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179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355篇
地质学   324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李红蕾  韩建成  陈石  侍文  张贝 《地震》2021,41(1):129-140
在综合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采用基于贝叶斯准则的等效源模型滤波增强方法来识别地质体边界。 通过理论模型实验讨论了在相同的噪声水平情况下, 不同算法对于计算结果的影响, 模型实验结果表明, 与直接计算和传统高斯滤波增强技术相比, 新算法可以有效消除传统算法中普遍存在的对于噪声的过度敏感问题, 所得到的地质体边界形态失真更小。 随后, 利用此方法对川滇地区的重力数据进行了处理, 并对该地区的重力水平总梯度(THD)、 重力垂直梯度模(AVG)、 重力解析信号模量(AAS)、 重力水平梯度垂向导数(VGHD)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研究结果提供了川滇地区的构造分区信息, 对该地区构造演化、 边界定位及动力学过程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2.
逆时偏移作为一种先进的地震偏移成像方法,其成像结果的好坏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最关键的是速度.速度越准确,成像效果就越好.但在实践当中,速度往往是未知的,只能通过速度反演等各种手段来估计近似速度.由此导致逆时偏移成像结果存在误差,从而降低后续地震解释的精度.那么速度误差对逆时偏移成像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实际当中一般估计出来的近似速度可能在模型每一个地方都不同,很难直接进行逆时偏移速度误差系统分析.为了简化,本文采用等效速度误差——速度模型整体平均误差,进行逆时偏移成像分析.逆时偏移成像采用互相关成像条件,低频噪声压制采用振幅补偿拉普拉斯滤波方法,源波场正推和接收波场逆推采用波动方程一阶应力.速度形式及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首先对比分析不同速度误差对逆时偏移成像结果的影响,并和单程波波动方程偏移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分析速度误差对逆时偏移和单程波波动方程偏移成像位置的影响;最后基于偏移速度分析方法估计得到的近似速度模型,进行逆时偏移和单程波波动方程偏移成像试验.结果 表明:在不同速度误差情况下,逆时偏移成像在同相轴连续性和能量聚焦等方面要好于单程波波动方程偏移;速度误差对逆时偏移和单程波波动方程偏移成像位置的影响程度相当.本文研究成果对逆时偏移在实践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3.
对具有裂缝结构的各向异性页岩模型等效电特性的研究是非常规油气勘探、页岩储层评价和测井解释的重要基础.针对具有强各向异性的裂缝页岩模型,本文提出使用二阶电学张量矩阵来对裂缝模型的电各向异性进行分析.论文工作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含针状裂缝和圆盘状裂缝的理想页岩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系统地分析了裂缝的形状、体积以及在岩体中的不同位置形态对页岩等效电参数张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裂缝的存在是导致岩石模型表现出电各向异性的原因之一;当裂缝的体积相同时,裂缝的形状以及裂缝的位置不同,都会使页岩模型的介电张量出现较大差异,并随裂缝相对位置及角度改变而呈现一定规律.这一研究结果有望为电磁测井和页岩油页岩气参数的反演提供关键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4.
该文就总量控制工作进行理论探讨,提出控制平均浓度的排污等效模型,同时对计算区段控制浓度的确定进行定量化模型研究。该模型简便、易操作、实用性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5.
赵丁凤  梁珂  陈国兴  熊浩  周正龙 《岩土力学》2019,40(5):1832-1840
以南京细砂为对象,通过共振柱试验及应变控制的排水/不排水分级和单级加载循环三轴试验的系统性研究,建立了能够描述饱和砂土孔压增长规律的新模型。该模型遵循Martin和Byrne提出的基本理论框架,孔压的增长是由循环剪切作用下体积改变所引起的。提出的孔压模型属于应变控制的孔压增量模型。基于排水循环单级加载试验,通过引入体积门槛剪应变γ_(tv)的概念,以具有代表性的15周体应变(ξ_(vd))15为基准点,归准化体应变发展与循环剪应变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三参数的体应变增量模型及其参数标定方法。基于排水和不排水循环单级加载试验结果,揭示了体应变与孔压比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导出回弹模量表达式。通过耦合新的体应变增量模型及回弹模量公式,建立了新的剪应变-体应变耦合的孔压增量模型。验证性试验表明,新的孔压增量模型的预测值与试验结果的吻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86.
