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0篇
  免费   600篇
  国内免费   744篇
测绘学   179篇
大气科学   1098篇
地球物理   750篇
地质学   948篇
海洋学   442篇
天文学   147篇
综合类   158篇
自然地理   20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4年   3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介绍了5-(4.6-二波邻肿酸偶氮苯)-8-羟基喹啉(DBAAQ)的合成,研究了在TritonX-100存在下DBAAQ与Ni ̄(2+)的显色反应,考察了二十多种离子对Ni ̄(2+)的测定干扰情况,用于钢铁中微量镍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92.
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高压合成的完全含水的黄玉类Al2SiO4(OH)2中H的位置。两个非等效的H位置相距2.4A。两个H的位置明显地代替了在天然的含OH的氟黄玉中所发现的单个H位,并至少局部地影响了空间群pbnm的对称面。  相似文献   
993.
新型钻井液用广谱护壁剂(GSP)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GSP系采用多种组份经特殊工艺化学合成的钻井液用防塌降失水剂,探讨了GSP的合成及其作用机理,经测试和应用表明:GSP高效多能,集降失水,防塌,润滑于一体,同时还兼有良好的保护油气层功能,使用简便,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94.
大气能量学是大气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了解大气能量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能够为大气科学研究,尤其是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本文基于1948~2016年NCEP逐月再分析资料,从大气的总能量及其内能、位能、潜热和动能的分布、变化趋势和主模态变化等方面阐释了全球大气能量变化的整体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除高海拔地区外,总能量呈现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的分布,且全球大部分地区呈增加趋势,内能和位能的分布和变化与总能量较为接近;潜热能的极大值区和显著变化区均位于赤道及低纬地区;动能的极大值区分布在中纬度长波槽和西风急流出口区,其在南半球双西风急流区的变化最为显著。(2)总能量呈现出不连续的阶段性跳跃式增长特征;北半球的总能量多于南半球,而增速却慢于南半球,即两半球间的能量呈趋同趋势;海洋上空的总能量多于陆地,且海陆间差额有增大趋势;火山爆发事件可能对大气能量在年际尺度上的减少有重要作用。(3)大气各能量第一模态的空间特征与其各自变化趋势分布非常相似,并先后在1975年左右发生了年代际突变。就第二模态而言,大气的总能量、内能和位能从整体上反映出南北极与其它地区呈反向变化的特征;部分低纬度地区的潜热能与其它地区呈反向变化;动能主要呈现从热带太平洋向南北两极的经向波列分布;它们的时间系数均有一定的多年代际变化特征,可能与气候系统的内部变率有关。  相似文献   
995.
中尺度低涡发展时高层流场特征及能量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一次长江中游中尺度低涡的分析发现,在这类斜压性低涡发展时,低涡西侧冷区对流顶明显下降,在低涡区发生折叠现象.与大位涡值相联系的平流层空气从该处下沉至对流层,对流顶下陷比对流活动区对流顶高度变化要早且明显.中尺度涡旋发展所需要之动能主要取自辐散风动能,在对流层高层和低层这种正向转换最为清晰,而整个气柱中位能向辐散风动能转换,以支持它在涡旋发展过程中之消耗.但高层与低层的情况不同.在100hPa高空辐散风动能既支持了涡旋动能,又向总位能转换.分析表明,高层对流层流场在中尺度系统发展过程中是十分活跃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96.
能量的集中消耗和摩擦效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提出将结构中的地震能量进行集中控制和集中消耗。文中推导了使能量集中的最优控制参数,论述了摩擦在耗能的同时对最优控制过程的影响。利用两个模型的振动台实验和计算机模拟证实了这一设想。  相似文献   
997.
地震能量吸引子维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桂林  廖官成 《地震》1993,(6):74-75
探测一个复杂系统,往往是通过某一时、空域内对一个“适当“变量的观察进行的,初看起来似乎单变量时间序列只能提供十分有限的信息,实则单变量时间序列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它蕴藏着参与动态变化的全部其它变量的痕迹,并使人们得以验证潜在体系的某些与任何模型化无关的重要特征。此种特性为引进能量吸引子提供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8.
本文用亚洲、非洲7个低纬地磁台资料研究磁层大尺度扰动引起的赤道电集流效应,并与模式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在分析的1982年21个事件中,Dst持续下降均在5h以上,其间至少有一个小时的环电流能量增长指数及R<-25nT/h。分析中只用了各事件的-1h,0h和1h之ΔZ。ΔZ=Z-(?)q,(?)q是相应月份5个国际磁静日内该小时Zq之均值。取R指数负值最大时为0h。对分布于不同经度的3个台站的21个事件ΔZ按地方时平均,与模式计算的赤道电集流随地方时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又比较了7个台站3小时序列的变化类型和模式所得之电集流演化形态,结果均有较好吻合。仅非洲一站出现了某种特殊性。这表明除磁层扰动效应外,地理和地质因素也起一定作用,其具体影响及有关机制尚待进一步考察。  相似文献   
999.
应用1966年以来的辽西地震资料和华北地震资料,通过对比分析,讨论了华北中强以上地震活动对辽西地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大气环流异常分析中使用合成方法的一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施能  古文保 《气象》1993,19(9):32-34
通过一个实例的研究,指出,如果仅根据差值的绝对值大小来挑选关键区,其结果可能不可靠。它可能导致虚假的关键区或遗漏掉重要的关键区(在低纬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