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6篇
  免费   1146篇
  国内免费   1291篇
测绘学   199篇
大气科学   1099篇
地球物理   1154篇
地质学   1981篇
海洋学   1103篇
天文学   141篇
综合类   248篇
自然地理   548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95篇
  2022年   248篇
  2021年   242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259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306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159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6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4年   9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利用傅氏级数法模拟波、流场中水平圆柱上的升力时,其傅氏系数及初相位的选取是问题的关键。本文进行了近底水平圆柱在振荡流场中的物理模型实验,采用傅氏级数法推求各参数,得到不同Kc数及间隙比(e/D)情况下的各种参数值。实验要素范围Kc数为5-20,Re数为2500-10000,间隙比为0.1-1.0。  相似文献   
32.
根据Taylor的湍流扩散理论和Hay、Pasquill提出的拉格朗日流和欧拉流的相关函数的相似性,用黄河三角洲埕北海域的实测资料,按四种不同方案计算出该海域的水平扩散系数和谱密度分布。指出:该海区潮流扩散系数主要受潮流的影响,其分布特征与潮流的分布基本一致,所求的水平扩散系数主要是由周期性的潮运动给予潮流扰动所致。方案4是通过富氏变换滤波消去了周期性潮流扰动,本方案计算的水平扩散系数是由周期为6h以下的小尺度涡提供能量。  相似文献   
33.
本文采用《受陆岸影响浅水区台风风浪的推算方案》后报影响汕头近岸区的台风风浪,并以此与Thompson关于波型的判据和合田良实的不同波型能量集中度的规定相结合,计算台风混合浪,经与现场实测资料相比较,效果良好;依44年台风浪的后报结果,可以得到各场台风过程的波高,波能和主波向的变化以及后报台风较大浪时能随方向的分布  相似文献   
34.
在我国港口工程技术规范的波浪成长理论基础上,考虑到台风波浪的基本特点、等效水深的概念、浅水区波浪的折射、不规则波的能量分布特性、受陆岸和岛屿影响角度范围内的有效能量风区长度等因素,提出了受陆岸、岛屿影响浅水区(包括海湾区)台风风浪的计算方案。本方案只需台风中心位置、中心气压和计算点于各方位的风区长度(受陆岸影响部分)等资料,便可快速地得到计算点的波浪要素。经实测资料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5.
36.
根据作者导得的AfKdV方程,理论上确定了先锋孤立子生成问题的理论平均波阻,能量劈分及能量劈分比。本文的能量劈分是确定先锋孤立子生成参数的理论基础。同时,本理论确定了现有理论中的自由未知参数问题,从而使先锋孤立子生成参数得到理论预报。  相似文献   
37.
在文[9,10]关于西北太平洋海面动力地形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该海域表层密度流进行了初步探索,特别是用0.5×0.5°方区多年船测资料,对西北部边界流一黑潮进行了专门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表面密度流模式与主要由风驱动的大洋总的环流模式基本一致。据研究结果,对文[9]给出的海面动力地形和全球海面动力地形的某些特征作出了解释。另外,还就卫星测高确定大洋环流的局限性和若干概念性问题提出了明确的看法。  相似文献   
38.
水槽造流系统水力计算与泵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供一种完整的用于试验水槽造流系统的水力计算和泵机选择方法 ,可用于其他类似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39.
吴德星 《海洋学报》1995,17(3):9-17
多年现场观测揭示,在大洋深层许多区域存在出人意料的高能区,诸如在赤道1000~3000m深度间存在着东西流向随深度交替变化的急流,本文提出连系不同密度水体输运的局部浮力振荡所产生的波动以及关连的能量辐射和沿赤道产生的局部能量辐聚是形成赤道深层急流的主要动力机制.本文结果还揭示,铅垂向湍粘系数和湍扩散系数的大小与赤道深层急流的结构和强度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对应大的铅垂向湍粘系数和湍扩散系数,急流强度减弱且其纬向相干尺度和铅垂尺度增大.另外不同周期的浮力振荡产生不同结构和强度的急流.振荡周期越长,急流的核心位置离东边界越远、沿赤道的相干尺度也越大.  相似文献   
40.
探讨一种基于完全非线性Boussinesq方程的波浪破碎模型在沿岸流计算中的应用问题。针对控制方程中的完全非线性项对沿岸流成长过程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讨论。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完全非线性项有使平均流局部化的作用;通过数模实验还发现,垂向高阶涡度项可以有效抑制破波区外回流;运用Visser的实验室沿岸流实测资料从沿岸流速度、波高和平均水位几方面对所提模型进行了验证,并给出了紊动参数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