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90篇
海洋学   9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目的:探讨以证辨证理论为特色的“中医药膳学”课程的教学应用价值,为“中医药膳学”教学提供新思路。方法:选择湖南中医药大学56名选修“中医药膳学”课程的本科中医类三年级学生,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教学任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8学时的中医证辨证理论教学内容。课程结束后,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比较2组的综合成绩;对观察组学生采用不记名方式发放调查问卷,对教学认可度进行调查。结果:2组综合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学生的证辨证体系教学认可度调查结果中,非常同意占84.28%,同意占14.29%,一般占1.43%,不同意为0。结论:中医证辨证理论教学方法,有助于开拓学生的中医辨证施膳思维,提升中医药膳实践运用能力,且学生的认可度高,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112.
为研究海洋平肝潜阳中药石决明的降血压活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体外测定石决明对血管紧张转化酶(ACE)的抑制作用。以马尿酰-组氨酰-亮氨酸为反应底物,血管紧张转化酶为催化剂,反应所生成的马尿酸为测定指标,未加酶抑制剂的反应为空白对照。采用Waters C18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6mL·min-1,检测波长228nm,进样量10μL;马尿酸在0.005~1.000m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最低检测限为0.2μmol·L-1,对马尿酸的回收率范围为95.0%~102.8%。将方法应用于海洋中药石决明的ACE抑制活性测定,其IC50值为49.20mg·mL-1。本研究为石决明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机制和有效成分的深入探讨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13.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东方百合“索蚌”鳞片繁殖小鳞茎过程中, 母鳞片、小鳞茎和新生根中4种内源激赤霉(GA3)、生长(IAA)、脱落酸(ABA)和玉米(ZT)的变化。结果发现,小鳞茎形成过程中,4种内源激中ZT和GA3在母鳞片中含量最高,IAA在新生根中含量最高,ABA在小鳞茎中含量最高。同时,母鳞片和小鳞茎中ZT、GA3、ABA和IAA都呈现不同幅度的上升趋势。小鳞茎形成过程中,母鳞片中的4种激中的ZT的净增长率最高为109%;小鳞茎的4种激中IAA的净增长率最高,为102%;在新生根中,除了ABA其他3种激都呈现上升趋势,其中ZT的净增长率最高,为493%。  相似文献   
114.
砂岩侵入体是由沉积后的砂岩再活动并侵入到周围地层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砂体。为了研究其演化过程,设计了砂岩侵入体形成过程的模拟实验。针对实验结果,提出了基于体模型法和Petrel软件的三维重建方法:在实验切片的基础上,对所得到的实验照片进行预处理,将其转化为Petrel软件能够识别的Gslib格式的数据体,再使用克里金插值算法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克里金算法可以很好地再现砂岩侵入体的外部形态,多组切片的特征参数统计可以定量地刻画出侵入体的形态,以期为实际岩性油气藏中的规模预测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5.
研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土壤中四环(TC)、土霉(OTC)、金霉(CTC)、多西环(DC)4种四环类抗生(TCs)及5种降解产物的残留分析方法。采用乙腈与EDTA-Mcllvaine缓冲液混合提取土壤样品中TCs,净化采用HLB固相萃取小柱,电离方式为ESI(+),定量方法为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在0.001~0.5 mg/kg范围内, 4种四环类抗生及其降解产物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 R2>0.99)。仪器检出限为1.085~15.780 μg/kg,方法的定量限为3.617~42.526 μg/kg。在3个添加水平 0.05、0.1和 0.5 mg/kg下,除脱水四环和差向脱水四环(其回收率<30%)外,其余四环类抗生及代谢产物在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为62.1%~87.6%,相对标准偏差为2.35%~13.42%。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灵敏度高,适用于土壤中四环类抗生及其降解产物的残留分析。  相似文献   
116.
黄俊杰  王薇  苏谦  李婷  王迅 《岩土力学》2018,39(5):1653-1661
为了分析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沉降变形特征和失稳破坏机制,建立了3组不同桩间距的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离心试验模型及其数值模型。结果表明:在路堤填土自重、轨道和车辆荷载作用下,改变桩间距对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沉降变形、桩体应变、加筋垫层和桩体破坏模式具有显著的影响;当桩间距不大于4倍桩径时,加筋垫层整体基本保持完好,路堤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沉降能逐渐趋于稳定,而桩间距达到6倍桩径后,桩顶刺穿加筋垫层,加筋垫层对桩土变形协调和传递荷载作用失效,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沉降持续增大;当桩间距达到4倍桩径时,混凝土桩最大应变值发生随上部荷载的增大反而减小的突变现象,最靠近坡脚的混凝土桩最先产生弯曲破坏而不是剪切破坏,当桩间距增大至6倍桩径时,桩体弯曲破坏逐渐往路堤中心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7.
为了筛选纯化紫菜类菌孢氨基酸(mycosporine-like amino acid,MAAs)的离子交换树脂,优化纯化工艺,并研究纯化后MAAs体外抗紫外辐射活性,本研究通过静态动力学吸附及解析实验,筛选纯化树脂;结合动态动力学吸附及解析单因实验建立响应面法对SA-2型阳离子树脂纯化MAAs的二次多项式模型,对MAAs的纯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建立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复合紫外线(UVA+UVB)损伤模型,分析纯化后MAAs样品的体外抗辐射活性。结果表明:静态动力学吸附及解析实验筛选出SA-2型阳离子树脂为纯化MAAs的最佳树脂,吸附率和解析率分别为86.01%和56.63%;吸附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3 g/L、上样流速1 m L/min、上样液pH为6、洗脱液体积分数为3%、洗脱流速为1.5 m L/min、洗脱液pH为6;在此条件下吸附率为79.21%,洗脱率为64.02%;纯化后的MAAs样品能有效抑制紫外辐射而造成的损伤,将菌种失活速度分别降低了39.10%和40.58%,表现出显著的抗紫外辐射活性。  相似文献   
118.
FDK算法中一种新的插值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FDK算法的反投影过程中,插值是关键的一步,它直接影响到重建图像的速度和质量。本文针对探测器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插值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快速求解射线所经过体的长度,且考虑到射线与体中心的距离对加权的影响,从而使得加权值更加精确。实验结果表明,在FDK算法中,这个新的插值方法比传统的插值方法重建出来的图像边缘清晰,且能更好地抑制噪声。  相似文献   
119.
日本对虾溶血素的活性测定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于1997年10-11月,以青岛市红岛养殖场养殖的日本对虾为材料,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其血淋巴中的溶血进行活性检测,研究多种理化因子对其溶血性能的影响,以及日本对虾溶血经细菌和虫草多糖肌肉注射刺激后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日本对虾溶血的活性同对虾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该溶血累经60℃以下处理溶血作用有所增强,在pH=5-9时溶血活性最高,Ca2+、Fe2+可增强溶血作用。注射大肠杆菌(2×107cells/尾)和虫草多糖能够诱导日本对虾溶血的产生,使溶血活性有所提高;而注射哈维氏弧菌(7×107cells/尾)会导致对虾发病,降低溶血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0.
目的:采用双波长HPLC同时测定参橘草营养强化饮液中5种化合物(腺苷、虫草、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橙皮苷)的含量。方法:依利特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03 nm(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260 nm(腺苷、虫草、橙皮苷)。结果:5种化合物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6.72%、97.93%、98.04%、99.22%、101.69%。结论:该法简单快捷、稳定可靠,准确率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参橘草营养强化饮液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