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3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295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100篇
地质学   428篇
海洋学   73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5篇
自然地理   7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利用平板涂布法从南海海绵生物样品中分离海绵共栖细菌,以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酿酒酵母作为实验用指示菌对海绵共栖细菌进行了抗菌活性筛选。利用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建立了群体感应信号分子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化合物(AHLs)的检测方法,分析了活性菌株粗提液中信号分子的产生及种类。同时采用16S rDNA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对活性菌株进行种属鉴定和系统发生学研究。结果表明,在分离到的94株海绵共栖细菌中18株(占19.1%)细菌具有抗菌活性。通过GC-MS检测确定大多数活性菌株都含有AHLs,因此提出了海绵共栖细菌抗菌活性与群体感应之间可能存在必然联系的推测。通过细菌分类鉴定,结果显示具有抗菌活性的细菌大部分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相似文献   
92.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晋东南太原组下部黄铁矿矿石和煤岩中的黄铁矿,发现许多原始莓体保留着形成时的特征。这些特征反映出原始莓体大多数为硫磺细菌化石,少数由胶体形成。本文对莓体的成因、特征、形成环境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3.
本文对1987—1993年间,山西50个矿泉水点101份饮用天然矿泉水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进行了检验,其中64份合格,合格率为63;37%。表明山西饮用天然矿泉水源受微生物的污染较为严重,污染程度与水源出露形式和季节变化关系不明显,而主要与矿泉水出露环境的防护措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4.
通过对空气中霉菌、细菌含量的定点观测研究,揭示空气微生物含量随时间、天气、季节变化特征.模拟出空气微生物含量与光、温、风等气象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1.空气中霉菌和细菌含量的最高值分别出现在14、17时,最低值在05时;2.晴天比昙天(多云天)多,阴天最少;3.夏秋比冬春季高达四倍以上,冬季最少;4.进入空气中的微生物含量与湿度、风速和空气干燥程度呈高度正相关;5.细菌比霉菌更易被阳光杀伤致死.  相似文献   
95.
塔里木盆地古生界油苗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有孝  孟仟祥 《沉积学报》1990,8(4):104-114
本文研究了我国塔里木盆地上石炭统海相碳酸盐地层中的晶洞油苗和下奥陶统灰岩裂隙中沥青脉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上石炭统生物灰岩晶洞中的液体油苗成熟度较高,具低姥植比,正构烷烃偶数碳优势,高碳数藿烷丰度较高,αβ-C35藿烷略大于αβ-C34藿烷等特征。这可与围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相类比。下奥陶统灰岩裂隙中的沥青脉,其生物标志化合物主要由25-降藿烷、8,14-断藿烷以及D环芳构化8,14-断藿烷等系列化合物组成。沥青脉芳烃的去甲基化作用也异常强烈。菲系列化合物中,菲含量为72.5%。资料表明,沥青脉可能来源于盆地深部储集层中的原油,曾经历过较高的地热作用,运移至浅层后又遭受到微生物降解和氧化等作用而形成。这为评价盆地深部的含油气性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6.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HBS-4是从油田中分离出来的一株能高效降解有机物萘的菌株。当萘的初始浓度为100mg时,该菌株在pH为8.0,温度为40℃下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作用69h能降解50%以上的萘。通过HBS-4菌株降解萘的动力学研究,在Williams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HBS-4作用萘的四组分动力学模型,并用此模型解释菌株HBS-4在降解萘的过程中,葡萄糖含量、菌液浓度、pH、Eh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7.
高爱国  陈皓文 《极地研究》2007,19(3):231-238
本文用MPN法测定楚科奇海和加拿大海盆表层沉积物中好气异养细菌(GAB)的含量,并对其地理学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GAB的检出率高达100%。4℃时GAB的含量范围、平均含量为4.00×102-2.40×106个.g-1、1.71×106个.g-1。25℃时GAB的含量范围、平均含量为2.40×105-2.40×107个.g-1、1.10×107个.g-1。无论是含量范围,还是平均含量,均是25℃时的培养结果大于4℃时的培养结果。GAB含量的地理分布趋势是随纬度增高,含量呈降低趋势。在经度变化上则为由东向西,含量呈降低趋势。对沉积物所处水深的分析,表明其在4℃培养得出来的GAB含量随水深增加有下降的趋势,25℃培养出来的GAB含量受环境影响较小,与水深变化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98.
影响浸铀细菌活性的因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健  茅均标 《现代地质》2002,16(3):312-317
微生物浸铀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难浸铀矿石的浸出率 ,其关键技术是培养高活性的菌种。为了培养能适应多种恶劣条件的高活性菌种 ,必须对影响浸铀微生物活性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实验室对浸铀细菌硫杆菌属中的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活性因素的研究 ,并结合实际对从江西山南矿区的野外矿样中分离筛选出的菌株的活性的影响因素作了初步探讨 ,认为pH值为 1 8、温度为 30℃、接种量为 2 0 %及 90r/min的充气条件是该硫杆菌最佳的培养条件。通过对磷、铀两种元素在不同浓度下对细菌活性影响的试验 ,得出高浓度的磷、铀对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但通过驯化可以降低及弱化这种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
经过野外现场调查和取样分析及室内研究得知南阳油田地下水已遭受不同程度的有机物污染,且污染范围可能进一步向油田南部扩散。根据近似地下水流线方向上地下水中总油质量浓度和Fe,Mn等无机组分的变化势态,结合含水介质化学分析结果,发现硫酸盐、Fe和Mn可作为地下水有机污染和地球化学标志物。在含水介质中Fe和Mn质量浓度较高的地方,地下水有机污染物降解速度快,含水介质中Fe和Mn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还原作用导致了含水层介质中Fe和Mn的缺乏和地下水中溶解Fe和Mn的积聚;在含水介质中Fe和Mn质量浓度低的地方,地下水中的有机物质量浓度并没有降低,相应地地下水中溶解Fe和Mn的质量浓度也很低。同时,由于有机污染物的存在使地下水中硫酸盐被还原,导致城下水中硫酸盐质量浓度偏低,且地下水中Fe对有机物污染的敏感性比Mn强。  相似文献   
100.
戴惠新  王春秀 《矿物学报》2001,21(3):467-469
KN系列污水处理剂对不同污水采用多孔、层状非金属矿经活化复配而成,不仅对难降解有机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也可用于易生物降解废水,并且价格低,相关工艺具有占地少、投资省、运转费用低的特点。所产生的污泥脱水性能好,并可无害化最终处理,不产生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