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3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1635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261篇
地质学   67篇
海洋学   97篇
天文学   58篇
综合类   26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133.
134.
135.
韩大宇 《地震学报》1987,9(4):427-433
用滑动 AR 谱分析方法对唐山地震前后的张道口短水准资料进行了分析.AR 谱分析参数在唐山地震期间出现异常变化.自1975年1月至1977年1月左右,出现了 T=30天左右的周期,AR 模型拟合最佳阶 Pop6,相应的 FPE 值为高值.   相似文献   
136.
菲涅耳积分是物理光学、微波技术与天线等多学科共用的特殊函数,其形式为上限可变而又不能积出的两个定积分,通常将其按变量u的不同区间分别用正或负幂级数计算。本文在原有公式的基础上研究出了简单、精密且变量复盖实数域的计算公式及其计算机程序。内容包括:(1) 最佳分区点u_1的选择;(2) u≤u_t时菲涅耳积分的变比级数表达式;(3) u>u_1时菲涅耳积分的三角函数表达式;(4)程序流程图;(5) 抽样运行数据及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7.
大灰厂跨断层形变资料的地震信息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雄  吴邦素 《地震》1995,(3):222-227
利用具有明显物理意义的断层蠕动模型在充分考虑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对大灰石台跨断层地形变资料在1989年大同地震前后出现的较大幅度变化进行了异常属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个时期的异常变化尽管叠加有一定的降雨影响,但蠕动模型计算得出的地表变化理论值与实际变化有一定程度的符合,显示出在区域应力场作用下,八宝山断层局部地段在大同地震前后可能存在着与区域应力场应力增强及应力调理有关的构造活动。  相似文献   
138.
将方差分量估计(VCE)方法应用于ERS-2卫星的精密定轨,用SLR和PRARE资料计算了1998年前3个月的23个长度为5天的弧段(除了调整轨道的时段外,相邻弧段有两天的重叠),从观测值残差分析和重叠弧段比较两个方面,考察VCE方法对定轨计算的影响,并给出了各组观测值的平均验后均方差,对观测值残差的分析表明,使用VCE方法明显地改善了观测值的拟合程度,但从阿卑(Abbey)标准对观测值残差的检验结果来看,使用VCE方法不能消除轨道中由力学模型和几何模型误差引入的系统差,重叠弧段比较的结果表明:(1)使用VCE方法缩小了重叠弧段的平均距离差,并改善了一部分权段明显不合理的偏离,使最后得到的轨道具有更均匀的精度,(2)相比较而言,VCE方法使相邻弧段靠拢的趋势在轨道切向体现得较为明显,由各组观测值的平均验后方差可见,说单个标准点观测值而言,部分SLR台站的观测资料在定轨计算中占有比其他观测资料更重的地位,纵观全文,使用VCE后得到的观测值的平衡验后均方差来确定资料的双重将比使用均方差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9.
探讨渤海及周边地区海洋平台抗震设防水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美国API规范的内容,并将南加利福尼亚和中国渤海海域地震活动特征与地震危险性进行对比. 对比结果表明,无论在地震活动的频度与强度还是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上,渤海都比南加州弱. API规范指出,对于南加利福尼亚地区的永久性建筑, 强度设计水准取重现期200 a,变形设计水准取几百至几千年. 我国相关规范规定的海洋平台强度设计和变形设计水准分别取500 a和10 000 a,过于保守. 同时,与其它建构筑物的抗震水平相比较,甲类建筑变形设计水准取设计基准期100 a内超越概率2%~3%,乙、丙类取50 a内2%~3%,考虑海洋平台易于引起严重的次生灾害,变形设计水准取设计基准期30 a内1%(相当于重现期3 000 a)应是安全的. 基于上述对比分析, 同时考虑到经济承受能力以及与现行标准的连贯性, 建议我国海洋石油平台的强度设计水准和变形设计水准分别取200 a和3 000 a.   相似文献   
140.
跨断裂水准剖面观测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活动地块的相对运动和变形,其边界带往往构造活动强烈,是反映地壳运动的敏感部位。基于上述思路,昆仑山口西8.1级大震发生后,通过大范围监测布设在青藏块体北部地区及周边主要构造带上的水准剖面,在短期内快速获取了大范围的断裂活动信息和不同断裂带对大区域构造应力场变化的响应特征。实践证明,这种监测方式灵活、作业周期短、资料处理快,能及时对震情趋势做出估计,不失为当前区域形变监测工作的一种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