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4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充满挑战的2010年过去了。经历了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严峻的考验,我们以顽强的奋斗拼搏取得了极其不易的成绩,中国人民满怀信心和豪迈迈入2011年。再一次挺立于历史的新起点。过去的一年,我  相似文献   
62.
深夜查盗士     
魏姗  祝芳芳 《河南地质》2013,(12):18-18
“喂,是皮店国土所刘彬所长吗?我是局信访股的。”  相似文献   
63.
《探矿工程》2008,35(3):38
由当代八位著名科学家吴阶平、杨福家、吴文俊、袁隆平、孙家栋、陈清泉、刘国光、汝信主编的“二十世纪著名科学家书系”,选录了20世纪以来中国高层次的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工程科学家百余人,每人一传。这套“书系”通过对一批最具代表性的科学的人生经历、不懈追求、科学成就、突出故事的介绍,生动展现他们为中华复兴、人类福祉而表现出来的勤奋拼搏、勇于创新和赤诚奉献的精神与品格,  相似文献   
64.
正在当下中国,蒋蓝或许是很少几个拓宽了散文文体的散文作家之一(他的诗人身份暂时不用考虑)。众所周知,在断文识字已经十分普及的年代,想写一篇出色的散文,很难;想拓宽作为文体的散文,更是难上加难。别林斯基曾在某处说过,写出好作品是优秀作家的工作,发明文体则是天才的事业。最近六十多年来,各种文体都曾惨遭蹂  相似文献   
65.
人往往都是十分恋旧的。所谓敝帚自珍,就是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非常珍惜。凡是与自己的生活经历有关的东西,哪怕一双旧袜子,一把旧椅子,一床旧棉被,都舍不得扔掉。人生一辈子,让人留恋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但是,什么都留作“纪念”,成天沉浸在往日的梦幻中孤芳自赏、自怨、自艾、怨天尤人,  相似文献   
66.
通过对柿竹园矽卡岩型钨锡钼铋矿床中主要造岩矿物、矿化围岩和成矿母岩中稀土元素分市特征的分析对比,得出该矽卡岩的形成是以轻稀土富集为特征约余田桥组含泥质条带灰岩与富含重稀土且强烈亏损铕的千里山花岗岩流体相互作用的产物。稀土元素在矽卡岩中的分布和分配明显地受到被交代原岩中的稀土含量、流体中的稀土组成和矽卡岩矿物本身容纳稀土的能力等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67.
惊心动魄的地震亲历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今年2月4日是海城地震30周年。本文的作者亲历了海城地震的临震预报过程,而且也曾亲历了邢台地震和唐山地震。通过作者的亲笔叙述,我们感觉到实践是解决地震预报问题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实践要上升到理论,理论反过来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只有通过反复的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过程,人们面临的问题才能不断有所突破。在海城地震30周年之际,我们想借此文,给广大读者带来更多的启迪。  相似文献   
68.
她,头戴黄色安全帽,1.65米的个子,在热浪灼人的冶炼车间检查安全生产情况,要不是工人们提醒,记者还以为她是普通工人呢。她就是柳州华锡集团公司20多个二级厂矿的第一位女厂长韦明芳,采选冶群体雕像中引人注目的一座。她导演的一幕幕改革创新大戏令金冶人深感佩服,她那一行行浸透着汗水和智慧的改革足迹,深深地镶嵌在有色金属企业里,被工友们赞誉为:“振兴金冶的领头雁!”  相似文献   
69.
历史上每一次海难几乎都留给人们痛苦的记忆,这是因为在茫茫大海上不仅援救的来源很少,而且面对缺乏海上知识的旅客救生的组织指挥非常复杂。那么作为普通旅客随船漂洋过海时,如果发生意外,我们应该怎么做?尽管有关的教科书上也有介绍,但往往过于冗长。而虽然船离港24小时内要组织旅客操演,但是一般人很难掌握。笔者根据几十年的海上经历,把听到弃船命令后旅客应该采取的行动总结为八个字——“衣食住行,多快好省”。  相似文献   
70.
海啸专家和公共安全官员正在通过跟踪绵延数千千米的海岸线上的突发灾难的点点征兆,来密切关注地震易发国家近期的情况。下一场有可能引起全球瞩目的灾难会发生在哪里?印度尼西亚?日本?还是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