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5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338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209篇
地球物理   121篇
地质学   441篇
海洋学   390篇
综合类   207篇
自然地理   1089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将白洋淀生态系统分为水资源、人口、工业、养殖业、种植业、旅游业、水污染7个子系统,找出各子系统之间的反馈关系及子系统的描述变量(包括水平变量及状态变量)。围绕这7个子系统,选择112个变量和参数构筑白洋淀系统仿真模型。以此模型对白洋淀生态系统进行模拟,提出白洋淀发展的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02.
湿地甲烷排放研究简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马学慧  李君泉 《地理科学》1995,15(2):163-169
  相似文献   
103.
我国农林业复合经营发展潜力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农林业复合生态系统是人们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而建立起来的农(牧)林结合的人工生态系统。自1978年K.King博士第一次提出“Agroforestry”这一术语至今,在世界范围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本文是在对我国农林业复合经营大量实地考察和观测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原理,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论述和分析了我国农林业复合经营的发展潜力,总结了我国农林业复合经营的特点,提出了在发展和推广农林业复  相似文献   
104.
中国酸雨     
沈照理  杨永强 《世界地质》1991,10(1):157-158
长江以南地区的酸雨大约90%的pH值均小于5.6,特别是四川省重庆市和贵州省的贵阳市。这两个市酸雨的平均值分别为和4.14和4.02,两市酸雨的频率均在80%。另一方面,中国北方城市很少出现酸雨。在1981年~1983年间北京降雨的年平均pH值均高于7。中国北方只有少数几个城市有酸雨。青岛是典型的例子,在1981年~1983年间,青岛降雨的年平均pH值分别为6.4,4.98和4.13,其每年降酸雨的频率分别为16.7%,98.3%和87.5%。酸性雨水中离子浓度排列如下:SO_4~(2-)>Cl~>NO_3~->F~-,Ca~(2+)>NH_4~+>Na~+>Mg~(2+)>K~+。酸性主要有由硫酸引起。有些地方为何硫的氧化物污染严重,酸雨却很少,特别是中国的北方城市,可解释为:酸雨的形成不仅与空气中SO_2污染有关,而且与大气中微粒的特性有关。北方非酸雨区的北京与南方严重酸雨区的贵阳的情况就是例子。这两个城市大气中微粒的平均初始pH值为8.2(北京)和  相似文献   
105.
适宜的水份供应是农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本文对根据农田水份平衡原理得到的稻田旱涝指标进行主成份分析,提取前三个主成份反映江苏省稻田的旱涝状况,再利用最优分割方法将江苏省稻田旱涝状况区划为六个区。最后对各分区的旱涝特征作了客观阐述。  相似文献   
106.
107.
广州地区稻田甲烷排放及中国稻田甲烷排放的空间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993年在广州地区采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制的自动采集和分析系统测量了稻田甲烷的排放率,首次获得了占我国20-25%左右水稻收获面积的华南地区稻田甲烷排放特征值。从而宏观地使我国五个主要水稻生态区的甲烷排放率都有了实测资料。稻田甲烷排放率的季节变化主要与气温及灌溉水状态的变化的较大关系,日变化规律以下午出现极大为主。本实验田的甲烷排放率低。  相似文献   
108.
1901-1995年气候变化导致陆地生态系统净吸收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land carbon flux over the past one hundred years was investigated based on an empirical model directly calculating soil respiration rate. Our model shows that during 1901-1995, about 44-89 PgC (equals to 0.5, 0.9 PgC/yr respectively) were absorbed by terrestrial biosphere. The simulated 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 (NEP) after the 1930s was close to the estimated value of" missing C sink” from deconvolution analysis. Most of the total carbon sink happened during 1951-1985 with the estimated value of 33-50 PgC. Three major sinks were located in the tropics (10°S-10°N), Northern mid-latitudes (30°-60°N) and Southern subtropics (10°-40°S). During 1940s-mid-1970s, carbon sinks by terrestrial ecosystem increased with time, and decreased after the mid-1970s. These may be due to the ch anging of climate condition, as during the 1940s-1970s, temperature decreased and precipitation increased, while after the mid-1970s, an opposite climate situation occurred with evident increasing in temperature and decreasing in precipitation. Usually, warmer and dryer climate condition is not favor for carbon absorption by biosphere and even induces net carbon release from soil, while cooler and wetter condition may induce more carbon sink. Our model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t carbon flux is particularly dependent on moisture / precipitation effect despite of temperature effect. The changing of climate in the past century may be a possible factor inducing increases in carbon sink in addition to CO2 and N fertilizer.  相似文献   
109.
土壤碳氮与土壤酶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土壤酶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土壤有机体的代谢动力,参与包括土壤生物化学过程在内的自然界物质循环。土壤碳氮作为土壤生物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与土壤酶具有密切的关系。综述土壤碳氮与土壤酶的相关性,对研究其全球的变化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0.
[ZW(*][HT6H]〓收稿日期:;修回日期:2007 05 18. 〓作者简介:[HT6SS]张永民(1973 ),男,河南延津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系统研究.[WT6HZ]E mail: [WT6BZ]zym0810@yahoo.com.cn[ZW)] [HT4F] [HT5K](JZ)] [HT5H][GK2] 摘〓要:[HT5K]简要介绍了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项目情景工作组的报告《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情景》的核心内容。该报告主要构建和评估了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在21世纪前50年可能出现的4个情景,总的来讲,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变化包括:①在实力秩序情景中,生态系统的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都呈现下降趋势;②在适应组合情景中,生态系统的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呈现上升趋势,而支持服务变化不大;③在全球协同情景中,生态系统的供给服务呈现上升趋势,而调节服务、文化服务与支持服务则呈现下降趋势;④在技术家园情景中,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呈现下降趋势,供给服务和调节服务呈现上升趋势,而支持服务变化不大;⑤在4个情景中,有些供给服务与其它服务之间存在显著的此长彼消的关系;⑥在4个情景中,有些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在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