于稳健有序独立成分分析(ROICA)的矿产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成分分析(ICA)充分考虑了以往主成份分析(PCA)没考虑到但又非常重要的数据高阶统计特性,但ICA分离后的信号具有顺序、符号、幅度的不确定性,而矿产资源预测又必须弄清分离后信号(地质变量)的地质意义;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稳健有序独立成分分析(ROICA)的矿产预测方法。首先对地质数据进行稳健预处理,然后进行独立成分分析,借鉴因子分析的思想解决独立成分分析算法不确定性的局限,从而可以反映分离变量的有序性。将ROICA方法用于广东省肇庆双壬铜矿区进行矿产资源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区金银矿体的赋存空间位置与传统均值方差方法给出的异常位置明显不对应,没有指示意义;而经过稳健有序ICA处理后的Au、Ag独立成分异常与实际的Au、Ag矿体吻合度很高;Cu、Pb、Zn独立成分异常与Au、Ag矿关联性不大,反映研究区的Cu、Pb、Zn等其他元素或组合不具有Au、Ag矿的指示意义。ROICA方法可用于矿产资源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