该文以中国南方一厚碳酸盐岩覆盖区的RVSP三维地震勘探实例,对RVSP三维地震勘探观测系统和数据采集参数的确定、地面等效处理和波场分离等关键处理技术及地质效果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说明了RVSP在克服表浅层复杂地质条件及环境条件对资料的影响及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有其特定的优势,同时也提出了RVSP三维地震在采集和处理过程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87.
杨宏宇  赵晖  王兴繁 《中国沙漠》2019,39(1):97-104
标准生长曲线(Standardised Growth Curve,SGC)法的提出为高效快速地测定释光样品的等效剂量(De)值提供了可能。不同实验室的放射源剂量率、操作流程、仪器误差等的不同会导致SGC参数的不同。运用最小二乘法标准化实验剂量校正后的信号Lri/Tri*De得到一条本实验室的标准生长曲线,用来快速得到等效剂量值。通过R软件实现了最小二乘法标准化过程,建立了50、100、150、200、250℃激发温度下的钾长石的标准生长曲线,分析发现250℃下的SGC收敛性最好,由于此温度下的信号衰退率可忽略不计,因此,我们用250℃激发温度下的SGC方程来估计样品的等效剂量。比较250℃ SGC De和250℃ MET-pIRIR De的一致性,发现在0~500 Gy范围内用SGC法估计的De和MET-pIRIR法估计的De非常接近,表明了此范围内SGC法的可靠性,而在>600 Gy范围内出现较大差别。一方面,此范围内用于拟合SGC的数据点较少导致高剂量区域内拟合的方程参数不够准确;另一方面,600 Gy与SGC对应的饱和剂量水平值844.5 Gy已经接近,所以在>600 Gy区域测出的De很可能出现较大偏差。因此需在今后工作中逐步积累更多样品,完善SGC参数,使其也能胜任较老年龄样品。  相似文献   
88.
风、沉积物和地表覆盖是控制沙丘地貌的三大要素。沉积物尤其是沙源供应对沙丘地貌的影响仍有待深入研究。沙丘体积的研究促使了等效沙厚度(equivalent sand thickness, EST)概念的提出。EST研究经历了多个沙丘和亚沙丘尺度2个研究阶段。多个沙丘EST研究发现,EST与沙丘高度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与方向变率的组合可以很好地区分沙丘类型,且在宏观上可以表征沙源供应。亚沙丘尺度EST研究使得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研究沙丘(山)地貌及其形成过程成为可能。未来的研究应在像元尺度上对沙丘(山)地貌进行滤波,不同滤波窗口所得到的不同图层可以用来探究沙丘(山)地貌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89.
袁敏  黄敏松  段炼 《气象科技》2018,46(1):170-177
2014年3月12日利用机载粒子探头(DMT)对我国宜昌及周边地区的非降水云系进行了探测时发现了少量的飞机积冰,本文分析了积冰云层中云微物理量的分布特征。垂直平均分布表明,CAS、CIP和PIP粒子数浓度分别大于300个·cm~(-3)、1个·cm~(-3)和10~(-5)个·cm~(-3),粒子中值直径最大值分别为3μm、89μm和1389μm。谱分布表明,3650m高度重力碰并和凇附过程使得CIP和PIP粒子谱较宽,3650m以下谱宽较窄,粒子以凝结增长为主,大粒子和冰晶粒子主要是由高层下落造成。平飞观测统计表明,3350m的CAS和CIP粒子平均数浓度均大于3650m的值,但PIP粒子数浓度、粒子平均和最大中值直径则相反。平飞时间变化表明,3350m高度CAS粒子数浓度和直径大致呈反相关,3650m大云滴和冰雪晶粒子的数浓度和中值直径随时间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90.
激光诱导荧光(LIF)是一种主动光学探测技术,该技术已在海面未乳化溢油油种鉴别及油膜厚度评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乳化溢油的监测理论基础和探测方法尚未成熟。溢油乳化物的量化会直接影响溢油污染的应急处理和灾害评估,但目前对溢油乳化液溢油量的计算尚未有研究报道。本文以水包油乳化液为研究对象,基于等效思想,根据油量相等建立了水包油乳化液与油膜的荧光检测等效模型,并依据光的辐射传输机理推导出等效油膜厚度的估算公式,最后采用仿真实例对估算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当水包油乳化液含油率小于12×10-6,厚度小于5.98 cm时,利用所提出的等效方法能有效计算出水包油实际溢油厚度。该方法可为海面乳化溢油量的估算提供一种创新性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