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8篇
  免费   1051篇
  国内免费   979篇
测绘学   2180篇
大气科学   1140篇
地球物理   1119篇
地质学   1818篇
海洋学   685篇
天文学   149篇
综合类   591篇
自然地理   786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98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218篇
  2019年   300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325篇
  2014年   494篇
  2013年   360篇
  2012年   450篇
  2011年   422篇
  2010年   434篇
  2009年   360篇
  2008年   436篇
  2007年   326篇
  2006年   347篇
  2005年   284篇
  2004年   264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252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DAS24-3B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制的宽频带地震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控制模块是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控制模块的工作原理,介绍了DAS24-3B系统的基本组成和采集器工作过程,并给出该系统如何与笔记本端应用程序界面通讯和联络的操作建议,使该系统能够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2.
三种被动式积沙仪积沙效率的野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积沙仪积沙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近地表输沙率的测定,从而影响着风沙地貌的研究和风沙工程设计,对目前三种常用积沙仪在相同条件下(同一下垫面、相同风速)的积沙进行了野外观测。结果表明:(1)相同条件下,楔形积沙仪积沙量远远大于其它两种;(2)近地面积沙量随高度分布上,楔形积沙仪能更好地反映风沙流结构;(3)与其它两种积沙仪相比,楔形积沙仪所采集沙子中的小粒径颗粒含量明显多于其它两种积沙仪结果,而较大粒径颗粒的含量呈相反趋势,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在于楔形积沙仪采用的流线型构造和网状结构,从而对风沙流的阻挡程度较小,今后应推广楔形积沙仪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3.
青藏高原土壤水热分布特征及冻融过程在季节转换中的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利用GAME-Tibet期间所取得的高分辩率土壤温度和含水量资料,对青藏高原(主要是藏北高原)土壤水热分布特征及冻融过程在季节转换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指出藏北高原4cm学深处土壤在10月份开始冻结,次年4-5月份开始消融,冻结持续时间长达5-7个月。冻结过程有利于土壤维持其水分,因此,在刚刚开始消融时土壤含水量仍然很高。从而为夏季风爆发前土壤通过蒸发向大气提供水分打下了基础。指出土壤冻融过程可能在高原季节转换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4.
135.
东莞城市化过程中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积极吸纳海外资本与技术,通过“三来一补”企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非农产业和小城镇的迅速发展。然而,受我国分散的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政策体制的影响,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该文基于实地考察与问卷访谈,重点分析了土地利用效率低、外来人口集中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等问题,并提出协调城市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6.
生态交界带特征与动态变化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生态交界带是两个以上生态系统交接的过渡带,它具有特有的生态系统结构,生态交界带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物质,能是以及信息的交流与相邻生态系统有密切的联系,但又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其动态变化机理显示生态交界带内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均衡状况。  相似文献   
137.
通过对青海省乌兰县托莫尔日特金矿区韧-脆性剪切带变形特征、成矿物质与热液来源及运移条件分析,提出了该区构造控矿演化的四阶段模式。该模式认为,早期的韧性剪切变形导致了成矿物质的由深部向浅部、由韧性剪切带外部向韧性剪切带内部的活化迁移,成矿热液在韧性剪切带上部(即韧脆性转换带附近)得以大量聚集。韧性变形后期温压条件降低,韧性变形转化为脆性变形,地表大气降水沿贯通性较强的脆性破裂带大量下渗,到达韧-脆性转换带附近,与该处积聚的成矿热液充分混合,热液性质发生改变,在相对张性或较薄弱的构造有利部位大量沉淀。由于断裂带的周期性活动,成矿物质得到多次沉淀而不断富集,最终形成金矿体。矿体形成后的构造隆升及剥蚀作用,使韧-脆性剪切带出露地表,金矿床也随之出露到近地表处。因此在矿区石英脉型金矿体的下部,可能会存在糜棱岩型金矿体,但品位可能会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38.
我国旋挖钻进技术及设备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周红军 《探矿工程》2003,30(2):11-14,17
简述了我国旋挖钻进技术的发展概况及旋挖钻进设备及技术的优点、旋挖钻进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的事故及解决措施,分析了旋挖钻进技术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认为目前是我国发展旋挖钻进技术的大好时机。  相似文献   
139.
零价铁去除Cr(Ⅵ)的批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零价铁去除Cr(Ⅵ)的一系列批实验结果表明:水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符合准一级反应;对于相同粒度的铁屑(比表面积2.89m^2/g),固液比由05g/100mL增加到2.0g/100mL,Cr(Ⅵ)质量浓度达到排放标准所需反应时间从26.7min降为3.6min;在固液比相同、原水中Cr(Ⅵ)质量浓度不超过30mg/L时,原水质量浓度增大,达到饮用水标准的反应时间增加;其他条件相同,升高温度可提高零价铁与Cr(Ⅵ)的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140.
几种常见矿物的接触角测定及其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评价矿物表面与特征液体的界面能量,分别测定了长石、石英、黑云母、方解石、萤石和黄铁矿等7种常见矿物与水、正庚烷和正丁醇的接触角,并计算了相应的表面自由能。结果表明同一矿物不同结晶面(晶面)的接触角有一定的差异,这一差异与矿物结构面上原子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异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